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也疯狂:唐僧徒弟登基称帝大赦天下,为何不肯放过亲生儿子?

古代的时候,皇族子女,出家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唐高宗李治的嫡长女李氏,就出家为道士,号曰太平,史称太平公主。唐高宗的嫡季子李显,就在父皇和母后的安排之下,成了玄奘法师的寄名弟子,号曰佛光王。

唐高宗和武皇后,对玄奘法师尊崇备至。在李显满月的时候,唐高宗和武皇后,请玄奘法师进宫,给李显剃度。李显不用亲自出家,唐高宗剃度了十个和尚,让他们替李显出家。李显成为唐中宗之后,因为有皇帝的身份加持,在佛教界颇有影响力。

李显作为唐僧的寄名弟子,是历史上如假包换的唐僧徒弟。李显第一次当皇帝,被老妈武则天废了。李显第二次当皇帝,被老婆韦皇后把持。李显的皇帝生涯,前怕老妈,后怕老婆,实在是太失败了。

正史也疯狂:唐僧徒弟登基称帝大赦天下,为何不肯放过亲生儿子?

太平公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显当太子的时候,跟太子妃韦氏生下了嫡长子李重润。李重润深得皇祖父李治喜爱,被册封为唐朝唯一的皇太孙。只可惜,李重润得不到奶奶武则天的欢心,被武则天下令处死了。

李显第二次当皇帝的时候,由于没有嫡长子,所以只能册封庶子为太子。韦皇后看见李显的庶子们,就想起了死去的嫡长子李重润。李显怕老婆,不想让庶子们出现在嫡母韦皇后面前,就把庶子们打发去外地。

李显第二次当皇帝的时候,他和韦皇后年纪都大了,肯定不可能再生出嫡子。按照没有嫡子,就立庶子的原则,李显就该立庶长子李重福为太子。韦皇后不甘心看着本该属于李重润的太子之位,落到别人的儿子手里,就想办法要废了李重福。

正史也疯狂:唐僧徒弟登基称帝大赦天下,为何不肯放过亲生儿子?

唐高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新唐书.三宗诸子传》记载说:“谯王重福,高宗时王唐昌郡,徙封平恩。长安末乃进王。神龙初,韦庶人谮与张易之兄弟陷重润,贬濮州员外刺史,徙合、均二州,不领事。

一个“谮”字,就表明了韦皇后是无事生非,诬告李重福害死李重润。唐中宗也知道庶长子是被冤枉的,但是他怕老婆,只能听韦皇后的话。唐高宗下诏,把庶长子李重福贬到外地去了。可怜的李重福,眼看到手的太子之位飞了,只能含冤踏上外放之路。

李重福走了,太子还得有人来当。李显嫡长子已死,庶长子被贬。李显没办法,只能立庶次子李重俊为太子。李重俊的太子之位还没有坐热乎,韦皇后就出幺蛾子了。韦皇后建议,让太子“在籓食封,岁纳东宫。

正史也疯狂:唐僧徒弟登基称帝大赦天下,为何不肯放过亲生儿子?

武则天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让太子外出就藩,那不就是藩王吗?此事自古以来,就没有先例。韦皇后的建议,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对。唐中宗和韦皇后架不住朝论喧嚷,只好让太子李重俊留在京城。李重俊留下来了,然后就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逼死了。

李重福虽然被赶到了外地,但是因祸得福。韦皇后眼不见李重福,心里就不烦他。韦皇后不烦李重福,也就没有杀心。韦皇后没有杀心,就让李重福得以活命。

《唐律疏议》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为十恶,就算是碰到大赦,也不得赦免。”

正史也疯狂:唐僧徒弟登基称帝大赦天下,为何不肯放过亲生儿子?

唐中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景云三年,唐中宗下诏大赦天下。唐中宗是天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唐中宗这次大赦,跟以往不同,他不但赦免了普通的罪犯,还下诏赦免十恶之人。

这件事情,出自《新唐书》,原文是:“景龙三年,中宗亲郊,赦天下,十恶者咸宥,流人得还。重福不得归。

唐中宗连十恶不赦的罪犯,都赦免了,为何不赦免亲生儿子李重福呢?李显只有四个儿子,嫡长子被杀,庶次子被逼死,就剩下庶长子和庶幼子两个儿子了。

李显知道韦皇后和李重福合不来,如果召李重福回京,韦皇后肯定会对付李重福。李显给天下苍生改过自行的机会,却不赦免李重福,明摆着是想给儿子留一条活路啊。

正史也疯狂:唐僧徒弟登基称帝大赦天下,为何不肯放过亲生儿子?

韦皇后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重福不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居然还写条陈,对父皇说:“苍生皆自新,而一子摈弃,皇天平分,固若此乎?

李显没有理会李重福,依然让他在外地,不得回到京城。李重福一直在外地,李显驾崩的时候,也没有见李重福一面。李重福虽然一直被打压,却得以躲过了韦皇后的屠刀,活到了唐睿宗当朝的时候。

唐睿宗李旦,说好听点就是宅心仁厚之人,说难听点就是软弱之人。唐睿宗登基之后,没有对于大侄子李重福赶尽杀绝。李重福如果老老实实的当一个逍遥王爷,以李旦的性格,应该会让他无权无势富贵善终。

正史也疯狂:唐僧徒弟登基称帝大赦天下,为何不肯放过亲生儿子?

李旦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只可惜,李重福当年不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后来也不甘心当一个逍遥王爷。有个洛阳人张灵均,对李重福说:“大王居嫡长,当为天子。相王虽平大难,安可越居大位?昔汉诛诸吕,乃东迎代王。今百官士庶皆愿王来。王若阴幸东都,杀留守,拥兵西据陕,徇河南、河北,天下可图也。”

李重福自认为李显活着的长子,对唐朝军民有很强的号召力,就自立为帝,并且打出招兵买马的旗帜。李重福没有看到想象中“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场面,只招募了几百兵马。

几百个人,打群架还差不多,起兵造反是真的不够用。李重福很快就失败了,只能投水自尽,享年三十一岁。李显用心良苦,想给李重福一条活路。只可惜,李重福非要自寻死路,辜负了父皇的良苦用心啊。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