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買藥,找文翔”,下沉社區成群眾知心人

“要買藥,找文翔”,下沉社區成群眾知心人

——武漢市民防辦文翔支援社區“防疫”日記

【3月7日】晴

今天的消息面有兩條“亮眼”“吸睛”,一是3月6日當天,武漢新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降至兩位數—74例,湖北省內其它市州無新增。但截至3月6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0例。“內”“外”疫情交織,絲毫不能大意。二是武漢公示首批無疫情小區社區。截至3月5日18時,全市有無疫情小區2076個,無疫情社區79個,無疫情村(大隊)1171個。無疫情小區認定需同時滿足“疫情零發生,防控全到位”兩大條件,並每三日進行一次備案公示。居住的小區不在公示名單,下沉的社區未注意。

清早天氣預報還是“轉小雨”,但一天晴好。

跟昨天差不多一樣的時間出發,今天換了另外一個的士師傅開車。閒聊,屬豬,開始以為總要50多了。第三次給那位癌症居民購藥,因為自費,很快就買到了,只是“二缺一”。看到發號的哥在店外抽菸,說了聲“剃了頭咧”,他“嗯”了一聲。問他哪裡剃的,回答昨天屋裡。中午得到消息,明後兩天中午,有理髮師為下沉社區的男同志理髮。時間有限,不知能否排得上隊?

“要買藥,找文翔”,下沉社區成群眾知心人

感謝社區小哥細心,今天預備買藥的清單已根據居民自己提供的藥店進行了分類,雖然路上又追加了兩戶,仍感覺較為輕鬆。天濟大藥房的丁字橋店和中南路店都是採購比較集中的,前者有早已熟悉的黃姐姐,不到半小時就告辭了。中南路店不知怎的,劃價耗時不少。

將近12時,拎著9戶的藥,大包小包的用右手頂開車門,有點吃虧的鑽出車身。這是一次買藥最多的一趟,還給兩名不知如何出入小區的個人“加塞”買防護用品和網上預訂。

“要買藥,找文翔”,下沉社區成群眾知心人

臨近正午身上已有些發熱。手上拿著同事預訂的午飯還沒吃,有位82歲的老太太送來了買藥的單子。而買藥途中就有人打電話說是自己寫錯了藥品原產地。午飯後又有人說買了胰島素,忘了買針頭。網格群裡又有居民提出需求。

“要買藥,找文翔”,下沉社區成群眾知心人

非常時期,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所需,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在努力著。以買藥為例,不能退貨的“特殊商品”退了,對於這個居民的購藥,前後諮詢了20來分鐘,最後表示“只要成分相同 廠家其實沒關係的 不過我們還是儘量按您發的那個廠家採”。這或許因時下環境的“特殊”使然,但何嘗不是共渡難關的應有之義?

臨近收筆,收到這個短視頻。明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