潮州已經滅絕動物的悲歌:活了千年,卻沒能活到2020的新年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的潮州,大海其南,是生長茂密的紅樹林;群山擁北,是物種繁多的亞熱帶森林。韓愈在《鱷魚文》中寫道:“而鱷魚睅然,不安溪潭,據處食民、畜、熊、豕、鹿、麞,以肥其身,以種其子孫。”一千多年前,3679平方公里土地的“潮州”,有虎出沒,有猿鳴唱,有象棲息,有如亞馬遜雨林般。

可如今,華南虎、豹、羊猄、黑熊、穿山甲、水獺……還有這幾年幾近消失了的蠑螈、山豬、豺貓、果子狸……它們沉默著,無聲無息地在絕望中死去。五爪金龍的水巨蜥,體長兩米多,其幾年前在鳳凰山發現時已經死了,最終未能邁過年坎,進入2020年代。嗚呼,在我們歡笑迎接著新年到來,慶祝著人類進入新一個十年的時候,為潮州已經滅絕動物而鳴的喪鐘,也須靜靜地敲響!

潮州已經滅絕動物的悲歌:活了千年,卻沒能活到2020的新年

滅絕這個詞,太過沉重。它像是一塊冰涼的墓碑,一次沉默的葬禮,一聲絕望的悲鳴,一場如泣的控訴,讓人心生悲涼。又一種生靈永沉腦海,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具體的死期!當沉重的宣告發出,當我們得知,那個曾經出現在父母口中我們不乖就會被其叼去的小天使,徹底進入塵封的歷史。一時間,竟有些說不出話來……

究其滅絕原因,一是人口急劇增長,對生態的破壞日趨嚴重,動物的棲息環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饒宗頤先生在《潮州歷代移民史》中概括為“中原人民之南遷,或以屯戍,或以避亂,或則遷謫而留住,或因勤王而播遷,要不出此數因”。在過去歲月之中,人類的環境意識缺乏,過度捕撈是一部分原因,山林改造是一部分原因,航道整治、挖沙採石、江湖阻隔、岸坡硬化也都會影響到生物的生存環境。是的,人類的發展,一定會伴隨著對大自然的破壞。我們無法要求人們在為生計掙扎時、在追求發展速度時,不肆無忌憚地排放汙染物、不竭澤而漁的捕撈,為了保護環境而放棄可能改變命運的致富道路。

二是一個物種,只要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數量再多也在劫難逃!鹿因茸死,獐以麝亡,潮人吃野味是有歷史的。唐人劉恂《嶺表錄異》說,“廣之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爭食其鼻,雲肥脆尤堪作炙。”大家把象鼻炙當作一道美食,出生率低於物種的死亡率,何況大象、穿山甲、果子狸等動物的數量並非像老鼠或者螞蟻一樣多!

唉嘆啊!以後的孩子們,再也見不到這些動物了。對於他們來說,它將會出現在外地的野生動物園裡,出現在人們的回憶中,出現在童話故事裡,卻再也不會出現在潮州的山林水澗裡。許多年以後,他們再想起蠑螈,也許就和我們說起恐龍一樣。

潮州已經滅絕動物的悲歌:活了千年,卻沒能活到2020的新年

一個物種和它們生活棲息地的消失,帶來的是一個生態系統的慢慢瓦解,我們子孫後代或許只能在標本上看到它們了,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悲愴。潮州已經滅絕動物的喪鐘,更多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的生物的悲鳴,都在警示著人類,讓人們慢慢收回屬於人類的狂妄與莽撞,開始懂得敬畏自然。

這也許需要時間。我們與動物們的道別,也會在未來,會見證更多的永別。但希望,這個速度不要太快。不要讓每一個物種,都用消失來證明它的珍貴。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不要讓我們人類成為偌大的地球上,最孤單的物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