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晚清为何获得短暂胜利后停战求和?乘胜即收或不败而败


中法战争:晚清为何获得短暂胜利后停战求和?乘胜即收或不败而败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始,西方列强叩开中国沉闭已久的大门,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腐朽落后的清政府与带着先进思想技术的列强的一次次碰撞中,有一场战争的结局到现在都有争议——这就是中法战争。又被称作清法战争的中法战争,发生于1883年12月到1885年4月,因为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人们对于中法战争的争议主要在于战争的结局究竟是中国乘胜即收还是不败而败。要探明这个问题,就要了解这场战争并知道两种说法的出发点和依据都是什么。


一、中法战争的经过


1.法国企图越南:蓄谋已久

法国对越南早由想法,将侵略越南视为入侵中国西南诸省的跳板

。从18世纪起,法国通过派遣传教士和商人开始了对越南的渗透。1787年,越南爆发了反对国王的内乱,成为法国干预越南事务的开始。19世纪40年代开始,法国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入侵越南,夺取越南领土和主权,到1867年越南交趾六省都被吞入法国版图中。

1873年法国再次入侵越南,先后攻陷河内、海阳、宁平、南定四省。越南不得不向清政府和刘永福的黑旗军求救。黑旗军在河内西门外重创法军,法军被迫退出北圻。战后越南当局乘胜收复部分失地,但越南被迫和法国签订了法越媾和同盟条约和续订的商务条约这意在确认法国对交趾支那拥有完整主权,迫使越南政府放弃与中国之间的宗藩关系。

1882年5月,法军再次占领河内地区,黑旗军在越南人民的支援下击败法军。不甘心失败的法国侵略者,再次调集海陆大军,兵分两路入侵越南。1883年8月,法军攻入越南首都顺化,迫使越南当局订立《顺化条约》二十七款。至此,越南被法国正式纳入羽翼之下,彻底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2. 法国剑指中国:新仇旧念

中法战争:晚清为何获得短暂胜利后停战求和?乘胜即收或不败而败

越南已经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国距离其所要建立的包括中国滇、桂、粤三省和整个印度支那地区在内的“法兰西东方帝国”目标更进一步。一边是对中国觊觎已久,另一边是在入侵越南时中国的不断阻挠。新仇旧念下,法国对中国开动了炮火。

1883年12月,法军向驻扎在越南山西的清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清军寡不敌众,被迫撤出阵地,越南山西陷落。

1884年2月,法军水陆并进,直扑北宁。因为防守漏洞百出,3月12日法军攻陷北宁。此后,法国侵略者乘胜进兵,占太原、取兴化、进据红河三角洲。

因甲申政变,军机处经历了官员的大撤换。以此掌握实权的奕譞暗中支持李鸿章跟法国外交官议和。1884年5月11日,中法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清政府默认了法国对越南的“保护”、中越边境开埠通商,清军从越南北部撤回了中越边界。

1884年6月23日,迫不及待想接收谅山等地的法军抢占谅山附近的观音桥,并向清军开枪。守卫观音桥的清军被迫还击,两度打退法军的进攻。观音桥事变立即成为法国政府扩大侵略战争的借口。

1884年8月5日,法国进犯台湾基隆,被刘铭传所率守军击退。23日法国向福建水师发动突然袭击。指挥失误和仓促应战下清军伤亡惨重。这使得中国人民群情激愤,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对法宣战。此后,中法之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1884年10月,法国再犯台湾,攻占基隆。三个月后,法军进攻镇海等地。1885年2月,法军集中优势火力,在猛攻下谅山、镇南关失陷。3月23日,法军再犯镇南关前隘,法军大败。清军乘胜收复文渊和谅山。此时,黑旗军与滇军也在越南民众的配合下,于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广威府等十几个州县,法军全线溃退。

正当中国军队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胜利时,清廷却于1885年4月7日发布停战命令,要求驻越清军限期撤回边境。6月9日中法签订《中法越南条约》,中法战争至此正式结束。

“乘胜即收”的说法由何而来?

中法战争:晚清为何获得短暂胜利后停战求和?乘胜即收或不败而败

有种观点认为清政府在中法战争取得未曾有过的胜利时与法停战求和,是乘胜即收。乘胜议和是清政府审时度势,为顾全大局而不得已采取的决策。

镇南关—谅山大捷后,清军在越南战场上虽然有了

转机,但并不等于清军占有全局的优势。何况清政府的心腹之患在台湾和东南沿海,其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联系此前,中国在与法国海战中输多赢少,前期陆战亦是如此。虽然后期清军在陆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但这并不能保障清军在最后也可以获得胜利。更何况法国政府对华战争的政策并未改变,且增兵增饷,准备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

除了军事上的局势情况复杂外,清政府为中法战争的投入也已经使得其财政出现了困难,甚至得用苛刻的条件向外国借款充晌。另一方面,英美地等西方国家从中介入试图调停,俄国和日本也悄悄扩张在华势力。日本甚至在朝鲜支持发动了甲申政变。清政府除了眼前和高卢雄鸡的战斗外,其所面临的战场之外的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

所以乘胜即收的观点是在军事战情、经济情况和国际局势多方面考虑下,认为中法战争的结局是清政府在避免更大损失、顾全大局下做出的选择。

重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乘胜即收的“胜”是指的后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胜利的“胜”,而非在与法国两军对垒时在全局上的“胜”。那这和接下来要说的不败而败是否有分歧呢?

三、“不败而败”的说法是否合理?

中法战争:晚清为何获得短暂胜利后停战求和?乘胜即收或不败而败

人们通常说到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是指中国在军事上并没有失败,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是卖国投降。在这里对不败而败有一个新的诠释: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在胜负未分且取得前所未有胜利的情况下确实是“不败”,但被逼无奈签订条约,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蚕食,这也确实是“败”。确实是不败而败,但这是顾全大局的停战求和而非腐朽堕落的卖国投降。

1. 中国何以“不败”

虽然在中法战争的海战和前期陆战时期,清政府出于硬件条件、准备不足、战略失误等原因都落于下风,输多胜少。但后来在杰出将领冯子材等的领导下、在全军斗志昂扬下、在中国与越南人们的支持配合下,清政府在后期的陆战中还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与法国战斗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得列强对中国有所改观,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第一次黄种人的士兵跟欧洲人接仗而且是没有受辱的”

。这些对于清政府而言是“不败”

后期台湾及杭州湾的成功防卫,以及冯子材率领清军带来胜利的镇南关之役,都给法军带来了重大伤亡。法国在中法战争中的挫败直接导致了法国总理茹费里内阁集体垮台。同时,法国在侵略马达加斯加上也陷入了困境,为了争夺埃及也与英国大有火拼的势头,法国不可能集中全部兵力在远东战场上

所以无论是从法国在战斗中受挫、内阁被迫下台来看,还是从法国在入侵马达加斯加和埃及时遭遇困境而分身乏术来看,其实在中国和法国的这场战事上,鹿死谁手并未可知

在我看来,不败而败的“不败”包含且不限于乘胜即收的“胜”,“不败”不仅指的是清政府在后期陆战上取得的胜利。“不败”更是指在中法战争的全局上,无论是清政府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胜利还是法国在中法战争受挫、入侵埃及和马达加斯加遇阻,都使得中法之间的战局扑朔迷离、胜负未分。这于清政府而言都是“不败”。

2. 中国何以“败”

因为中法战争,中国在军事上受到重大打击,财政上也因为战争支出而变得十分困难。在这场战争上,中国损失惨重。再重新考量清政府在海战和陆战全局上都是输多胜少。更何况清政府最初迎战的目的“固边守藩”已随着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和法国对于中国西南部的入侵而破灭以上这些对于清政府而言是“败”。

在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后,清政府趁着胜利停战求和。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驻华公使、法国政府代表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在胜利的情况下,清政府却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这也是“败”。

中法战争:晚清为何获得短暂胜利后停战求和?乘胜即收或不败而败

一般而言,都认为乘胜求和而签订的这个屈辱条约是“败”的根本所在,是投降卖国。清政府大“败”在于后续带来的影响。条约的签订一方面使得清政府被迫承认法国和越南签订的条款,“受藩”失败。另一方面,在中越边界设通商地点让法国商人可以在此居住和设置领事、降低中越边界的进出口税率

和中国日后修筑铁路应该让法国商办都使得中国的主权遭到攫取破坏。

因为这次的退让签约,后续清政府还被迫和法国签订了一连串的不平等条约,使得法国在华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利益。中国西南门户洞开也使得法国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的广西和云南

中法战争不仅是中国和法国的战争,更是中国为捍卫自身主权和侵略列强的一次斗争。清政府此次的妥协虽然是为了顾全大局,但却使得中国在近代遭受到的侵略加深,一步步被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对于清政府而言,这些便是“败”,和乘胜即收的“胜”并没有矛盾。

结语

在中法战争中对于清政府的评价,不管是乘胜即收还是不败而败,不过是所选取的角度不同罢了,二者之间并

没有重大分歧和冲突就中法战争而言,清政府在后期陆战取得的捷报便是“胜”,在总的战局中也是“不败”。但内忧军情财政、外忧列强虎视眈眈,清政府停战求和确实是审时度势、顾全大局下的最好选择。就整个近代中国的被侵略历史而言,中法战争

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的苦难加深,被侵略殖民的脚步更加往前,是“弱国无外交”下面临的“败”。

中法战争对清政府而言,既是乘胜即收,亦是不败而败。乘胜即收是对清政府停战求和的行为作出的评价。不败而败是对中法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作出的评价,更是对清政府在一次次遭受列强入侵的作出的高度概括。

《光绪条约》

《英国对华外交》

《中法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