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高三不愿与父母沟通问什么也是爱理不理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huangtianrui


可以说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都让家长很头疼,大家都知道青春期是人生的叛逆期,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父母眼中所谓的问题行为的表现,比方说早恋、叛逆、不跟父母讲话等等现象,其实孩子在青春期这个阶段,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与前一个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发展的话,与孩子沟通时就会比较顺利。

问题中的孩子已经上高三了,应该是处在青春期的后半段,那么从这个提问当中我推断出,家长与孩子沟通不顺畅的情况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说可能是维持了整个青春期,这阶段的孩子往往有着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家长所不能理解的,有时候大人一听会觉得,“这都说的什么呀,一点也不现实。”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他却把任何东西都想得很认真。

如果家长一上来就用否定的态度和语气跟他说的话,久而久之孩子肯定不愿意跟父母再沟通了。父母往往抱着对孩子好的心态,知道他这样的行为会有一个不好的结果,所以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说教,让孩子早一点放弃错误的想法,省得在人生的道路上浪费时间走弯路,虽然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家长却忽略了这过程中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尝试、体验、成长的机会,成长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让孩子从不谙世事、幼稚天真的想法当中逐渐的认识到这个社会其实并不是像他想象当中的那么温情。

这样的道理,孩子自己领悟出来和家长通过口头告诉他是完全不一样的,老祖宗有一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有权利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成长,从自己的错误当中吸取教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人。

所以家长回想一下,在以往与孩子的沟通过程当中是不是说教和唠叨过多了;是不是只顾着说自己想说的话而忽略了孩子能不能听得进去;是不是抱着为孩子好,希望他少走弯路的心情,结果却让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另外在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还会有一个特点就是与父母的沟通会变得越来越少,和同龄人的沟通越来越多,什么事儿都不愿意跟父母说,其实只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常的小事,比方问:“你今天吃了什么”懒得说;“你今天跟哪个同学一块儿出去玩了?”懒得说。但是对于朋友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也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一种现象。等孩子过了青春期这个阶段,自然而然就会好的,家长也不需要过度的着急,过多的追问,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我建议家长在孩子能够做主的范围之内,尽量的让他自己去决定他的事情。因为青春期就代表着他已经做好准备,为自己成为一个成年人而奋斗努力了,如果家长这时候过多的干涉,也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教育秀秀看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我这里总结了几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注意时机,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分时机。可能一上饭桌就开始数落孩子。或者是趁孩子高兴的时候,赶紧和孩子唠叨几句,觉得这个时候孩子心情好,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可是大多数的时候,结果却往往相反。与孩子沟通,交换意见,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很突然了,对于家长的批评或者建设性的意见也比较容易接受。

二、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同时注意不要非得“定期”“定时”

参加2020年高考的孩子基本都是00后的孩子。所以家长不要以刻板的方式跟孩子谈话,否则他们会觉得很假,没等家长说出什么,就从心底里本能地进行排斥。跟孩子交流时,不必非得定时定期可以采用间接的沟通方式就很好,比如说想要跟孩子说的话可以写成一封信,塞在孩子的枕头下面。

三、不要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恐慌带给孩子,也不要杞人忧天。很多高三家长一想到高考这两个字,心里面也就一阵发憷,有的孩子本来成绩很好,自己也是很有信心,但是家长总担心会出意外,时时刻刻的提醒孩子,关键时刻别掉链子,弄得孩子也神经兮兮的。最后导致心理上真的出现了问题。另外,家长也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别把话说绝了,给孩子留条后路,不要给孩子压力,不要让孩子觉得高考是一件考不好天就会塌下来的事情。

四、不要整天将成绩挂嘴边

有很多家庭孩子的成绩影响了家庭的情绪,成绩好的时候,家里面一片祥和,但是成绩不好的时候就会迎来阴雨天。这无疑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其实并不能把孩子的成绩当做衡量孩子的标准。可能他还在考的好的时候是最近时间内学习状态比较好,复习的重点比较全面,心态比较单纯,考不好,很有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或者基础不扎实,题目比较难而已。当孩子的单科成绩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时,家长要适时与孩子沟通,找到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激励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防止孩子产生了比较厌学的情绪。

最后祝每位考生金榜题名,鱼跃龙门!


教编程的harry老师


作为一个高三教师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明白。第一,孩子18岁了,此时有自己的独立的生活和思考,成年人的世界一般都需要独立的空间。不愿意沟通,是否改变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出现了问题,或者他的成绩出现了问题正在解决,解决之前不想别人过度的关注。高三最为人生的转折点,学科知识的储备空前的增大,随之而来的也是压力的增大,随之会有失眠,焦虑,恐慌,此时如果过于关注会适得其反。总之,建议在保证其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多和他沟通,如果还是那样,你可以通过他的好朋友那边入手,同龄人的防备心是最小的,距离感是最近的。退而求其次,过了高三他即将迎来无忧无虑的生活,世界观人生观都会有很大的成熟,所谓的矛盾就不再是矛盾了。


火火的汪汪


孩子压力大,尽量少干扰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