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又出險招!好評、差評體系改版,淘寶招架得住嗎?

商品評價體系,左右著消費者對於商品的購物決策。它對於電商平臺的作用,就好像魚兒和水,誰離了誰都會「缺氧」。


而過去的商品評價機制背後所隱藏的弊病,卻在這次如放大鏡般的疫情影響下,被清清楚楚的暴露在大眾視野下。


據數據顯示,拼多多疫情期間的退款退貨異常申請同比增加了120%,而這背後的誘發原因多是由於有效信息缺乏而導致的決策失誤。


拼多多又出險招!好評、差評體系改版,淘寶招架得住嗎?


在疫情之下,出於對防護用品的短期剛性需求,消費者會盲目的在電商平臺上產生搶購行為,從而時常出現誤買、亂買等現象;同時在另一側的商家端,販賣假劣口罩、臨時抬價也成為特殊時期內的行業常態。


此外,被填滿的清一色好評中,不乏商家通過刷單等非常手段獲得的虛假好評。在用戶端,面對千篇一律的商品正向評價,消費者早已形成「好評疲勞」。


從中不難看出,電商平臺傳統的商品評價體系的參考價值和可信度正在逐漸弱化,而為了解決這個根本痛點,拼多多急需迭代升級新的評價機制。


所以,在近日被拼多多押寶,緊急上線的拼小圈順勢而生。


拼多多版「圈子」


近日,不少用戶發現登陸拼多多時,App首頁會出現彈窗推送消息,提示並通知最新版拼小圈的上線。


對於已經更新完畢的用戶,再次打開拼多多後,也將會自動受邀進入“拼小圈”界面,“看看好友都在買什麼”。


在“拼小圈”內,你的好友們將會看到你在拼多多上的訂單記錄,包括購買時間、商品、價格等信息,而陌生人則無法看到非好友關係用戶的圈子內容。


除此之外,用戶開啟拼小圈功能後,每完成一筆訂單,其拼單動態會默認自動同步到拼小圈,用戶可在3分鐘內手動取消同步動作,諸如成人用品、女性用品、內衣褲睡衣、特殊醫藥用品等私密敏感性商品,將默認不同步。


拼多多又出險招!好評、差評體系改版,淘寶招架得住嗎?


對於已經分享到拼小圈的動態,用戶可以手動刪除,而對於不想嘗試使用拼小圈功能的用戶,也能在設置中手動關閉或再次開啟。


從這些來看,被拼多多寄予厚望的拼小圈,更像是翻版的微信圈子,亦或是一個基於拼多多購物的“朋友圈”


其實,微信在2019年初就已經嘗試過購物版的圈子——好物圈,原本在誕生之初就被微信極為看重,希望其能在電商賽道上有所最為,可事實卻是屢屢出師不利。


首先,隱藏在深處的入口通道(發現-搜一搜-好物圈)對於用戶而言,發現極為不易;其次,落地的好物圈並不像設計之初所想的那樣,熟人好友間互相分享推薦,卻被圈內的KOL以及微商等廣告刷屏,淪為微商及網紅的私域流量,讓用戶產生極為不適的使用體驗。


如今的好物圈早已“泯然眾人矣”,默默的更名為圈子,轉型成為了一個生活內容分享平臺,與當初設想的用戶之間相互種草、分享的美好願景漸行漸遠。


拼多多又出險招!好評、差評體系改版,淘寶招架得住嗎?


不同於微信的隱晦佈局,拼多多在拼小圈上線之初就加大馬力、極為重視,從上線位置為一級入口的行為上就可見一斑。


無論是微信的“好物圈”(現已改為微信圈子),還是拼多多的“拼小圈”,都是基於社交關係鏈的信息推薦。


但有別於微信圈子背後來自於用戶主動分享的屬性,在拼小圈的機制裡,平臺方明顯更佔據主動權。


許多用戶發現此前已購買的商品訂單被自動同步到拼小圈內,但拼多多官方卻沒有任何提醒。


不難看出,有了好物圈的前車之鑑,拼多多似乎更想把拼小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新的評價體系,究竟影響幾何?


拼多多的評價體系缺口由來已久。


沒有傳統電商平臺慣用的好評、差評,取而代之的是有圖、視頻、追加以及回頭客等標籤,另外,在拼多多商品的評論區充斥著大量籠統的商品評價,且大部分都為正向表述。


拼多多又出險招!好評、差評體系改版,淘寶招架得住嗎?

不同於天貓淘寶強烈的品牌意識,拼多多的用戶對商品的性價比有著更為極致的追求,消費者更注重低價與實用。而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凸顯商品使用體驗和感受的標籤,影響著消費者最終的成交意向。


對於習慣瀏覽商品評價的用戶而言,在動輒成千上萬的商品評價中過濾出自身需要的信息本就不易,而在其中更是充斥著諸多千篇一律的好評,這些大多數為虛假的正向評價並不能左右消費者的最終購物選擇,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應,增加用戶的決策成本。


畢竟,對於消費者而言,一條真情實感的差評,可能更具有參考價值和可信度。


而拼小圈的熟人評價分享功能的設立,就是為了緩解甚至解決這一根本痛點。


拼多多又出險招!好評、差評體系改版,淘寶招架得住嗎?

在產品的信任背書上,親朋好友的可信度明顯高於陌生人。基於好友關係,利用社交環節讓有信任基礎的好友間互相“種草”帶貨,是拼多多在拼小圈內打造真實購物體驗的用意所在。


從拼多多平臺角度看,拼小圈,這個購物版的圈子造成的決策影響只侷限於每個用戶的自我空間內,影響的範圍有限,並不會就此顛覆原有的商品整體評分,進而減少「誤殺」某些商品的可能性。


實際上,早在拼多多之前,淘寶就已經做了商品評價系統的類似升級。


在洋淘動態裡,當用戶購買商品併發布帶圖評價後,相關內容信息就將以買家秀的形式出現在淘友動態中,該用戶的好友都可以看到相關信息和評價,同時在這條評價下方還有額外的商品資源位展示。


無論是拼多多,還是淘寶,都不難看出它們試圖在自有平臺中搭建私域流量圈子,讓用戶彼此之間形成交互分享關係的野心。


相對於已經被大眾看膩的”陌生人評價體系“,基於社交關係鏈的熟人評價體系似乎才是電商平臺們未來想要側重改造的方向。


結語


雖然是站在好物圈的肩膀上升級的產品,可拼小圈的實際應用前景並不樂觀。


拼多多上線拼小圈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減少消費者的決策失誤,打造真實購物體驗的圈子,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卻充滿著不確定性。


現階段,拼多多真正面臨的問題是,用戶是否願意向好友共享自己的購物隱私,尤其是一些低價商品。


其次,就以往的經驗來看,消費者往往更喜歡在自己的社交群組裡,或一對一的進行種草推薦,如何調動用戶的分享欲,使其用心經營自己的個人分享圈子,讓圈子持續保持活性和真實體驗,是拼小圈亟需解決的下一個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