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在《山海经》中,“帝江”这一个动物相信有一部分人应该有些了解,并且常常与《神异经》中的“混沌”相混,更是有传说说“混沌”是黄帝的儿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帝江”一物。

引语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山海经作为一部神怪古籍来说,书上有多种不可思议之物,早在西汉《史记》就有记载,书籍的创作时间已经难以确认,其作者更是不详,年代太过久远,众说纷纭之下难辨谁是真作者。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正文

可以说“混沌”一词来历神秘,大多数古神话传说都说:天地之始为混沌。这“混沌”在描述中是天地开辟前的一种清浊不分的状态。而《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帝江”,就是面如混沌。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咱们先看看原文:(騩【guī】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译文:騩【guī】山向西三百五十里,是天山,山上多有金石、玉器、石青、雄黄。英水从这里流出向西南流往汤谷。山上有神,样子像黄色的布袋,六只腿四只翅膀,混沌没有面目,能识歌舞,实际是帝江。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从原文来看这个名叫帝江的鸟兽,在记载中还是一位神。以其混沌的面容出名,还能识歌舞,真是稀奇。不知道帝江没有眼睛是怎么识歌舞的。

而在《庄子》“混沌”的描述中像极了“帝江”,可能这也是后人把帝江当做混沌的原因吧。更稀奇的是“混沌”还在一些传说中是黄帝的儿子。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真是稀奇至极,可见古人对于神的想象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西王母在《山海经》中其实长的是豹尾虎牙,善于啸叫,掌管着天之厉和五残星。西王母也是到了道教兴起的时候被美化了,成了那个慈祥和蔼的美妇人形象。

说道这里我也是想起一个零碎的故事,不知道里面的东西是不是与帝江相似。下面我跟唠一唠。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民间故事

传说是在一片烟花柳巷之中,这家有一位文姓姑娘长的是樱桃小嘴、柳叶眉、身似婀娜、发如乌......反正就是漂亮。但是文姑娘只买艺,手下有着一批爱慕着她的公子哥,她也是相安无事。

话说这天是风云大作,天空中下起了暴雨,这时留在这家玩耍的公子们都是不想淋雨回去。转念来到夜半,但是大厅里还是热热闹闹的,有一个胆大的公子哥,喝多了往文姑娘的房间走去。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这个公子哥也是胆肥的人,一脚就把房门踹开。拉着文姑娘就是准备干一些禽兽的事情,大厅里乱哄哄的,再加上这文姑娘的房间又在角落,也没有人听到。

文姑娘看没有人来相救使劲挣扎,两人推脱挣扎之际,一不小心文姑娘的头部碰在了桌角,鲜血四溅。那公子哥顿时吓傻了,连忙逃走。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说起来也巧正好有人经过,看着房门损坏于是进去看了看情况,看到文姑娘倒在血泊中吓得大惊失色。赶紧叫医师过来,但是人命是保住了,文姑娘却是迟迟不醒。

转日来到三天后,文姑娘忽然满脸大汗的醒来,看着熟悉的陈设知道已然在家。心中大定,叫来唯一的亲人文婆婆,诉说了文姑娘梦游混沌的事情。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文姑娘说,当时磕到的一瞬间就不记得事了,不知过了多久,前头似乎有一片灰蒙。文姑娘壮着胆子向前走去。四周安静的可怕,但又听不到自己的心跳。

不知走了多久,文姑娘来到一片灰蒙处,看着里面似雾似云的空间。文姑娘心想自己莫非来到了混沌之处?好奇心的趋势下文姑娘再次向着深处走去。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说来也怪,明明没有地面却能踩到实地,文姑娘心中更是坚定这是这世间的混沌之处。悠悠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文姑娘来到一片硕大的云彩处,隐约看到前头一着一个兽状的影子。

文姑娘怕极了,但是想着自己看一眼就离开的心态,再次壮起胆子向前走去。不过好奇心害死猫,文姑娘刚到前面,看到一个长着璀璨星辰脸的怪物,顿时吓晕了过去。就这样文姑娘才醒了过来。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但是文婆婆和文姑娘都文化有限,不晓得那是个什么东西,由于文姑娘只看到一个不是脸的脸,也没法问人家不是。于是两人就以为是“神”给文姑娘托梦了。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抱着求实的态度,个人感觉应该不是啥子“神”,应该是文姑娘昏迷后,脑部依旧活跃导致。

古籍记载中的帝江神鸟,有身无面但却能识歌舞,实在是怪异

这个故事本来我听的时候就有些杂乱,这样杜撰的故事,虽然奇异但是还是不要相信的好。最后呢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柯,看到这里了就点个赞再走吧!

-----------------------------

小柯百味屋/杂谈《山海经》,十七

(温馨提示:民间故事纯属虚构,望理性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