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最表里不一的好汉,不愿与宋江一同当官,后却被皇帝封了侯

在宋江统领梁山之前,梁山是经历了“白衣秀士”王伦和“托塔天王”晁盖两位寨主,是在宋江的统领下一众草寇走上了正规军之路,宋江的领导才能毋庸置疑,要知道梁山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由各种出身不同的人组成的,他们中有人原本是官军,有的原本是闲汉,有的原本是地痞,还有的原本就是草寇,这么一帮人能够和和气气的共聚一堂,宋江功不可没。


梁山上最表里不一的好汉,不愿与宋江一同当官,后却被皇帝封了侯

(宋江剧照)


​但要说梁山之上人人都对宋江打心底里的忠诚倒也未必,因为原著中就有不少好汉可以算是心怀鬼胎的。

一、各怀心事的梁山好汉

梁山好汉这一团体从最后的结局来看无疑是个悲剧,征方腊一役让他们损失了六七十人,而回到朝廷的人得到善终者也寥寥无几,为何前期风光无限的一众好汉最终会得此凄凉下场?究其原因,多半还是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罢了。

就拿书中招安一事来说,当初菊花大会上火药味就已经十分重了,武松、鲁智深都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毕竟他们都曾经当过一些小的官职,也见证了朝廷的黑暗,所以他们站出来明说了自己不愿意招安,甚至就连李逵这愣头青也站出来反对宋江,不过正因为李逵站出来,这事才被宋江蒙混过去,他拿李逵这亲信开刀反而是安抚了武松、鲁智深等人。

武松、鲁智深是不愿意招安,难道就没人愿意招安?可想而知,关胜、呼延灼这些原本就是官军出身的人肯定是十分乐意招安的,毕竟他们本就没有充足的理由落草。

梁山上最表里不一的好汉,不愿与宋江一同当官,后却被皇帝封了侯

(秦明剧照)

只是立场不同的话还算好,何况梁山之上还有一些原本与梁山好汉有血仇的人存在,那秦明一家就是被梁山众人设计陷害死的,扈三娘一家是被李逵杀死的,徐宁也是莫名其妙被坑上梁山的,他们又何尝不想脱离梁山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呢?所以梁山好汉绝不是一条心,可以说是各有心事。

二、征方腊归来后的选择

征方腊结束后是只剩下二十多人和宋江一同回到朝廷接受封赏,而活下来的可不止这么二十几人,只是有那么几位好汉不愿意和宋江一同回朝廷罢了。

比如武松和鲁智深、林冲,武松是因为断了一条手臂万念俱灰,对于那封官进爵之事毫无兴趣,所以选择在杭州六和寺出家,鲁智深和林冲最后也是在六和寺结束自己的一生。

梁山上最表里不一的好汉,不愿与宋江一同当官,后却被皇帝封了侯

(武松、鲁智深剧照)

又如“混江龙”李俊和他的两位小弟童威童猛,他们是早早与太湖四杰勾结在一起,密谋出海之事,当时征方腊尚未结束,李俊等人就已经想着出海的事,可以说他们的心早就飘到海外去了,所以他们不跟宋江回朝廷也是情理之中。

还有一个浪子燕青也是选择退隐江湖,原本还想劝着卢俊义一起走,可惜卢俊义不听,果不其然,卢俊义被鸟尽弓藏,可想而知燕青若是留下来会是怎样的结局。

而本文要提到的那位后来封了候的好汉就在上文提到的几位好汉之中。

三、宋江死后封侯之人

燕青外号“浪子”,从他这人设来说的确不像是个能够安心在朝廷里当官的人,所以他退隐江湖的几结局似乎是合理的,然而在《水浒后传》中这人再度登场,还被封了侯,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燕青在《水浒后传》中是去金军大营探视被俘虏的宋徽宗,其实这事挺扯的,自己曾经的主人卢俊义被朝廷害死,一众兄弟也是没逃过朝廷的迫害,此时他却还有心去救皇帝,既然要浪迹江湖,又为何会在《水浒后传》中选择再度落草?其实《水浒后传》的故事颇有几分狗尾续貂之感。

梁山上最表里不一的好汉,不愿与宋江一同当官,后却被皇帝封了侯

(李逵、燕青剧照)

无论如何《水浒后传》中的燕青是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在救出关胜后他是与李应等一众好汉再度落草,并且还击退了金军,跟随李俊去了暹罗国,协助李俊统治了暹罗国,燕青也因为劳苦功高而得到了皇帝封赏,成了文成侯。

《水浒传》中的燕青真是个浪子,无心官场之事,而《水浒后传》中为燕青加的这一段故事是让他成了一个表里不一之人,明明之前是不愿意当官,结果宋江死后他反而被皇帝封了侯,这人设崩塌也太严重了,所以对于《水浒后传》大家笑一笑就好,难怪只有《水浒传》能够成为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