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国演义》里的赵云?

玄翼君


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是完美的武将

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是正史上赵云和陈到的集合体,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武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赵云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堪称完美。

战力

刚出场时,直接和大将文丑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败。后来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的曹军诸将心惊胆战,经此一战,天下没有不识常山赵子龙的。老年时,还能杀了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战力逆天。

忠心

赵云对于刘备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即使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都没有背叛,为了救回小阿斗,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就算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张飞也没这么做。

智慧

汉中之战中,赵云救出黄忠后,曹操率大军紧追不舍,赵云回到营寨后,下令偃旗息鼓,大开营门,一人一马立在营门外。曹军担心有埋伏不敢进攻,结果被赵云趁势掩杀,大败溃逃。

不贪钱财,为民着想

刘备入主成都后,想要分封诸将,把成都好的田宅分给有功之人,赵云劝阻刘备要以民为主,不该这时候分田宅给众人,由此可见赵云的品格之高。要知道,他劝阻刘备会得罪太多的人。

不贪女色

桂阳太守赵范投降后,曾经想把自己的嫂子嫁给赵云,被赵云严词拒绝,并说大丈夫何患无妻也,要知道樊氏可是有名的美女,这要是曹操直接就收下了。

在其他方面,赵云也无可挑剔,堪称完美的武将。


海洋望星空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首先是一个超一流的斗将,是著名的常胜将军。

将有儒将、斗将之分。

统领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儒将。韩信、诸葛亮这样的,就是儒将。



冲锋陷阵、所向无前,这就是斗将。五虎上将,都是超级斗将。

斗将,必须要有超强的个人武艺。才能在万众之中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赵云就是斗将中的斗将,强者中的强者。一生南征北战,遇敌无数,未尝一败!


赵云又是一个颇有战略眼光的智者。

他对大局的认识水平极高。从他劝阻刘备征讨孙权,就能看出来,他对全国大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处理事情思虑周全、稳妥可靠。是刘备和诸葛亮最放心的人。

赵云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大忠臣。

良臣择主而侍。认定刘备以后,誓死追随,不避艰险。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始终头脑清醒,谦虚低调,不争不抢,遵归守礼,温良恭俭让。

堪称完美。


上将嗳福斯


《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是一个有勇有谋、思维缜密、讲义气的忠义将领。但他却不被重用,听班长我说明原因。

有勇有谋

罗贯中在书中借史官之诗评价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男掷马前。”

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被曹操追赶,在当阳长坂坡血战,刘备大败,弃下妻小南逃,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此时糜芳跑来报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果然,赵云在千军万马之中救出甘夫人,又怀抱幼主杀出重围,使二人得脱于难。当赵云双手把刘禅递上时,刘备接过,无限的感激无由表达。

此事件让我对赵云充满了佩服之情。

思维缜密

后来定益州,“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围地桑田分赐诸将。云谏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在刘备平定了宜州之后,一些人主张将成都市的房子和城外的花园分发给部下,赵云对建议并不认可,他对刘备说:“现在全国的反贼不是只有匈奴一个,还没有稳定,怎么能贪图享乐,应等天下太平,再把人们送回家乡耕种田地,这样才能收服人心,才能让他们拥护您。现在百姓们刚刚遭受战争的祸害,我们现在拥有的是百姓的,现在我们应该把财产归还给人民,让他们种植土地,创造利益,然后让他们服兵役,这样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刘备听取了赵云的建议,果然百姓们拥护他,爱戴他。

赵云真的是非常有智慧的,心思缜密。

讲义气、忠义

三国蜀汉时期,赵云曾单枪匹马的闯入乱军中,解救刘备,这体现到了,赵云十分的讲义气,英勇无惧,十分的勇敢。

而赵云60多岁的时候依旧征战沙场,可见赵云是多么的忠厚。

为何没有被重用

可是赵云在跟随刘备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刘备最重视的就是关羽和张飞了,在刘备封为汉中王的时候,他并没有给赵云封多大的官爵,而是封他为左偏将军。

为何?

一、赵云太重感情,不适合当主将:当时的身份是刘备的保镖,前文也提过,在刘备被曹操追杀的时候,赵云却不见了,虽然是救他的妻儿,但越是危及时刻,保镖才更应该以主公的生命安全为第一,终究他是失职了,所以这里我认为刘备看赵云太过重情谊,当主将不是一个好材料。

二、关键时刻再次失职:

截江救阿斗:刘备从东吴娶回孙夫人后,随孙夫人一起“嫁过来”的,还有许多娘家人,可这些娘家人却是“纵横不法”,让刘备很头大,所以委托赵云掌管自己内室,整顿家务。随后孙权派船来接孙夫人回东吴,而孙夫人却要抱着幼主刘禅上船要一起走,而截江救阿斗的地点,是在东吴派来的大船上,也就是说,赵云没有在刘备家里或是路上拦截,如果此时张飞没有来,意味着刘禅就被带走了,如果赵云在家中或路上进行拦截,也就不需要张飞来了,所以截江救阿斗的功劳,其实是张飞的。

无论何种原因,都不能排除赵云再次失职的问题,未能尽到应有的作用。

不重用不代表不信任

不重用并不代表不信任,刘备临终前,这样嘱托赵云:

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

意思就是说我们两人是患难之交,我要死了,你帮我好好照顾我的儿子。能把儿子托付给他,足以看出刘备是多么信任赵云。

结束语

我认为赵云在整个《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对刘备一直忠心耿耿的,且很信任刘备,当然也非常理解刘备的良苦用心,他有用有谋、心思缜密、讲义气,如果换做别人,得不到重用,早就背叛了,但是他却毫无怨言,到了60岁,还为了刘备上阵杀敌,所以,赵云对于刘备更像是兄长的感情,一心辅佐他,可见,赵云真的是一个值得人敬佩之人。


核桃班长


赵云一生低调,不朋不党,甚至于两次推辞赏赐。他和他同时代的人可能都想不到,千百年后,关于他的评论竟然是南辕北辙。蜀汉史料佚散,比不得魏书能细到讨山贼加封的程度。因而我一直觉得,本传中除了关羽和诸葛亮以外。其他人并没有很多讨论的空间。如果对赵云的评价上都南辕北辙,那么至少有一个人是读书太少。看赵云在刘备一生重大军事行动中的事迹:一,赤壁之后,刘备取荆南。赵云领桂阳太守。二,入川,赵云和诸葛亮张飞作为第二批部队入蜀。三人兵分三路,赵云定江阳、犍为。蜀道十二郡,赵云取其二。三,汉中之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刘备曹操处于拉锯状态,刘备方此后唯一的战绩就是赵云汉水空营,曹军堕水死者众。四,伐吴。接替被刺杀的张飞督江州。赵云参与了刘备在荆州开始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有战功,有破敌,开疆辟土。蜀国武将,有攻城略地,开疆辟土的功劳的,关张黄赵,加半个马超。五人合传,大约因此。另外,赵云虽然没有详细竞彩的大战役指挥记录,但是在遭遇战中所表现出的兵精将勇,可以说是顶尖: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资治通鉴悍勇至斯。赵云只有数十骑相随,面对曹操主力扬兵大出,赵云的竟然主动冲阵,还一度把魏军打散。这可是曹操麾下的直属部队,被赵云引数十骑打散,待曹操重整部队,赵云已经退回营寨从容安排下空营之计。主将悍勇无畏,士卒也一定是令行禁止战斗力强。这种特质估计也会在日后街亭断后中有所体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赵云说到底不是关张这样惊才绝艳的将领,但是他在历次军事行动中都很好的达成了作战意图,其中并无波折风浪,不少一厘也不多一分。可能一生唯一一次不低调也就是汉水空营了。倒为他争得了一身是胆的威名。其余时候,顺境自然顺势而为攻城略地;逆境之中,无论是当阳之败,街亭之败,猇亭惨败,赵云总出现在断后的位置上,竭力阻止局势进一步糜烂。史评征南厚重,莫过于是。刘备对赵云也是报以毫无保留的信任。一句“子龙不弃我走”,整个中国历史上,又有多少名帅大将能得到这种程度的信任呢?至于战场之外不用多说,史家多有赵云非独名将,更是大臣之语。大多大概是从其推辞封赏,劝谏伐吴这里说开去的。赵云一生倒是官位不显达,到了刘禅继位才得领五军之一。历代兵制所谓蜀置前后左右中五军,而中军又不设将。观中军其他职位的任命,大约也是建兴元年才有了中军的建制。如果关张马黄赵五人各是一军的第一任长官,合传的理由也说的通。赵云此人,很有趣的倒应该是挺符合骑士精神的,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说赵云是军人标杆也正是如此,他人要是学关羽张飞,难免能力不足画虎类犬,还可能以短取败。而在行事上能学赵云,则到哪里都是十足的可靠。难能可贵的是,赵云几乎不做不对的事情,除了能力确实不如关张这样历史有数的名将以外,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赵云其人,严重齐整,恪尽职守,公正无私,直言敢谏。加上出色的能力胆识,青史留名也照样是理所应当。





影视职员


三国赵云

在他们都还是小球的时候,赵云和刘备都是依附公孙瓒的。他们,一见如故,情投意合。

后来,赵云兄长过世,赵云请辞回乡,刘备很舍不得,长流着眼泪,紧紧地拉着赵云的手说:“云,我会想你的。。。。。。”赵云也很感动:“备,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转头依靠袁绍。赵云背起行囊,寻找刘备,然后,赵云被刘备。。。同床眠卧了。从此,赵云便从了刘备,致死追随。

 赵云从了皇叔以后,对美女总是目不斜视,对皇叔却体贴入微。所以,皇叔也就很放心地让他去管教孙尚香。

 那一年,刘备兵败,被曹操追得丢了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赵云却杀回敌阵。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定是投靠曹操去了。皇叔自信而傲娇地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赵云保护着甘夫人、刘禅回到皇叔身边,皇叔恼怒地把儿子扔地上:“你丫差点害死我的云!”

 刘备称帝以后,赵云淡泊名利,没有参与政治内部的争权夺利,党同伐异。却在蜀汉后期,诸葛亮无将可用时,满头白发的赵云重新披挂上阵。

 赵云是三国里比较难得的因病而卒的人。

 人,无欲则刚。


一石之地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石家庄),身长八尺(一米八左右),姿颜雄伟(大帅哥)。小说中主要事迹有长坂坡单骑救阿斗、截江救阿斗(后主专职大保镖)、计取桂阳城(不贪恋女色)、拒汉水救黄忠(中国好同事)、力斩五将(老当益壮)等。其他时间出场多是作为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保镖,保卫二人安全。曾经被刘备称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先简单看一下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于赵云本人还是很偏爱的。不仅将赵云塑造成了一个英勇帅气、文武双全忠诚勇敢的形象,还把《三国志》里面陈到的戏份全部叠加到了赵云身上。

同时在三国演义120个回目当中,赵云名字出现的频次为5次,分别是41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52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61回:赵云截江救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71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拒汉水赵云寡胜众;92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我们知道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是以蜀汉为正统写的,所以蜀国文臣武将出场次数相对于曹魏、孙吴,要更高一些。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五虎大将当中,其中关羽的姓名出现在回眸中的次数为14次,位列第一,其次是张飞出现了6次,然后是赵云5次,马超4次,黄忠3次。而号称“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的《三国演义》前段吕布名字在回目中出现的频次也只有7次。由此可见,罗贯中是以完全褒奖的态度来塑造赵云的。

首先在相貌上,赵云被描写成一个十足的大帅哥。同样的外贸描述还用在了后出场的在周瑜、诸葛亮等人身上;其次单就武艺而言,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来说肯定是战力极高的。这一点从他赖以成名的长坂坡鏖战、单骑救阿斗就可以看出:赵云怀抱幼主,直透重围,砍倒大纛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独自指挥过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此外,赵云还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忠臣良将,比如说刘备刚刚平定益州之后,用所夺良田豪宅大肆封赏众将(和他祖上刘邦初入咸阳差不多),赵云便引用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而应该继续联合孙吴讨伐篡汉的曹魏。这些都是从大局出发提出的建议,只可惜伐吴、伐魏一条建议,刘备没有采纳……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王多肉爱吃肉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小编认为,赵云是三国演义里面最完美的人物,没有之一!且不接受任何反驳!


赵云

赵云(154—230年),字子龙,常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帅的掉渣),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性格

  • 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

  • 志高胆雄,英勇顽强,有勇有谋。

  • 虚怀有容,宽厚大度。


称号

  • 常胜将军

  • 五虎上将

  • 虎威将军

  • 顺平侯


经典战役

  • 初战文丑救公孙(第七回):解救了公孙瓒,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 卧牛山挑裴元绍(第二十八回):一枪刺死裴元绍,夺取了山寨,收降了一批土匪。

  • 喋血汝南救刘备(第三十一回):杀退许褚,秒杀高览,败张郃,救刘备与水火之中。

  • 枪挑张武夺的卢(第三十四回):三回合败张武,夺取了张武的的卢马。

  • 七进七出长坂坡(第四十一回):赵云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

  • 智勇双全取桂阳(第五十二回):败陈英、鲍隆,识破了二将诈降,且将计就计取下了桂阳。

  • 飞身截江夺阿斗(第六十一回):单人追赶东吴周军,夺回了少主阿斗。

  • 匹马单枪救黄忠(第七十一回):单枪匹马闯敌阵,吓退张郃与徐晃,救黄忠于危难之中。

  • 以少胜多拒汉水(第七十一回):敞开寨门与曹军决战,以少胜多。奠定汉中归属。

  • 力斩五将枪不老(第九十二回):连杀韩家五将,把曹军杀得丢盔弃甲。这是赵云的谢幕之战。




小编是赵云的忠实粉丝,大家也一定很喜欢赵云吧!


勤奋的好哥哥


记得儿时玩耍时经常说起,我乃常山赵子龙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熟读了三国,也经常爱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子龙、子龙你浑身是胆!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辰光随记


赵云蜀国五虎将里面---心机有点重!

别喷我,请看证据!

一,最有名的七进七出救阿斗,如果阿斗是关羽和张飞送回来,刘备还要摔吗?

刘备荆州逃亡,无地,无财,无粮,赵云救回少主,如何赏?如果是小兵立功,空头承诺封官也好,给金银也好,都能解决。

如果是关,张二人,估计谢都没有一声,自家人谢了反而见外了,顶多抱着一起哭一哭。

只有赵云,不赏---军心动荡,毁了团队文化价值观,以后谁跟着老刘混。

赏---拿什么赏?

这问题老刘处理的也高明,摔一摔,表示下:你要比我儿子重要!给赵云来个精神层面最高褒奖,你丫的比我未来帝国继承人还重要。

脑补下现场,站在老刘对面的赵云非常懵逼,心里嘀咕:这老货也太奸,太狠了,不给赏就算了,这一摔让哥以后怎么跳槽呀!

二,关羽,张飞缺点那么多,刘备依然把他们放出去,做封疆大吏,为啥?这两宝没啥心机,目标不明确,一切以老刘马首是瞻,以前不是老刘忽悠,肯定还是两布衣呢,也许是山贼!

只有赵云毕业后目标明确,任你老刘再看好我,我要先去公孙瓒哪里,反正我做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所以老刘看赵云心机太重,处事太圆滑,基本找不到错误,放不得!带在身边,眼皮底下盯紧点,所以赵云带兵一直很少,后期除了老刘出征外,赵云基本就呆在蜀国中央!

老刘是厚黑了点,但是越是奸人越了解奸人!

以上闲聊,闲聊,勿当真![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CA十Peter


我记得以前在 依正史记载,赵云并无太过出彩部分,为何倍受喜爱? 这个问题下写过对赵云的评价。

总得来说,我认为赵云是个很靠谱的人——做人低调,办事踏实,深受刘备信任。即使算上《云别传》,赵云的战绩也并不多。从一个将军的角度来看,他算是中规中矩的那种,蜀之良将,但不是那种可以扭转乾坤、威震敌国的名将,无法与魏延、关羽、张飞等人相比。另外季汉辅臣赞称他和陈到“猛将之烈”,估计有些事迹没有传下来。

另外,他就一些国事劝谏过刘备,保护过刘禅,掌管过内事,感觉他和关张马黄不太一样,并不单纯做武将的工作。

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赵云的,这类人有能力又低调,信得过,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还能给提个意见,业务水平也可以,虽然不算顶尖,但也不太会坑人坏事儿,有这么个人做帮手能省不少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