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了,媽媽應該怎麼辦?

知母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小兒發 熱

一、概述

發熱是指體溫異常升高,小兒常見病證之一。發熱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中。祖國醫學根據發病的原因,大體分為外感、內傷兩個方面。本篇著重介紹推拿治療效果明顯的外感發熱及內傷發熱的部分內容。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二、病因病機

(一)、外感發熱 小兒形體未充,臟腑嬌嫩,衛外功能較差且寒溫不能自調,若氣候突變,寒暖失常之時,易為風邪及時氣侵入。因肺為嬌髒,易為所犯,因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開竅於鼻,上系咽喉,風邪犯肺,失於宣肅,衛陽被遏,邪正交爭而發熱。

(二)、陰虛發熱 小兒素體陰虛或熱病經久不愈,或因用溫燥藥過多而導致陰血虧損,陰虧則相對陽亢,以致虛熱內生。

(三)、脾胃積熱 乳食宿久,停滯不消,脾胃積熱,蘊生內熱。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三、辨證論治

(一)、外感發熱

外感發熱一般可分為外感風寒及外感風熱。但總以發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為主要特徵。年長兒一般症狀輕,自訴頭痛、惡風或惡寒,有時伴有骨節疼痛。年齡越小兼證也越多,常出現嘔吐、腹瀉、體溫升高,甚至發生高熱驚厥。治療時亦應注意兼證治療。

1、外感風寒

【症狀】: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紅,舌苔薄白,脈浮緊。

【證候分析】:外感風寒,客於腠理,衛陽被遏,邪正交爭,故發熱惡寒;肌表被束,故無汗。頭為諸陽之會,風寒之邪遏於外不得發越故頭痛;外邪侵犯首先經鼻、皮毛而侵襲於肺,肺氣失宣而鼻塞、流涕、咳嗽;口不渴、咽不紅、苔薄白、脈浮緊均為風寒之象。

【法則治法】:祛風散寒,宣肺解表。

【推拿處方】: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揉耳後高骨,黃蜂入洞,掐揉二扇門,清肺經,掐陽池,揉外勞宮、推三關、拿風池,拿肩井,揉肺腧。

【穴位手法】:

開天門,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推坎宮,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揉太陽,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揉耳後高骨,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黃蜂入洞,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掐揉二扇門,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肺經,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掐陽池,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揉外勞宮、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推三關、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拿風池,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拿肩井,揉肺腧。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2、外感風熱

【症狀】:發熱重,惡風,有汗或微汗出,頭痛,鼻塞,流濃涕,噴嚏,咽喉紅腫疼痛,口乾而渴,苔薄黃,脈浮數。

【證候分析】:外感風熱,侵犯肺衛,衛氣失於宣達,寒從熱化,故發熱重,微汗出。風熱上擾則見頭痛,肺氣不宣則咳,肺有鬱熱則痰黃稠。咽喉為肺胃之門戶,風熱上乘咽喉故咽喉紅腫疼痛。苔薄黃,脈浮數是熱在表衛之象。

【法則治法】:疏風解表,清熱宣肺。

【推拿處方】: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揉耳後高骨、清天河水,退六腑,推三關,清肺經,清板門,清大腸,掐總筋,掐揉少商,拿風池,拿肩井。

【穴位手法】:

開天門,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推坎宮,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揉太陽,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揉耳後高骨,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天河水,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退六腑,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推三關,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肺經,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板門,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大腸,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掐總筋,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掐揉少商,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拿風池,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拿肩井。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二)、陰虛發熱

【症狀】:午後或夜間潮熱,或手足心發熱,兩顴發紅,心煩盜汗,少眠,形瘦,口乾唇燥,食慾減退,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或有裂紋,五苔或苔少,脈細數。

【證候分析】:午後或夜間潮熱,或手足心熱因陰虛貝吐生內熱;陰虧而虛火上炎,擾動心火,故見顴紅、口乾、心煩等證;營衛不同,津液外洩故盜汗;熱蒸液洩、便結尿少、舌紅、脈細數均為陰虛有熱之證。

【法則治法】:滋陰清熱。

【推拿處方】:分手陰陽,補肺經,揉二馬,清天河水,清肝經,揉腎頂,補腎經,按揉足三里,揉湧泉。

【穴位手法】:

分手陰陽,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補肺經,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揉二馬,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天河水,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肝經,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揉腎頂,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補腎經,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按揉足三里,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揉湧泉。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三)、脾胃積熱

【症狀】:發熱腹脹,腹痛拒按,噯腐吞酸,噁心嘔吐,口渴引飲,納呆便秘,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證候分析】:宿食鬱久化熱故發熱;氣滯不行面腹脹,腹痛拒按;胃氣上逆敞噁心嘔吐,噯腐吞酸;濁消失調、陳谷下傾而大便酸臭;積久化熱故大便乾結;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均為脾胃積熱之象。

【法則治法】:導滯清熱。

【推拿處方】:清胃經,清補脾經,掐揉四橫紋,清大腸,運內八卦,清天河水,退六腑,摩腹,拿天樞,推下七節骨。

【穴位手法】:

清胃經,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補脾經,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掐揉四橫紋,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大腸,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運內八卦,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清天河水,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退六腑,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摩腹,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拿天樞,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推下七節骨。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發燒怎麼辦?外感、積食發熱小兒推拿手法詳解

四、注意事項:

孩子發熱後,一定要讓孩子好好休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並保持大便通暢。還要讓孩子多喝水,以免脫水。體溫超過38.5度要及時口服退燒藥,以免出現高熱驚厥。提早對於經過家庭推拿處理後仍高燒不退的孩子,應該儘快到醫院診治。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小兒推拿的知識與相關問題:敬請關注——“小兒推拿李波”。山東濟南小兒推拿李波老師推廣小兒推拿療法,普及小兒推拿知識,呼籲學習小兒推拿,增強孩子身體素質。


小兒推拿李波


說說最近一次我家寶寶發燒的情況吧,大概是他17個月左右的時候,寶寶每次發燒我都有記錄的習慣,這個很重要哦!

在17年5月3號的時候寶寶突然出現咳嗽症狀,但不是很嚴重,5月8號的時候突然開始咳嗽加重並伴有嘔吐症狀,5月9號寶媽我終於熬不住去了雨花婦幼保健所,醫生看了說是上呼吸道感染,開了點藥,同時由於寶寶總是揉鼻子,耳鼻喉醫生還開了銀爾通。就在這天晚上寶寶發燒近40度,5.10號我們一大早就去兒童醫院掛了急診,醫生看血項說是病毒感染,還得繼續燒,大概5.12號後發了三天燒退了,期間腋下溫度39.5度左右,寶寶精神也不好,熱了就吃退燒藥,還按時吃醫生開的抗病毒的奧司他韋顆粒,易坦靜和噴鼻子銀爾通。5.12號因為寶寶吃奧司他韋會吐沒有繼續再吃了,但寶寶仍然流鼻涕,咳嗽症狀一直持續到16號左右。好幾次都是咳嗽到想吐,17號下午又去兒童醫院找醫生驗血,醫生說病毒感染還沒好,這次又開了氯雷他定,因為寶寶一直流鼻涕,醫生說這個藥用到他不流鼻涕為止。醫生還開了中成藥,但回去後我們沒有給寶寶喝,不知道中成藥到底有沒有用。

反反覆覆大概一個月寶寶才完全好,經過寶寶這麼多的生病經歷,寶爸寶媽真是心力交瘁操碎了心,但一定要淡定,上網多學習些幼兒生病護理常識,不能病急亂投醫,現在網絡信息這麼發達,能節省很多時間在家好好護理寶寶。

就拿發燒來說,首要的是物理降溫,其次再根據寶寶狀態和溫度來判斷是否吃藥,是否要去醫院,畢竟適合寶寶吃的藥非常少,副作用還大,想要寶寶有好的身體和抵抗力,還是要慎重啊!

內容來源——孩子王育兒達人果寶麻麻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看到的寶媽寶爸有福利了,我的爺爺是退休多年的老醫生,大家不要小孩一發燒就去醫院了,這個問題肯定有很多醫生回答,去醫院你懂的,花個上萬發燒不一定治得好。小孩一般的體溫是37.3左右,發燒如果不超過38度,建議用物理降溫,用熱毛巾敷一下額頭,或者買點退熱貼貼到額頭



,每隔2小時測一下體溫,當然小孩發燒一般是持續的過程,一般7天左右。升溫最高峰大概在第3到4天的時候,尤其是夜晚,所以寶媽寶爸晚上一定不要睡得太沉。如果溫度燒到38.5左右建議給小孩喝一些小兒柴黃顆粒之類的藥物



當然也要隔2-4小時測量一下體溫。如果小孩體溫超過了38.5的話,建議立馬服用一些布洛芬渾濁液(稍大一點的小孩喝布洛芬顆粒),並且持續測量體溫,如果這時小孩體溫不降還一直往上升,建議立馬去醫院治療。在這裡告訴爸媽和寶爸,小孩抵抗力差,發燒是很經常的事,建議寶媽和寶爸要經常留心你家寶貝的體溫。還有小孩發燒也不是一件壞事,這是體內病毒與免疫力‘打仗’,所以發熱,所以說不要一發燒就吃各種藥物或者打針。希望能幫到你。


莞香天下


這兩天天氣突變感冒發燒的小朋友多了起來,看著兒童醫院裡一個個貼著退熱貼的可憐孩子,我想這個話題又是老生常談了。總有人問孩子發燒我該怎麼辦,答案只有一個:淡定。不過說來就臉紅了,孩子這次發燒我也很不淡定,沒辦法,當局者迷吧。其實現在互聯網時代了,亨媽認識的幾乎所有媽媽都知道孩子發燒該如何處理。

更詳細的知識請自行百度,然後做好家庭科普工作,這裡結合我家的經歷講幾點親身感受,我踩過的雷你們就別踩了:

1、醫生的話要不要聽?

幼兒急疹的初期症狀與感冒很像,所以就算很多醫生看病時即使懷疑是幼兒急疹,也不敢診斷。現在的醫患關係,你懂的。所以也是聽一個醫生朋友說,多半會診斷為上感、咽炎或者胃腸感冒等,然後開點小中藥讓孩子回家吃,吃不好也吃不壞,清熱去火嘛,我就曾經為了要不要給孩子吃中藥和孩子爸爸吵過。但其實,我要是說吃不吃都差不多會不會有人來踢館呢?我想生病期間注意飲食清淡作息規律比吃去火藥強得多,更何況孩子一吃中藥就拉稀所以後來我家就基本不給了。

2、抗24小時再說

剛一發燒就火急火燎的跑醫院,孩子受罪大人辛苦,關鍵是,還沒用。原因是什麼,孩子發燒超過24小時病情才能在血項上有準確的體現,我以前也犯過這個錯誤的,看孩子燒的厲害就按捺不住必須跑醫院。結果連著跑了好幾趟,折騰壞了。所以遇到孩子發燒,第一天建議先退熱觀察,第二天再往醫院跑,到時候血項也有體現了,孩子的症狀也基本瞭解了,更有利於醫生的判斷。

3、一定要看住老人!

之前有次孩子發燒,就在去醫院之前沒看住奶奶給吃了消炎藥。結果到了醫院血項正常,醫生也不知道是吃消炎藥壓下去了呢,還是本來就不需要吃。你也知道現在西醫診斷主要依靠看報告。結果保險起見,醫生又給開了另一種抗生素讓娃多吃了三天,至於吃對沒有誰也不知道。孩子爸爸因為這個直接跟奶奶拍桌子了。。。

4、燒壞腦子?扯吧!

發燒本身是不會燒壞腦子的,除非高燒到41.5℃以上,確實會造成永久性傷害。但是放心,除了手術中極罕見的麻醉劑過敏,這個溫度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現在國內主流的醫生還是建議超過38.5℃要及時退燒,而歐美國家的建議是控制體溫在39℃之內,大家自行掌握。

5、要不要捂著?

之前各種主流醫學都告訴我們孩子發燒一定不要捂著,要少穿要物理降溫,還有人說“人家外國孩子發燒直接扔到涼水裡!”尼瑪你看見了啊?對於發燒的孩子有些會覺得很燥熱而有些會覺得很冷,家長能做的是儘量讓孩子舒服。

最後,祝福每個孩子健康成長,每位媽媽面對孩子成長都能淡定從容。


辣媽的養成日記


有寶寶的媽媽們我相信最害怕遇到這種情況的吧,作為一個二胎寶媽也算是個過來人了與新手媽媽相比多了一份淡定和從容,不過實話說遇到這樣情況我一般都是比較淡定的,可能與我從容幾年的工作經驗有關,因為我是個臨床護士,見過太多這樣的案例了,所以也學會了從容不迫去對待類似情況。不會跟無頭蒼蠅一樣寶寶一有點異樣就抱著奔向醫院,其實孩子生病對於媽媽真的是一種人生歷練啊。



當初大寶6個月的時候第一次發燒當時溫度不是特別高,也就37.5°,雖然沒有用體溫計量但是憑藉我的工作經驗我知道她一定是發燒了,但是我觀察到她精神狀態特別好時我就放心了,就沒再管她。而此時奶奶對她的異常體溫也有所覺察,就立刻體溫計走起,果不其然如她所料孩子生病了,麻溜的收拾起尿片褲子就準備去醫院,我說不去,繼續觀察,還沒等我說完,爸爸,奶奶,爺爺一家人群攻我,說我對生病的孩子不管不顧,孩子發燒容易燒壞大腦。這是哪跟哪呢,分明才低燒,按照正常的科學處理方法,先觀察如果體溫上升可以採用溫水擦浴,或者洗溫水澡,如果在38.5°以下主張採取退熱貼和退熱栓。



在我的堅持下,一家人最終拗不過我,沒有帶孩子去醫院,貼了兩片退熱貼,洗了一次熱水澡體溫降至正常。時候我跟家人們好好聊了聊,告訴他們我能理解老人們對孩子的擔憂,孩子一生病都想一下子可以藥到病除,但是我們應該瞭解這個過程,發燒簡單來說是由於外力作用導致體溫調節中樞上升引起的,這個外力可能是炎症可能是病毒,無論是什麼,身體有反抗能力的時候最好能夠自愈,簡而言之就是身體正常的抵禦能力應該發揮出作用,對抗外力,如果每次生病都藉助藥物作用,久而久之身體將失去這份可以對抗外來細菌或者病毒的能力,後果可想而知。



自然這個不可以一概而論,當寶寶不僅出現發熱症狀還伴隨精神萎靡不振,聲音嘶啞或者食慾下降,再或者有胃腸反應,嘔吐或者腹瀉都應該及時就醫,按照醫生的系統治療。已經有了二胎寶寶的我現在基本上可以輕鬆處理了,至少寶寶生病的每一步發展都在我的預料之中,什麼時候該動用身體的防禦系統,什麼時候該藉助藥物力量攻克身體的小怪獸我都熟念於心了。哈哈,對於母親這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角色我的感悟是,這個角色真的不好演啊。


TT倆寶媽媽


我家寶寶發燒是38.5以上的方法,僅供參考!

1,先貼一個退燒貼

2,用霍香蒸汽水塗抹肚子周圍和肚臍眼,十幾分鍾一次!很快降溫!

3如果不降溫的話就塞屁股眼的藥,藥店有賣的,中成藥!藥名我忘了!

這三個你們用用吧,我姑娘用這些很管事的!


小小小迎


孩子發燒了媽媽要精心的去照顧孩子,我家孩子發燒的時候我幾乎是幾天幾夜都不會去睡覺了。

媽媽首先要懂一些護理知識,首先讓孩子是物理降溫還是藥物降溫這些知識媽媽一定要懂得,孩子的體溫降下去之後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孩子去醫院之後孩子吃過藥之後,媽媽在家裡要給孩子多喝水,吃清淡的食物,還要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隔一段時間量小孩子體溫,看下發燒有沒有好轉。

一般孩子發燒吃過藥之後兩天就會有效果,如果這兩天裡面效果不明顯或者孩子的病情加重了,那麼醫生就是沒有看準,就讓孩子換醫院到別的醫院去看,找那些醫術比較高明的醫生看,不要耽誤了孩子的病情。


親子陪伴蘭怡C


孩子發燒,記住這5個立竿見影的退燒方法,終身受用!在從醫這30年中,聽到家長關於發燒最多的諮詢無外乎以下3種

1、孩子發燒了,怎麼才能科學降溫呢?
2、到底什麼情況就應該送醫院了呢?
3、都說發燒容易把腦子燒壞,是真的嗎?

趁今天休息有時間,熊醫生分享5個立竿見影的退燒方法,受益終身

快速退燒怎麼做?

1.適度穿衣

若寶寶表現出全身出汗,可以脫去衣物。但家長要注意,物理降溫的同時要做好腳底、肚臍眼的保暖。以防寶寶身體受涼加重疾病。


2.維持房間空氣流通

使孩子處於一個舒適的溫度內,即房間溫度保持在25-27℃之間

再通過電扇繞轉著吹或者開窗通風的方式來維持空氣流動

但要注意:這時候若發現寶寶四肢冰涼或猛打寒顫,則表明寶寶需要熱溫了,應馬上將小毛毯覆蓋於身體上

3.溫水拭浴

用不超過37℃的水通過淋浴或坐浴的方式給寶寶物理降溫

沐浴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之間

這樣可使寶寶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達到降溫的效果


4.補充水分

在發燒引起的排汗過程中,寶寶身體水分也會急劇損失

所以這個時適度的給孩子補充水分

一方面可以讓孩子通過排洩降溫,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孩子身體脫水

如果在經過以上步驟以後,孩子的狀況還是沒有得到改善。可以用退燒貼或者服從退燒藥給孩子降溫,而退燒藥的服用劑量參照標準為:


乙酰氨基酚:最大劑量為「每公斤體重服用 15 mg」,最大單次服用劑量不超過 600 mg


布洛芬:最大劑量為「每公斤體重服用 10 mg」,最單次服用劑量不超過 400 mg



最後,再囉嗦一點:

6個月以內的幼兒,只要體溫高於38.5℃,還是建議去醫院。

因為這個年齡段,尤其是新生兒(0~28天),發燒往往是感染所致

為以防萬一,請家長務必重視!


如果你有兒童健康方面的疑問,可以留言評論區問我!

點贊是一種美德,如有幫助,留個贊再走吧!


成都熊阿姨


寶寶發燒是常見的病症,不要過於擔心。如何正確的處理呢?

1.孩子的體溫相對於成人要偏高些,所以37.3度以下都不算髮燒。

2.如果在37.3-38.5度之間,算是低燒。不用吃退燒藥,物理降溫即可。

3.超過38.5度就算高燒了,要服用退燒藥,小二泰諾林或者美林都可以。

4.當孩子發燒後,要多和溫水,退燒藥要嚴格按照體重的劑量服用。

5.要及時就醫,查明病因,按時服藥。

6.按時接種疫苗,平時多運動通過身體素質,減少得病的幾率

7.隨時監測體溫,一般來講如果是病毒感冒2-3天就會退燒,細菌感染的話只要按時吃抗生素也是2-3天退燒。但是像甲流或者乙流的話基本上要持續高燒3-5天。對於流感最好在病發36小時內吃奧司他韋,這個是流感的特效藥。

8.如果孩子持續高燒不退超過40度要隨時監測體溫,物理退燒藥加物理降溫,防止驚厥。必要時及時去醫院就醫。


豆粑粑聊育兒


很重要一點,需要先明白寶寶發燒的原因是什麼?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常見發燒有三大原因:

第一類:受寒導致,經常說的感冒。

第二類:積食發燒。

第三類:病菌入侵。比如手足口病、肺炎發燒、扁桃體發燒、皰疹性咽峽炎發燒等等。

發燒原因不同,側重方法肯定不一樣。

  • 比如受寒發燒,這類會比較怕冷,我們可以提高體溫促進循環方法,也就是為何有些人喝完薑湯OK了,泡溫水澡、艾灸等等對症方法。
  • 比如積食發燒。這種一般還伴隨嘔吐,回憶過去,剛好也有過暴飲暴食或者吃了不易消化食物,加上孩子本身胃消化能力弱等特點,使食物堆積在胃腸發酵產生熱能,導致體溫過高。這種肯定首先考慮減少食物,吃易消化食物,必要時候可以先暫時禁食(主食),補充益生菌、消化酶、白蘿蔔湯、平肝清肺運八卦小兒推拿方法幫助改善積食性發燒。
  • 比如病菌入侵。這種如果病菌不除,很容易反覆發燒,結合化驗報告,如果確診病毒結合細菌性感染,可以考慮消炎藥物配合,如果僅僅是病毒感染,這種靠藥物沒有意義,需要加強自身的免疫系統,比如臨時補充免疫蛋白、乳鐵蛋白等方式。

很多家長還是很難準確去判斷孩子的發燒原因,那麼怎麼辦呢?下面介紹小兒發燒的常規處理原則:

1.發燒24小時之內,如果寶寶精神不錯,不必過於擔心,也不必強求退燒;

2.39度以下多喝溫開水,39度以上可以喝淡鹽水,淡淡到發甜的鹽水(鹽水有促進循環的作用);

3.如果寶寶發燒手腳冰涼,想辦法弄熱,可以手搓、熱水袋、熱水泡手腳等,否則很容易反覆發燒;

4.不計次數的搓整個後背、手腳心,按摩前後都可以給寶寶喝點溫開水,利於發汗散熱。背部也沉睡著大量的免疫細胞,激活有助於對抗病菌。

5.補充乳鐵蛋白加強對抗病菌的能力(積食發燒除外)

最後總結下:寶寶發燒關鍵是先判斷髮燒原因,再不能判斷原因的情況下,如果寶寶精神不錯,不用過於擔心。發燒不是病,它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個症狀,以上5點常規處理原則學起來肯定對寶寶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