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有句话叫:“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你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医吗,为什么?

邓小梵


没有学过医学的人,是不会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感触的。我最早在网上看到这话时,感觉这话也只是泄愤之言,不会有这么夸张。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这个职业看起来还是非常受尊敬的的一个职业,而且收入也比较乐观。我的孩子是喜欢学医的,但是他的高考分数刚好能进入985的普通专业。这样的分数不可能学到985的临床或口腔医学,他想要进入985,最后放弃学医。在报考前,对医学院、医学生、医生关注也比较多,对学医还比较了解。

很多人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也不是没有根据。医学专业毕业生,除了收入高之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曰苦,二曰难。苦是学习之苦,工作之苦;难是就业之难,找个理想工作之难。

先说说苦

其实 医生就是先自己受苦受难,然后才有本事去为患者救苦救难。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菩萨,就是佛。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类专业,本科都是五年制。虽然已经比其他绝大多数专业多学了一年,他们在学习期间仍然是非常辛苦非常累。医学类专业也有人称其为最累的大学专业。网上有同学晒他们的专业课教材,看一看吧,这个就是真的,他们要背记的内容真的是很多。但是医生手里捏着患者的命, 这些内容他们也必须要学深学透,否则患者在他们的手里,就要九死一生。

这么多的内容学过了,你以为就完成了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的学生,50%以以上的时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各种见习观摩操作都是在医院里完成的。那厚的一摞书学过,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医院学习。然后,他们还有需要完成三年时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再说说难

医学生本科毕业,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不是某些人说的那样找不到工作。有些专科生学了临床医学,也能找到工作。但是对医学生来说,学历高,可以高就;学历低,只能低就。临床医学本科生就业,很难留在大城市,留在大城市也只能基层的社区医院。

曾见过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生,在广州的社区医院内就职。

但是在县级以下的医院,还是对本科生,甚至专科生敞开大门的。我所在的吉林省,乡镇收临床医学专科生,甚至都可以没有执业医师证,不过要求2年考取,否则解聘。一般在经济不是太发达的地区,县以下的医院应该是普遍收本科生的。但是在大城市,特别是省会以上城市,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确实难找工作。专科生更是大多只能去乡镇卫生院级别的医院。

医学生能够放下身段,主动走向基层,当前来看,就业并是很难。不过毕业生要是死磕大城市和三甲医院,那就非常难,考研是必须,甚至要考博士才行。对医学生来说,当前要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自己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本事。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我的孩子还真考上医科大学了,而且是她自己坚持要上临床的。当时我们暗自窃喜,心想着家里未来有一个医生,我们就不用担心养老出问题啊!可是孩子上大一这一年,大把大把的的脱头发,一个理科生背书背的要抑郁了。天天晚自习都有课要上,每周六都有实验要做。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活脱脱就是在上高三啊!后来还告诉我说:没上大学以前只觉得自己是精力不够旺盛,体力不够好,上了大学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是智力都不行啊!想想有多恐怖,当初那么高的成绩上的医科大学,上了大学发现自己智力不足。等孩子上了大学我们才知道一个医生要成长起来最起码十年以上,等她做了医生都三十多岁了,青春全耗费在了上学这一块啊。太不划算了!再看看现在的医患关系,真心不想让孩子坚持了。看着孩子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我们决定让她退学,重新考试。再后来,她申请到了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去学经济了。有供医科生十年的钱,也差不多够供经济类留学生4年了。而且孩子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最起码不会那么焦虑,最起码不会把身体熬坏。所以,如果你不是身体强壮,毅力超群,智力过人,外加热爱医学,就别浪费时间学医了!


ABC家居物语


我是医生,快退休了,这一行有太多的辛酸,曾多次在梦中所管的患儿病情加重了,然后被惊醒了。外行人是不可能理解的,有些人只会喷。我儿子在看见我太辛苦,加上我反对他学医,所以上了别的院校,我也反对他找媳妇时找学医的,不是说学医的女生不好,相反我认为学医的绝大多数是高素质的人,但现在医生既辛苦还受太多的气,是个人都可以打骂你,说不定某一天还被砍了,风险太大了,何心要操太多的心还要受太多的委屈?


麦积烟雨81


我开始也打算叫孩了报临床医学,后来算一下,读大学5年,读研3年,已经8年了,出来要规培3年,已经11年了,出来还要经常上夜班,还要一直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一直考,差不多大半世都在读书,去到三甲医院还好些,去不到如果是男孩到了社区医院就一世了,所以转学其他科了


精致62212756


就目前社会状况此话是非常对的。我的孩子就是学医的今年读博士了。而且当初就是我选择让孩学医的。目前表示非常后悔。别的不说,就说两点,来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了。1孩从读研开始几乎就没有自己的时间。早上7点出门,晚上9。10点回家,几乎每天如此。钱多少咱先不说就这份忙已经足够我后悔了。孩为了改掉以前中午休息的习惯就是周日休息都不午休。说老实话这么优秀的孩做什么不能快乐的生活呢,干嘛要把自己搞这么忙呢。而且在工作中始终是精神高度紧张的。2社会对于医生的不公平对待。使得医生的职业高度危险。唉。不想说了,


散木z


这题目……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劝人学法千刀万剐

很不幸,我先学医了,那好厚的课本虐我五年有余,然后从业了,后来膨胀了,又改行,回炉学法了,又被各种法条摁在地上摩擦到吐血一次。

冒烟加割肉都尝过了,感觉还行。

学医是条漫漫路,面对生命应该敬畏,应该有德,选了就得被虐,活该呗,看看人学中文的风花雪月,羡慕下拿起一堆书,继续在医学知识海洋中,在见习实习中边走边哭吧。哈哈哈哈哈。

但是下一代,我会告诉他,喜欢啥学啥,若真的喜欢医学或者法学这两门,那就去吧,下一代的培养不该带有自己的主观臆断在里面,他们的世界和未来在他们手里,无论做什么选择,只需给足够的支持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即可,绝不干涉他们的自由选择权。


冷眼life


再过两个月又要到了高考的时候了。作为过来人,我跟大家详细讲讲高考志愿以及选择学医问题。

我是在省内高级中学读的高中,升学率比较高,我在高中也比较刻苦,女生,理科成绩比较好,文科一般,当时只是一门心思想着怎样多考点分数,未来想干什么没怎么考虑过。这就建议考生们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要一味读书。

然后我的高考成绩还不错,父母也很高兴,农村家庭没有任何背景。高兴之后就是填志愿。家里人想让我学医,原因是,铁饭碗,不求人,越老越吃香,还可以照顾家人。我那时没有主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嘛,认真学习就是想为父母脸上有光。然后就听父母的了学医吧。

好的,学医就学医吧。还学了七年制本硕连读。高中毕业时候,同学知道我学医了,就说,你知道学医有多苦吗?我想能有多苦,还能有高中苦吗。

为什么医学院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呢,因为学医是真的很苦。

上大学之后一比较才知道学医有多苦。一个星期的课是人家一个月的课程。每天满满的课。我这人喜欢睡觉,高中三年没好好睡,光靠咖啡扛着,到大学就想好好睡觉的,可是,上大学才知道,还要早起早操。每次早操就迟到,还被罚站,😅。然后去教室一看,前五排的位置全被占座了,而且,学霸们早就在操场读书了。平时课多,考试严,英文卷子英文答题,挂科两门就分流至五年制,两年过四级,四年过六级,不过也分流。然后图书馆全是占座。临考试前,全在宿舍走廊看书,医学生的书有多少,每本有多厚,网上照片一点不夸张。每天背着书都觉得非常沉。

然后呢,就是实验课,先是解剖课。先不讲女生看了害不害怕,这是别的专业同学问的最多的。到了面前就没有害怕的感觉,不是我胆大,我是个胆小的,平时一点恐怖片不敢看。就那个福尔马林的味道呛得眼泪鼻涕一把一把的,还要记各个部位的名称,功能,英文。临考试的时候,尸体都不够,每天要去很早才能抢个好位置学习。尸体很珍贵的,我们都很珍惜。后面就是实验课,蛤蟆啊,兔子啊,老鼠啊。再后面是外科手术课,几个人养一条狗,每天喂,然后给狗做手术,自己舍不得吃肉,省给狗狗吃,在食堂看到有人吃排骨了就等着人家吃完好收拾给狗狗。

所以,医学院学费比其他专业的要贵一点。可能就是实验课比较多吧。

然后就是在医院实习了,实习也很辛苦,实习了两年多。

然后就是上班。先轮转,各种培训,各种学习。

我上班的时候,我高中同学们都上班好几年了,都是公司中层了,自己累死累活。

最重要的是,没有节假日,没有节假日,没有节假日。

好不容易累了一年想回去看看爸妈,过年也要值班,连续值年三十初一,回去两天又赶回来值班。不是一年两年,年年如此,说节假日有三倍工资,好像都没见过。每次节假日都很羡慕高中同学聚会,出去旅游,而我还在办公室,吃着泡面。

夜班来回倒,不仅熬,还很多忙,压力超大,重病人多,还要心细,不知道什么时间天就亮了。几天就一个夜班,只有自己心疼心疼自己。

吐槽了那么多,唯一欣慰的是,病人对你说的谢谢二字。这也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为人为医的原则、不后悔的原因。我相信虽然现在医疗关系紧张,医生待遇不好,但是我们还是会坚持下去,因为医生大多数是有良心的。医生就是这样高考读书出来的,接受的是救死扶伤的教育。他们都是把病人的病情放在第一位,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病人能够康复。

谢谢大家支持中国的医生。

至于我的下一代学医不学医,就看她们自己啦!



在医院里医生收人和付出是基本呈正比的,但是问题是医患关系较于紧张,以及医生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太大。钱有命拿没命花。怎么说没命花呢,医生上班是倒班制度,比如我曾经呆过的一个医院一轮班是一个白班加一个夜班,在加一个早班,接着休息一天半时间。又开始下一轮上班。倒班是固定死的喊人代办会导致别的医生休息时间减少,基本不可能喊到别人带班。所以医生很难抽出时间节假日期间出去玩因为没有节假日。所以有钱也无用。而且我们都知道这么平凡的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还别说这一天半不是真正意义上就能完完全全每次都可以休的,病例,病人出院,手术预约等等都会占用你大量的休息时间,因为医院能规定你休息时间,但是永远规定不了病人看病,出院时间。医生收入有几千的,有上万的,甚至有十多万一月的,都是让你拿着钱随时随地呆在医院不敢走远你愿意一辈子干下去吗?很多人因此辞职自己去开诊所。


丁巳又丁巳


晚上做梦,梦见自己把病人的腿给做反了,右腿做成了左腿,醒来不敢睡觉了,反复琢磨这梦啥意思!索性半夜赶到医院确认没做错,在值班室睡了一觉,感觉自己魔怔了


一千零医夜64840849


这种说法是谬论。是误导,简直是胡说八道,不尊重事实。误导家长。误导高考学生。事实胜于雄辩,从医学录取分数线就能看出来医学专业有多热门。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都是非211大学。但是临床医学专业比一个重点985大学录取分数线都高很多。。可见医学专业是许多优秀高三学生的向往,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在湖北二本招生临床医学录取分数线最高579,最低564。虽然是二本招生。但是居然超过一本线52分。医学院录取分数线都很高。既然不推荐学医。为何这么多优秀高三学生学医。事实胜于雄辩。讲100句空话都没有一个真实例子有说服力。2017年曾报道香港6个状元全部选择学医。医学专业属于朝阳产业。永远不会过时。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乱年代永远需要医生。所以吴阶平的父亲吴敬仪是位大实业家,教导孩子不要从政从商坚决让孩子学医。吴敬仪是大实业家难道没有你有眼光。没有远见吗。不知道学医培养周期长。课业负担重吗,鲁迅留学日本学医。孙中山留学香港学医,郭沫若留学日本学医。外科之父裘法祖留学德国学医,可见学医是许多优秀知识分子的选择,在美国前20名高薪职业。医学专业包揽前10名。占了前15名。在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医学教育都是精英教育。只有最优秀的人。学习最好的学生。才有资格学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