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社会》中的“和联胜”,现实里香港的本土黑帮——和胜和

前面说到了14k和新义安都是香港1949年国共内战以后的外来帮派,真所谓“不是猛龙不过江”。但是俗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香港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本土黑帮,那就是和胜和。

和胜和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已经有不少外地人来香港谋生打工,这些外地人大部分都是,大部分都在西环、上水这下码头从事搬运苦力工人职业,这期间也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争斗。众所周知,广东的潮汕人、客家人出外都是很抱团的,于是这些打工者或是按照桐乡,或者是按照行业团结成帮,一般自称或登记注册为“工人自助帮会”、“同乡会”、“宗亲会”。

1884年,香港第一个堂口正式成立,名叫做"和合图",注册为“合法社团”,归类为“工人自助帮会”。

1884年-1909年短短25年之间,小小的弹丸之地——香港就一共共成立了大大小小一共26个小堂口,几乎一年成了一个堂口,他们也没有严格的帮规制度,亦没有高低职位之分。其他分支与堂口分别称为“胜和”、“利群”、“洪胜”、“胜义”、“义堂”、“一平”、“二平”、“利和”、“胜堂”等等。

1909年前,前身是“胜和同乡会”(现在东莞市南城区胜和村)的“胜和堂宗祠”胜和堂,于香港九龙的深水埗区九龙仔成立,堂口归属和合图。

1909年端午节,广东洪门天宝心派遣勇义堂头目“黑骨红”(另一说为“黑骨仁”)来香港开“洪字头”新堂,他来香港后,眼见香港各小堂口并无组织,于是提议聚合各帮人马,并传授洪门的洪拳、组织及帮规,并协议和平共存。为确立“以和为贵”精神,大家提出在各堂口的名称上,再一律加上“和”字,形成既联合、又独立的和字头的三合会。“胜和堂”遂成为“和胜和”。

电影《黑社会》中的“和联胜”,现实里香港的本土黑帮——和胜和

系列电影《黑社会》最大程度上为我们还原了目前香港最大黑帮——和胜和(电影中的“和联胜”)的真实情况


1925年香港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失业人士助长黑帮势力扩大,和胜和借此急速扩张,从和合图派系中的一个小堂口壮大而成为一个主导和记的社团。

1930年,和胜和宣布脱离和合图而独立于和记内,和胜和成为和字头派系的主流,于中国大陆解放后带领和记与14K、新义安等社团鼎足而立于香港。

1934年,过分壮大的和胜和内部一个以四邑人为主的堂口和安乐公(即香港本地人口中的“水房”)开宣布脱离和胜和,虽经此分裂后和胜和仍然是和记的主流。和胜和脱离和合桃后,和合桃会员以三邑人为主要成员,以四邑人为主要成员的和安乐脱离和胜和后,和胜和变成以客家人与围头人(佘佬)为主要成员,故1980年代前也被俗称为佘帮或客家帮。香港原居民中的五大氏族:邓族、廖族、文族、侯族、彭族与和胜和138年来乃是一体化关系。

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国民政府败退台湾,毛人凤令曾经的军统麾下的14K、新义安进驻香港,进行“反共”行为。两帮挟带政治经济支援及军兵便服在香港迅速掘起而成为香港两大帮派。本土帮会会以和胜和为首皆屈居军统两帮之下挣扎抗争了几十年。

而1974年前,和胜和仍沿用旧有洪门入会仪式收纳门生及扎职,以新闻公布为事实记载。其时1973年,在澳门新新旅馆举行最后一次传统仪式,有42人扎职,当时全体人员被捕,以后再发生被警方拘捕的新闻公布中显示出社团的仪式已经一次比一次简化。而当时警方公布和胜和全香港会员人数已经超越200000人,分布全香港各地。

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掀起“廉政风暴”,大力反贪。香港警界中的风云人物——四大探长:吕乐(即电影中的雷洛)、蓝刚(即电影中蓝江)、韩森,颜雄全部逃亡海外。这使得当时在香港黑帮中实力居于第一位新义安受到重创,(因为排名四大探长之首的吕乐和新义安向家有亲戚关系),新义安的分支帮派“义群”首领,香港第一大毒枭,有着“跛豪”之称的吴锡豪被捕入狱,并被重判30年。这次大事件使得和胜和在香港的黑道势力开始触底反弹。和胜和几乎全盘填补了新义安在毒品交易中的空白,大发横财。八九十年代,和胜和开始在全港各地大量开设disco舞厅,在这些场所暗地里贩卖毒品,攫取巨额利益。和胜和靠着这些罪恶勾当,经济实力日益壮大。

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一直奉向氏为龙头的新义安开始行事精密低调,逐渐走向洗白的道路。2000年,台湾大选,政党轮替,国民党丢掉了政权,一向与国民党联系密切的的14K失去了政治与经济支援也开始一蹶不振,组织架构逐渐成为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此消彼长之间,和胜和再度崛起,于是在香港黑道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直至今天。


电影《黑社会》中的“和联胜”,现实里香港的本土黑帮——和胜和

1996—2000年期间,和胜和的“坐馆”——“上海仔”郭永鸿,在其任内,大力从事盗版光碟行业,


和胜和在97回归之后发现了一个利润堪比贩毒,风险却比贩毒小得多的多的行业,那就是盗版影碟行业。盗版影碟在香港泛滥成灾,是直接造成香港电影行业由兴盛走向衰落的的罪魁祸首。正所谓一个黑帮毁了一个行业。不知道是不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香港著名导演才根据和胜和为原型拍摄了《黑社会》系列电影(第一部龙城岁月,第二部以和为贵),据说该系列电影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和胜和内部的运作模式特别是选举方式,真实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相比于新义安、14k这些带有极为强烈政治色彩的外来帮派都采用世袭制有所不同的是草根性极其浓厚的香港本土黑帮和胜和却是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龙头,即所谓的话事人,称之为“坐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和新义安、14k|外地帮派的地盘大都集中于九龙、新界不同和胜和的地盘大多集中于香港本岛,即香港人口中的“香港仔”这些都是寸土寸金之地。

正因为这些利益所在,每逢和胜和三年一度的话事人 “选举”的时候,竞争都会显得异常激烈,每每都会在江湖上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香港警方每到此时也都严阵以待,如临大敌,趁机搜集和胜和的犯罪证据,甚至是当场抓人。重压之下 和胜和甚至不得不为了躲避风头,曾经数次不得不转移到内地的深圳等地举办“选举” 活动。

也正是因为这种竞争“话事人”的活动太过激烈,特别容易产生内讧进而引发江湖仇杀,到头来损害的还是本帮派的利益,和胜和创世纪般的退出了双龙头的“领导人”制度,每三年都会选出两名龙头来平衡利益关系:一名话事人即“坐馆”,负责整个帮派的运作;一名“揸数”,负责整个帮派的财务收支。在竞争激烈的2010年,甚至“选举”出了三龙头:即两名“坐馆”。一名“揸数”。最夸张的是,在竞争最为白热化的2013年,竟然出现了“四龙头”即两名“坐馆”,两名“揸数”。目前,和胜和又恢复到了三龙头,即两名“坐馆”,一名“揸数”的局面。

各位读者如果想更详细地了解和胜和的情况,请去观看由杜琪峰导演,梁家辉、古天乐、任达华主演的《黑社会》系列电影,从中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电影《黑社会》中的“和联胜”,现实里香港的本土黑帮——和胜和

在电影《黑社会2以和为贵》中终于当上“和联胜”话事人的吉米(古天乐饰演)也是靠盗版影碟生意起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