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化組織發佈第一個生物風險管理標準,以促進生物安全管理

國際標準化組織發佈第一個生物風險管理標準,以促進生物安全管理

從診斷疾病到製藥和科學研究,在實驗室或其他區域處理生物材料對於許多行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避免它的危險。對生物危險材料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意味著減少事故發生的機會,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和其他資源。

國際標準化組織發佈第一個生物風險管理標準,以改進生物安全管理。

非典、大流行病病毒和惡意使用病原體的威脅都使世界意識到生物材料的風險,並認識到需要採取嚴格、防範風險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材料。生物風險管理系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一步,因為它使一個組織能夠有效地識別、控制和管理與其活動有關的生物安全或生物安保風險。

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ISO 35001 實驗室和其他相關組織的生物風險管理》,是第一個生物風險管理系統的國際標準。它規定了實驗室或任何處理與生物製劑相關的其他組織以控制和減少與其使相關的任何風險的要求和指南。

制定該標準的工作組召集人Patty Olinger說,雖然有一些區域或國家標準有助於各組織管理其風險和滿足監管要求,但ISO35001是第一個協調這些標準的國際標準,以提供在世界各地都達成共識的國際最佳做法。

她補充說:“ISO35001為組織和個人提供瞭如何組織和系統管理及組織其生物風險方案的路線圖。“隨著我們的世界越來越一體化,這對於保護我們的全球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越來越重要。

國際標準化組織發佈第一個生物風險管理標準,以促進生物安全管理

2020年2月4日人民日報發佈文章“正是共擔風雨時——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意識”:這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個國際社會成員都不可能置身於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之外。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儘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世界的共同目標。當此之時,世界需要的不是好事者的趁機聒噪,不是狹隘者的偏見和歧視,更不是西方一些媒體亂貼標籤、刻意歪曲的不義之行。團結向善才是主流,正如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所言,在這場疫情阻擊戰取得勝利之時,歷史銘記的不僅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也有各國攜手合作應對危機的共同擔當。因為命運相連,所以心心相通。世界的目光投向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數日間拔地而起的奇蹟震撼了世界——英國廣播公司敏銳地捕捉到,全球有數千萬網友觀看了這兩座應急醫院建設場面的直播;各國網友親切地稱呼晝夜轟鳴的工程機械為“白滾滾”“紅牛哥哥”。人們讚歎中國速度、中國效率,更相信勢不可擋的中國力量。

國際標準化組織發佈第一個生物風險管理標準,以促進生物安全管理

正是共擔風雨時,世界各國人民誠心誠意選擇同中國站在一起。人類不能被病毒擊敗,同心合力抗擊疫情,就一定能夠通往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