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元文宗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的一生给世人的忠告:人生需要挫折、需要自律,立德为本、志存高远,所以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抱怨,生活没有挫折哪里会成长。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跟随历史的脚步,一同见证历史上临朝称制系列的女掌权人不为人知的秘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借鉴历史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上期我们学习了元朝的两位摄政的女人乃马真后脱列哥那和儿媳海迷失后,今天就来了解下元朝第3位执政的女人弘吉剌·卜答失里,她身上也有很多的标签,她跟皇帝就有两层关系:是皇帝的姑姑也是老婆;史书还记载她“文后性淫,帝崩后,亦数堕胎,恶丑贻耻天下”。那么她的人生路又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出身豪门贵胄的弘吉剌·卜答失里,她的父亲是驸马鲁王雕阿不剌,母亲是元顺宗之女鲁国公主祥哥剌吉,在现代看来也是妥妥的白富美了,按辈分论她还是丈夫元文宗的姑姑。她们两人的姻亲关系确实是很混乱,或许你会觉得这是在乱伦,但在帝王家这种乱伦的现象也不少见,例如:吕后逼着皇帝刘盈娶自己10岁的外甥女,这种情况大多都是为了巩固皇权。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说来她运气也不错,从小到大一直顺风顺水,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在家一直被视为掌上明珠受到父母的娇惯溺爱,亦面容姣好,在元文宗登基之后,就被册为皇后。在这种人人羡慕的环境长大的孩子,使她养成了强烈占有欲,她在宫中大摆威风,随性而为也是常有的事。

而丈夫元文宗图帖睦尔就没那么幸运了,父亲武宗死后,叔叔仁宗继位,违背武仁授受的约定,改立自己儿子英宗为太子,就把武宗长子和世瓎流放云南,和世瓎不甘心,在途中发动关陕之变,失败后流亡西域,图帖睦尔因为年纪小暂时逃过一劫,英宗继位后,把他流放到琼州,但是流放在外也吃了很多苦,直到泰定帝继位,把图帖睦尔召回来,赐其财物,自己也很争气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所以图帖睦尔上位后也有一番作为:改元天历,在燕铁木儿及其所属钦察军团和一部分武宗旧部的支持下,击败王禅、倒剌沙等,取上都;接着又调兵平定了四川、云南的反对集团。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两都之战文宗一方获胜后,元文宗图帖睦尔要实现自己的诺言,将已经流亡察合台的哥哥和世㻋迎回,为元明宗。元文宗成为皇太子,卜答失里亦为皇太子妃(太弟妃),但是明宗在位仅半年就暴毙了,这不禁让人怀疑起图帖睦尔。元庭对外称明宗是南下大都的途中暴死的,也有说是因为图帖睦尔的毒酒毒害。总之,这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谜团,权利也重新回到了图帖睦尔的手中,史称“天历之变”。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元明宗暴病之后,卜答失里又再一次成为了皇后。 天历三年(1330年)四月,卜答失里与宦官拜住谋杀明宗皇后八不沙(也就是元惠宗的嫡母),将她推入烧羊火坑中活活烧死。这也为卜答失里晚年被废赐死埋下伏笔。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弘吉剌·卜答失里"笃信佛教" ,信仰藏传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在天历二年出资五万两助建大承天护圣寺,又将籍没的张桂家田四百顷赐予该寺为永业。这夫妻二人对明宗夫妇一事一直心有不安,即便她修缮寺庙、受佛戒为儿子做佛事三次,小赦一次,还是没能留住儿子的命。史料中只提到元文宗有3个儿子,均是卜答失里皇后生,长子:孛儿只斤·阿忒纳答剌早夭,被立为皇太子,次年就死了,三子:太平讷也是早夭,老二燕帖古思虽然长大成年,最后被元惠宗流放致死,卒年15。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所以在元文宗驾崩后,卜答失里找来萨满算卦也不敢立自己的儿子燕帖古思为帝。转立元明宗次子懿璘质班,是为元宁宗,卜答失里尊为皇太后,在兴圣殿接受朝贺。可惜也是个短命的皇帝,同月,七岁的宁宗又驾崩,仅在位53天。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宁宗驾崩以后,燕帖木儿试图立卜答失里之子燕帖古思为帝,但被卜答失里否决,以老二燕帖古思还小,先帝临崩遗言为由,建议选在广西静江妥懽帖睦尔为帝。后妥懽帖睦尔虽被迎入京师,但燕帖木儿一直心有不甘,迟迟不让他即位。所以在皇位空缺期间就由卜答失里临朝称制,行皇帝职权。元统元年,尊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一切事务由燕帖木儿决定,再上奏卜答失里而奉行。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权力迷人眼,手握大权的卜答失里太皇太后从出生至高位可谓顺风顺水,但身居高位握权而不自律,结局可想而知。史料记载“文后性淫,帝崩后,亦数堕胎,恶丑贻耻天下”,又记载其做太皇太后时与权臣伯颜交往过密,甚至权臣伯颜常常进入她宫中彻夜不归,以至于大都流传着“上把君敗,下把民虐,太皇太后筒恃着”的讽刺伯颜的谚语。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后因其与权臣伯颜把持朝政,与元惠宗关系日益紧张,直到惠宗生了皇子(爱猷识理达腊)以后,卜答失里太皇太后与伯颜合谋想要废黜惠宗,立老二燕帖古思为帝,却被先下手发动政变的惠宗,将这一念头扼杀在摇篮里。惠宗政变成功罢黜了伯颜,卜答失里失去依靠。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或许印证了那句江湖名言: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惠宗仍铭记着文宗的杀父之仇,同年六月,有台臣上奏:“太皇太后非陛下母也,乃陛下婶母也。前尝推陛下母(指惠宗嫡母八不沙)堕烧羊炉中以死,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公元1340年,惠宗清算起文宗夫妇的罪行,卜答失里太皇太后褫夺尊号,迁出宫中,流放东安州(今河北廊坊),不久后被赐死。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人生不仅需要挫折还需要自律,立德为本、志存高远。如果一生顺风顺水到老来才知道什么是坎,那这个时候我想即使你想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抱怨,生活没有挫折哪里会成长。


汲取古人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卜答失里的一生是否敲响了您的警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