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道德經》學智慧——道可道,非恆道

《道德經》一書成文在函谷關,根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的記述,大夫尹喜有一天看到“

東方紫氣西邁天文顯瑞,知有聖人當度關而西”,於是請求去做函谷關令。遇到老子出函谷關西去,拜求至道,並懇求老子留下道德經五千言。


現在世面上有太多版本的《道德經》,單我讀過就大約四五版,其中大多中途經過改動,比如“非恆道”為了避漢代皇帝劉恆的名改為“非常道”,從而導致意思出現偏差。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這《帛書甲乙本》保存時間最長,中間未經過修改,最為可信。以作分享。

向《道德經》學智慧——道可道,非恆道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通常大家理解是“道是很玄妙的,能說出來的不是真正的道”,由於古代句讀沒有標點,因此我談一下我的斷句,另一個角度的理解。


把第二個“道”和“名”當動詞用,意思是說道的思想,是可以被實踐的,但並不是並非永恆不變的,會隨情況變化而變化;世間萬物是可以被感知的,但這種感知也不是永恆不變的,會隨境遇改變而改變。


這讓我想起網上一段話:在戀愛的過程中,真正的“直男”對所有女朋友的事情只有一句話:多喝熱水。


如果用“道”的思想理解這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直男”不考慮實際情況,“喝熱水”本身的道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脫離了具體情況就沒有道理了,肚子受涼喝熱水是正確的,因為吵架生氣了難道也要喝熱水麼?因為工作矛盾有些煩悶也要喝熱水麼?這肯定是不對的。

向《道德經》學智慧——道可道,非恆道


所以說“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喝熱水,是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的,但是並不是永遠能解決所有問題”。


日本著名小說家三島由紀夫曾說過:“你們看見玫瑰,就說美麗,看到蛇,就說噁心。你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玫瑰與蛇本是親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們互相轉化。蛇面頰鮮紅,玫瑰鱗片閃閃。。”


這與我們老子所說的“名,可名也,非恆名也。”不謀而合。也就是事物被感知被命名,如果符合一定條件,那是是可以的,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命名和感知也不是永恆不變的。


想想吧,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不同的事,不同的人,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態度方法去對待,否則就背離了“永恆變化”的道,就會一團亂麻。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前一句表達了老子“萬物的源頭從混沌中來,被感知命名後又衍生了萬物”的龐大世界觀,那麼後面有關“慾望”是怎麼理解的呢?


眇(miao)是指沒有邊界,徼(jiao)是指有邊界。因此這句話可以理解為“當人們沒有慾望時,看待事情就更廣闊,程度更深刻;而當人們有慾望時,看待事物反而變得十分侷限”。


三國時期,蜀漢陣營關羽因被東吳殺害,漢主劉備充滿復仇慾望,因此調集大軍伐吳,最終被陸遜抓住時機火燒連營,最終劉備兵敗夷陵,落得白帝城託孤的下場;而諸葛亮放下仇恨,抑制復仇慾望選擇繼續與東吳結盟,才保住了蜀漢的根基。

向《道德經》學智慧——道可道,非恆道


換成咱們來說,平常多剋制一下自己的慾望,看事看人能理性一點,那我們的視野就會開闊,思維就會無邊無際。可要一旦有了慾望或者好勝心,就有可能最終釀成苦果。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兩者”指的是“無名”和“有名”,表達的是“道”的思想有可以名狀的,也有不可名狀只能感知的,但是這兩者說的都是“道”,是處在不同情況下的“永恆不變的真理”。道中的變化玄妙無窮,是看透世間萬物諸多奧妙的關鍵。


“道”也不是多麼觸不可及的,它的高深是指囊括世間萬物。吃飯喝水,工作休息,無不體現“道”,因為它就是萬物基本規律。

很多想修道的人藉著由頭跑到外邊辭掉工作,最後也沒學到什麼東西,其實生活裡愛家人,工作上與同事和睦,在外面保護環境,這些都是“道”。好好幹好自己的事,這就是符合大道運行。


正如《莊子.知北遊》中東郭子問莊子的那樣:“所謂道,究竟存在於什麼地方呢?”莊子說:“道無所不在。”東郭子說:“那你給我指出來。”莊子說:“在螻蟻之中。”東郭子說:“還有更卑微的地方麼?”莊子說:“在草木裡。”東郭子說:“還能再低層次麼?”莊子說:“在磚瓦之中。”東郭子說:“還能再往下走麼?”莊子說:“在大小便裡。”


道,就在我們日常生活裡。

向《道德經》學智慧——道可道,非恆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