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章启贤:从双腿残疾的算命先生,到民国武训、女权先锋

龙岩章启贤:从双腿残疾的算命先生,到民国武训、女权先锋

龙岩章启贤:从双腿残疾的算命先生,到民国武训、女权先锋


历史上有许多人物事件不该被忽略遗忘,但总是被忽略遗忘,就比如章启贤先生和他的办学。

最早知道章启贤,是因为民国著名女作家,那个与冰心大名(谢婉莹)仅有一字之差的谢冰莹。她在她的回忆录里专门提到过他。

我当时一看到章启贤的事迹就深深感动,想有更多的了解,但是谢冰莹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只称他跛子校长。所幸,我通过地名、学校特征、人物特征、民国元素等条件不断搜索,终于还是找到了先生的名字和一些相关信息。

谢冰莹是战争期间流离福建,在一个饭局上见到的章启贤,此后,她还曾专门去参观了章启贤的学校,并在学校担任了三个月的音乐和国文老师,那么综合谢冰莹的描述,和我找到的一些信息,章启贤其人,及他办学的过程,也就清晰起来。

在正式介绍之前,大家不妨先想象一下那个号称“千古奇丐”的山东武训。武训办学,靠的是乞讨,章启贤也差不多。章启贤办学的名气和影响虽然没有武训的大,但是他在某些方面的艰难程度却要比武训大。同时,他还有更为超出的地方。原因在哪,大家很快就会知道。

总而言之,我认为清代武训和民国章启贤,都是堪称伟大的英雄人物,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具有大慈悲、大牺牲精神的人,才有了特殊的光辉。他们的伟大绝不在攻城略地、身份地位,但他们却是真正给予并创造了奇迹的人。

龙岩章启贤:从双腿残疾的算命先生,到民国武训、女权先锋

(全网没有先生一张照片,想象中他也该有这种倔强神态)

章启贤,福建龙岩东城社兴人(原平在坊),先生不幸,12岁时因病双腿残疾,只上过几年私塾而已。

他此后行路,就只能一手拄一根小木棍,一手拖一个小板凳,慢慢扭曲行走,这就是谢冰莹所说的走路如鸭子状。他双腿扭曲不能直立,当然也显得矮小,所以谢冰莹又曾说,他站立起来,不足三尺。

章启贤字畸人,当与此有关,一个人有这样的遭遇,是很容易被压垮,由肢体萎缩,发展到精神、心理萎缩的,然而却就是这样一位“畸人”,他成年后却做出了无数健康人,无数壮汉,无数有钱人,无数文化人做不出,做不到的事情。

章启贤家贫又有残疾,成年后,只好靠行医算命为业,但是他这期间,却因为发现社会的一个不公,萌生了一个伟大志向。

女人的社会地位太低了,女人太苦了,女人太受压迫了!为什么会这样?章启贤想到这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才不过20出头,按他出生的1884年计算,当是清光绪三十几年,但是他那时候,就已经有了非常超前的思想。

男女都是人,为什么男人就该占优势,女人就该受压迫?社会地位很低,又双腿残疾的章启贤无疑是敏感的,感同身受的,但是这个弱小的残疾男人,却又是正义的、抗争的、大写的、牺牲的、积极的、作为的、行动力超强的。他没有怜悯自己,没有在乎自己的苦难,也不是像民国的那些文人一样,只是呼号,只是呐喊,他从一开始就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切切实实地做些事情。


龙岩章启贤:从双腿残疾的算命先生,到民国武训、女权先锋


谢冰莹后来见到的章启贤校长面庞黑廋,四肢干枯,身穿粗布,大街上看到,一定会当做乞丐。但是他的眼睛是光亮的,特别精神,他一谈到他的学校、学生,就滔滔不绝。他那天跟谢冰莹曾这样述说他的办学动机:

“我反对社会压迫妇女……我要尊重女性,我要提高女权。从那时起,我立志要办一所女学校,使那些在穷乡僻壤的妇女有机会求学,将来有机会,也能和男子一样在社会上做事,不受男人欺负!首先我从尊重我的妻子开始,她嫁给我的第三年,因为没有生育,很多人主张我娶小老婆,我坚决反对,一直到现在,还是我那位结发太太陪着我,四十年来,我们这对老夫妻相依为命在为这学校奋斗。”

章启贤大约是从1905年开始行动的,没有钱怎么办?他决心靠他学到的那套江湖术去赚。那时候的人,走出家乡,走向大地方的很少,但是他一个残疾人,却独自提着小板凳出发,在五年的时间里,竟厦门、上海、南京、汉口等等大商埠转了个遍。这期间,他为了省钱,每天只简简单单吃两顿饭,也大多数时候只睡在人家的屋檐下面——他最终用于办学的那三千元,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


龙岩章启贤:从双腿残疾的算命先生,到民国武训、女权先锋

(九鸦摄于昆明西南联大旧址纪念馆)

五年过去,恰好是辛亥革命那年,大清垮台,章启贤回到老家,立刻就利用章姓公房和自家的房屋,创办了一所女子平权学校。

什么是女权?真正的女权不是霸权、特权,不是仇视男人,而是为妇女争取应该享有的权利地位,而是追求男女平等的权力,它正是平权。女权如何才能争取?那当然要先增加她们的智识、能力,使她们在思想观念、生存能力上都具备相当的条件,也使整个社会有所改变。但是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封建时代。那又是一个什么地方?一个小小的龙岩,一个穷乡僻壤,这种事在当时的大都市都不多见。

所以章启贤的举动在当时就曾遇到巨大的阻力,不但卫道士们要反对,就是普通老百姓也不理解,他们说,你挣了钱不去置业享福,却要办什么学校,而且还是女子学校,是不是傻?更有人污蔑他是居心不良。要知道,当时的三千大洋很算得一笔巨款,这在龙岩,在普通人家,尤其是笔巨款。

但是章启贤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了,他清楚他所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他也的确是一个心力强大的人。

平在坊的女子平权学校,最初只有四个学生,最初的老师也只有章启贤自己,而他夫人,则一面在做校工,一面在教学生针线。这个学校正是靠了他们夫妇共同的艰难的支撑,和时代的发展进步,才逐步壮大的。它从四个学生到几十个、几百个,从单纯的女子学校发展到又有一所男子学校,从男女分校到1938年的两校合并,几经变迁,其实就是现在的龙岩东新小学的前身。这个学校徽章上的1911,正是章启贤创办学校的年份,它那个“为善兴学,善育群才”的办学理念,无疑正来自章启贤精神。

龙岩章启贤:从双腿残疾的算命先生,到民国武训、女权先锋


民国末年的章启贤当然也越来越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帮助,当地乡绅、地方政府、在外华侨都曾赠予善款,历任龙岩县长也都每年会到学校考察。章启贤不但是龙岩女权和教育的先锋,他也是民国女权和教育的先锋,他当时的成就足以令人热血沸腾。

平在坊女子平权学校最初的那四个女生,是顶着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来上学的,但是她们从没有缺课。这其中只有两位最终迫于家庭压力结婚,再也没有走出来,而另外两位则毕业后一直留校助教,都为女权和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她们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婚姻。

平权女校的生源到抗战时期已经远远超过章启贤的能力,那些毕业的学生几十年来分布到龙岩和附近各县,肯定给整个区域都带来了巨大的思想知识变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联想到那个封建落后的时代,人类思想观念进步的艰难,这是何等卓越的贡献。

章启贤是以一个残疾的身躯办学,他还是一种超越了时代,体现了正义感、同情心,表现为英雄主义的办学,你看,他的所作所为,比起武训,是不是有很多地方更为不易,更为超出?

平在坊男女校合并后改名平权小学,建国后被政府接管时,章启贤仍留任校长。他1952年去世时,已年近七十。章启贤在办学艰难的时候,曾经说:“我很满足,只要学校存在一天,就能造就一天的人才,我不敢有什么奢望,但愿不发生变故,直到我的生命末日为止,我始终要为学校奋斗到底的!”他做到了。

这世上总有种人高尚而高大,是为了别人而活。他们不为赢得别人仰视,也不为压榨出别人的小,只为自己的本心。他们的成就不是开疆扩土、GDP,他们的伟大从来与谦恭卑微同在,故而也尤其会淹没于历史的长河,这却就是我特为发掘章启贤先生事迹,并撰文纪念的原因。

浅薄的我,远远想象不出先生当年拖着小板凳所经历的一切,以及他从12岁的磨难到后来的教育家所走过的心路,一定还不曾道及他的万一。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