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瓢蓋有否聽聞?

瓢蓋,顧名思義,是選厚瓢葫蘆為原料,製成蟈蟈、咂嘴葫蘆的蓋子。瓢蓋分為五眼、六眼、七眼、九眼,其中五眼、七眼又有鬆緊之分,近年來還有獨眼瓢蓋出現。







文玩瓢蓋有否聽聞?


七孔線眼瓢蓋


文玩瓢蓋有否聽聞?


虯角嗆綠線眼七孔瓢蓋,虯角料性松,故虯角線眼對車工要求極高,車成後再進行嗆綠染色,疊加工藝複雜故而價格頗高。

餘八十年代初曾在河北區王串場鳥市見一蘇姓老者懷揣一李六的二號油瓶,葫蘆顏色紫潤,施以牙口,瓢蓋上鑲有一牙質立體圓雕盤龍,龍為正臉怒目張口,自龍口中吐出一顆珍珠,葫蘆拿在手中龍口內珍珠突突顫動,原是葫蘆內銅膽的尾絲翻轉至上從瓢蓋中間孔穿出,探入龍口之內,在銅膽尾絲之盡頭鑲珍珠一顆。

其設計之巧妙、銅膽尺寸拿捏之精準,盤龍雕刻之精美如不見實物實難想象,且瓢蓋與盤龍圓雕不是直接粘在一起的,牙雕與瓢蓋之間有約一公分的距離,既使葫蘆裝配達到了極盡奢美之意又不影響瓢蓋共振發音。

這才是極盡奢華又不影響出音的好物件。此瓢蓋上牙雕設計估計是借鑑於故宮太和殿藻井之軒轅鏡。

(注1):李德林 相聲演員即:李壽增:(1902-1968)天津人。原名李德林。由張壽臣代拉師弟,成為相聲前輩焦德海的弟子,原是火車司機,外號“李大車”,常利用業餘時間說相聲。

(注2):孟麻子葫蘆販子 年幼時得過天花,早年騎自行車週轉於天津平安街鳥市、王串場鳥市、大豐橋鳥市,經手過不少好葫蘆,九十年代上午在一宮後花園鳥市,下午在大豐橋鳥市 騎三輪車,專配葫蘆口框蒙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