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目前,全國高中學生都推遲開學,這些高中學生呆在家裡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以便在下來的志願填報中可以做到關心祖國的未來,關心世界的未來,關心中國醫療體系的發展,關心中國的科學研究,從而關注自己下來的所報專業。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目前,中國的醫療資源以及醫療人才嚴重短缺。婦產科、兒科、病理科、精神科、護理科等醫療緊缺學科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國內醫療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只有156家,但主要集中在輔助診療、健康管理、信息化管理、醫學影像等領域。特別是在生物工程研究方面,需要大量的人才。而醫療人才、病毒研究人才、基因研究人才等是多麼的落後!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從未來教育方面進行思考,高中生的理想和價值觀決定了中國的未來。最上面的2019年全國各省文理高考狀元報考的大學及專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些人都去了清華、北大,讀的專業大部分是金融、經濟管理、建築學,計算機、自動化,土木工程。在這些狀元中,有報考醫學院的嗎?真的令人寒心!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加強高考狀元的政治素養的提高和人生觀教育。在中國,這些人也許是學業上最聰明的人,這些狀元為了自己的人生幸福,為了畢業後能夠得到高薪的工作,95%以上的高考狀元都選擇了上面的專業。他們沒有關心國家的未來,沒有國,哪有家!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正如李蘭娟院士曾說“從這次疫情以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人員,軍事人員,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動則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樑之才。”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中國的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科和理科,學生可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科目。看似合理,事實上存在很大的爭議。高考改革也要注意物理、化學、生物這方面人才的去向啊!

最好規定每個省高考成績前10名的學生中,至少有3個人要報考醫學院。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新高考改革以後從山東,天津的數據看,70%的學生棄選物理、化學,65%的學生棄選生物。國家沒有更完備的要求,造成學生急功近利,只顧眼前的利益。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才發現醫療人才是多麼的緊缺,各種頂尖的醫療人才是多麼稀少。正如鍾南山院士說過的這句話“培育尖端的生物醫療、病毒防疫、基因研究等領域的高精尖人才梯隊,必須納入國家人力資源基本戰略。”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同時,國家要儘快制定相關政策:要儘快提升醫療崗位人才的社會地位,加大對急需緊缺醫學人才的資金投入,提升急需緊缺崗位吸引力和社會認同度。

從疫情看高中教育,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關心祖國未來發展

同學們: 好好想一想吧!選擇報考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科目,是你們必須要深思的問題。對於這次危機,你們更應該明白物理、化學、生物的重要性。

圖片轉自網絡,此文為瘋樂教育原創,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