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民俗

摘自--榆中县志

第二节习俗

一、服饰

(一)帽巾

清代,男子蓄辫。民国时期,农村中老年男人蓄剪发,戴瓜皮帽,城乡中上层人土则多戴礼帽;姑娘留长辫,下衬青布条,续假发(以辫长为美),扎红头绳,结婚则梳纂纂、套网子、戴里帕;中小学生多戴遮檐帽(也叫制服帽)。50年代始一般男姓夏季多戴遮檐帽,冬季戴棉帽;妇女夏季多戴卫生帽,冬季戴黑色平绒或丝绒缝制形似锅的锅锅帽和各色方巾。80年代前后,用有色毛线编制的锅锅帽在中老年妇女中一度时兴。

回族男性戴白色便帽,俗称“回回帽”。已婚女性原缠白色布巾,现多戴白色女帽。

(二)衣饰

清末至民国时期,礼仪场合男兴长衫,有的外罩马褂;女着旗袍,有的戴首饰。平时,男上衣多为对襟式,少数为大兜襟(左衽),颜色冬青夏灰;女穿大兜襟(右衽)、无领袖的“夹夹子”、大档裤,老年妇女扎裤腿。衣料质地富家多为细布、毛线、皮毛、绸缎,平民为平布、粗布。50年代始,男装多为学生服、中山服、列宁服、军便服;女兴短对襟衣,小醐领,颜色多灰、蓝、黑三色。衣料兴平绒、条绒、卡叽、毛呢、的卡、的确良等。80年代开始,先后时兴西服、皮夹克、夹克衫、滑雪衫、蝙蝠衫、喇叭裤、大档裤、直筒裤、牛仔裤、健美裤、短裙、军大衣、呢子大衣、风衣,衣色丰富,质地多样,化纤棉毛呢俱有。

(三)鞋袜

宋末至民国年间,妇女缠足,鞋有锈花布底、木头底鞋等;男子则穿圆口布底鞋。冬季,南北山群众多穿毛鞋、毡鞋、生牛皮鞋(内衬麦草)。袜用白布缝制,多为长袜,也有用粗毛线织林穿者。为求耐穿,加袜底,溜跟。经济困难者,只穿鞋,不穿袜。50年代后,县内居民逐渐穿胶鞋。70年代后,大部分人穿成品鞋,自做鞋很少。80年代以来,皮鞋普遍化,城镇流行长统靴、旅游鞋、防滑鞋、板鞋。女鞋多高跟,男鞋兴半高跟。袜子也由线袜、棉袜、丝袜发展为尼纶袜、腈纶袜、弹力袜等。

二、饮食

1949年以前,县内人民生活十分贫苦,饮食以炒面、杂面馍、馓饭、菜疙瘩为主,每日1餐3餐不等。50年代以后,生活逐渐改善,逐渐以臊子面、鸡蛋面、炸面、浆水面、拉条子、揪面片、碎面条、禾田面汤为主。90年代,有些人吃杂粮抄疙瘩、馓饭、搅团,只是为换口味。夏天用面换酿皮、凉粉吃。馍馍有发面蒸成的蒸馍、花卷,烙成的锅盔、酥饼、千层饼、发糕,油炸的油饼、油条、油果子、油馓子,死面(也叫烫面、不发酵)油胡旋、干面锅盔及猪油合儿、芽面个儿。还有肉、菜做馅的包子、饺子,间或用油糕、煎饼。饮料为浆水、罐罐茶。

三、民居

农村居民多以自然村为居住群体,毎户用木椽作模具,夯筑围墙,自成院落,每个院落占地0.3~0.5亩,多为方形。川塬地区民居多为土木、砖木平房,房屋布局有一面形、两面形、三面形和四面形,大部分习惯盖北房,殷实人家建成四合院,主房高出院中其他房间,大门砖雕,木刻,不能正对主房。1956年起,农村修建新式房屋,人字木架,两檐水瓦房,三开玻璃窗。1985年后,渐有砖混平顶房和楼房,嵌以彩色瓷砖、马赛克,安装钢门、钢窗。北山一带,绝大多数人家住窑洞。一般在向阳的山崖上经过铲削,形成80度左右的墙面,然后掘土成窑。窑门上方挖通风小洞,从窑顶向上挖出山烟卤。70年代后,多挖大窑门,安装玻璃窗。至1990年,全县7.56万户农民共有房屋520.45万平方米,其中土木结构408.17万平方米,砖木结构53.45万平方米,砖混结构3.64万平方米,楼房1.02万平方米。

四、行旅

解放前,群众上集赶会,走亲访友,短途全靠步行,远行一般骑马、骡、驴,少数人坐轿车子。50年代初,仍以步行为主。50年代后期,自行车渐多。60-70年代,普通干部、职工上下班,农村青年赶集会,普遍骑自行车。中老年农民进城,坐拖拉机。70年代开始,各乡镇陆续通班车。同时,也有集体、私人购车营运的。

县级干部下乡,50年代步行或骑骡马,60年代骑自行车,70年代坐北京吉普,80年代乘小轿车。


榆中--民俗

栖云之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