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有种“地米菜”,农民不稀罕,城里人却当宝 称它“护身草”

俗话说“二月二、荠飘香“,“乡下孩子下学堂,挎上篮子地里忙”,说的就是春天去地里挖荠菜。阴历二月正是荠菜最鲜美的时节,不管是用荠菜来包饺子,包馄饨还是做荠菜豆腐羹都极其鲜香。

地里有种“地米菜”,农民不稀罕,城里人却当宝 称它“护身草”

荠菜俗称地米菜,小鸡草,白花菜,常见于沟渠、撂荒地、麦田或路边。有一种俗称“香荠”的荠菜,刚发出的茎叶鲜嫩可口味道清香。在民间有阳春挖荠菜的习俗,老一辈人说“三月三,荠菜煮蛋赛灵丹”,称荠菜为“护生草”。

地里有种“地米菜”,农民不稀罕,城里人却当宝 称它“护身草”

荠菜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常见的有板叶荠菜,散叶荠菜。不过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从而在外形上口感上却截然不同。“荠菜傍地走”挖野菜时如何在众多的野菜中分辨出好吃的荠菜呢?

在市场上常见的荠菜一般个头大,茎叶细长颜色翠绿茎叶软嫩,这种荠菜吃起来是又鲜又嫩,但是香气不够浓郁。这种荠菜一般是生长在肥沃地里落叶下,或人工种出来的荠菜。

地里有种“地米菜”,农民不稀罕,城里人却当宝 称它“护身草”

而农村人口中的“香荠菜”,其实就是生长在野外的散叶荠菜。散叶荠菜又叫花叶荠菜、碎叶荠菜、小叶荠菜。叶子颜色暗绿或呈棕紫色,叶面粗糙,甚至老得不成样子。这种荠菜口感很差又称涩荠菜,不过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因此称它“香荠”。

散叶荠菜常见于路边荒地或田埂上,茎低矮,地面生长,叶片窄而厚,将其连根拔出会看到细长的根须,生长速度慢,有些是越冬后重新发出嫩叶,因而香气浓味鲜美。野生散叶荠菜叶子灰蒙蒙的,看着不新鲜,不过用开水焯烫过后,荠菜瞬间呈翠绿色,荠菜焯烫后挤掉水分,然后攥成菜团子用保鲜袋密封,放入冰箱冷冻可以长时间保存。

地里有种“地米菜”,农民不稀罕,城里人却当宝 称它“护身草”

香荠这种野菜在野外环境下生缓慢,积蓄了更多的维生素、铁、萝卜素、钙等营养元素。其中每百克荠菜中,钙含量是牛奶的4倍远超常见蔬菜,被誉为是“高钙菜”,如今野生荠菜卖6元1斤。

野菜虽好,大家在挖荠菜时要注意:很多植物外形相似,而且很多重植物有药用的成分,挖野菜时一定要辨识好,对不熟悉不了解的不要挖;挖野菜时一定要远离生活区,公路及工厂区这些有污染的区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