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历史人物:世家宝,元末莱阳守将,明朝北伐时归降

在胶东半岛不少地方都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洪武北伐,胶东颇遭涂炭,人口锐减,因此有明初移民之举。”

不过,根据正史记载,在明朝北伐过程中,徐达占领益都之后,就已经控制山东大局,对于登莱一隅,徐达并没有亲自出征,而是派遣傅友德的偏师收取。而实际上,傅友德的部队也并没有在胶东打过大仗,因为元朝在胶东的地方势力,基本上都是望风归降。

胶东历史人物:世家宝,元末莱阳守将,明朝北伐时归降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当时陆续投降的元朝官员包括:登州守将董卓(有的史料写作董车)、莱州守将安然、莱阳守将世家宝、宁海州守将方德、陈用,及文登守将马国宁。

在这份降将名单中,莱阳守将世家宝的地位颇为不同。

胶东历史人物:世家宝,元末莱阳守将,明朝北伐时归降

其他将领大多是元朝的州县官吏,莱州的安然级别稍高,但也只是山东行省左丞。而世家宝当时的头衔是:以集贤院学士守胶东登莱诸郡,按此,登州、莱州皆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在此,不得不提元末设置的一批规模较小的行中书省。据《元史》记载,(元顺帝)至元二十三年三月,置广西行中书省,以廉访使也兒吉尼为平章政事。又置胶东行省于莱阳,总制东方事。世家宝以集贤院学士守胶东登莱诸郡,驻地为莱阳,与胶东行省治所相同。因此,虽然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他在胶东行省的职务,但以此应该可以推断,他算是元末胶东行省的负责人。

不过,在元朝统治面临土崩瓦解的情况下,世家宝并没有做无为的抵抗,即便他是蒙古人出身。史载:“元莱阳守将世家宝,籍其军马之数,遣佥院王世龙、都事唐宜等,诣大将军徐达纳款。

胶东历史人物:世家宝,元末莱阳守将,明朝北伐时归降

关于世家宝的身世,《元史》和《明史》虽然都无传,但在《明太祖实录》和《国朝献徵录》都有提及。他的祖上是蒙古人,他似乎也有一个蒙古名字叫做“朱睦木挈 ”,籍贯为河南临颍县。“世”这个姓氏,是踏入仕途后,元朝赐的姓氏。

集贤院学士,在元代的品级很高,属于文臣而非武将。在元末的乱世中,他为何从京城外派至胶东任职?史无详载,从籍贯上推测,有可能与元末权臣王保保父子有关(颍州沈丘县人)。

世家宝主动归降,朱元璋很是高兴,史载:“上嘉纳,授之大理寺少卿。”从品级上看,基本保持了他在元朝的待遇。

此后,世家宝在明廷的仕途一度扶摇直上。明初设立六部之后,他被任命为礼部侍郎,很快又被提拔称了刑部尚书,成为朝廷重臣。

但他毕竟属于前朝降臣,难比朱元璋旧部心腹;朱元璋起初厚待他,多少也是给还没有投降的元将释放一个善意的信号。后面随着全国局势的大致平定,世家宝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胶东历史人物:世家宝,元末莱阳守将,明朝北伐时归降

因此,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没多久,他就被贬为庐陵县知县,此后虽然又略有升迁。但到了洪武十五年致仕(退休)时,他的头衔也仅仅是云南临安府知府,与往日中枢大臣,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史料记载,世家宝有个儿子,名叫世宁,有军功授予泗州镇抚一职。虽然也不是太高的职务,但世家父子能够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中平稳着陆,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