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松46788361


我们都知道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是朱标之子,因为削藩导致其四叔燕王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最后结果朱允炆一把火焚烧掉皇宫,至此下落不明,燕王朱棣登上九五之位。

靖难之役到底谁对谁错我们不在争论,角度不同看待的问题也不同,让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朱元璋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呢?

可能我们第一感觉是朱元璋顺应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宗之法,毕竟明朝之前很多王朝一直沿用这样立储君的办法,朱元璋不外如是。其实这样的认为有明显的误区,朱元璋并没有沿用之前王朝立储君的办法,因为当时立嗣的原则一直是立嫡立长,立嗣以亲,显然朱元璋立朱允炆并不符合人们以往的认知,朱元璋依然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不外乎几个原因。

其一,因为对朱标的父子之情,朱元璋开局一个碗经过打拼成为帝王,这是一部给我们后世的一部励志故事,可是这个励志故事也有很多心酸,朱元璋只所以能够成为明朝的开国之君离不开马皇后的帮助。在朱元璋未发迹之前得到马皇后的垂青,至此朱元璋有了展示自己的基础,多年的打拼中马皇后为朱元璋安抚后方也是功不可没。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深厚自然也就对朱标也有极深的感情,奈何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把对马皇后和朱标的这份感情转移到了朱允炆身上。

其二,朱允炆与朱标性格类似都以仁义治理天下,朱标我们都知道其性格颇有大儒之风,对待天下百姓也是仁义的态度。朱元璋从反元到建立明朝这段时间天下百姓饱受多年的战乱,如今明朝建立百姓需要的是繁衍生息,此时的明朝不需要能征善战的皇帝而是需要一个能安抚万民让万民休养生息的皇帝,朱标是最佳人选,奈何朱标早逝,其子朱允炆的性格与朱标类似,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也是为了明朝基业,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定生活。

其三,朱元璋立其他子嗣未必是明朝之福,朱元璋子嗣之中除了仁厚的朱标可以继承大宝之外,能力上也只有朱棣能堪当大任。可是朱棣只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立朱棣势必让其他子嗣颇有怨言,并且当时那一帮打天下的功臣都有各自支持的藩王,不管立那位藩王都会引起朝中震荡。立其他子嗣为太子,同样会影响明朝的整个体系,因为其他子嗣身后都有一股很大的势力,多年之后甚至可以直接威胁皇权,外戚专权可是历朝历代覆灭的萌芽。

通过以上我们也能从中看出,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也是为了明朝的基业,为了百姓的安定,立其他藩王为太子势必会因为皇位兄弟相残。毕竟长子是朱标,其他皇子都各自并不心服,朱元璋在世这些藩王尚可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朱元璋去世,其后果不敢想象。

最终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立朱允炆为黄太孙,处死那些意图谋反的功臣,用自己的余威震慑其他藩王,让朱允炆可以顺利继承皇位。只可惜历史结果朱允炆最终因为急于削藩,导致燕王朱棣起兵,朱允炆也下落不明,不过最起码明朝的江山还是他朱家天下。


豫北老崔


笔者认为,朱元璋是迫不得已才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提起朱允炆,我们就不能不提他的父亲朱标。

公元1392年5月,太子朱标因风寒不治而死,朱元璋伤心欲绝。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受到朱元璋的重视和宠爱,加上他性格温顺,团结兄弟,德行配位,所以朱元璋一直视他为接班人。

早在朱元璋为吴王时,就立朱标为世子,让李善长教导他为人处世的方式。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立朱标为太子,几年后朱标开始监国理政。

除了朱标,他还有25个儿子,其中嫡出的有5个,分别是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gāng)、四子燕王朱棣、五子吴王(后改为“周王”)朱橚。

在这众多的皇子中,燕王朱棣是最优秀的一位,他在朱元璋称帝后,长期驻守在北平,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骚扰,威望和实力也是最强的一位。

但是,古代嫡长子有先天的优势,即使朱棣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顺利上位。

好在朱标为人受到兄弟们的尊重,所以朱标被立为太子,大家都非常赞同。

可是,朱标意外的去世,打破了这一平衡。

晚年的朱元璋因为马皇后和朱标的去世,性格变得非常狂躁,他杀了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共计数万人,因为这些人是功勋卓著,尾大不掉。

除了他和朱标以外,没有人能够制约得了他们。

除了这些,重选一位皇帝继承人是朱元璋的头等大事。

朱标去世后,按照古训兄终弟及的顺序,次子秦王朱爽是顺位继承人。

但朱爽向来行为放纵,不为朱元璋所喜欢,所以朱元璋不打算选他。

如果朱爽不继位,那么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也不能考虑,否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朱元璋也有考虑让朱棣继位,朱棣有勇有谋,能征善战。

但性情残暴,这样的性格在朱元璋看来与自己的个性一样,适合打江山却不那么适合守江山。

所以,在儿子中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员。

于是,长孙朱允炆就成为最佳的选择。

据《明史》载:“赞曰:惠帝天资仁厚”。

惠帝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他是朱标的儿子,在皇孙中最受朱元璋器重。

他天性善良仁慈,待人宽容,非常适合治理江山。

因为在元末明初,老百姓饱经战乱之苦,国家百废待兴,需要一位像汉文帝那样的君主来治理国家。

所以,朱元璋最后选择了性格温顺的朱允炆。

不过,朱允炆虽然适合理政,但却没有处理好皇室内部的关系。

朱棣因不满削蕃起兵作乱,最终打下南京称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End—



冷月钩沉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自己的太子朱标去世后,选择了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大明皇帝继承人,这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其过程也比较复杂。

朱元璋在还没有当上皇帝只是吴王时,就立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为世子,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继承人就是嫡长子的朱标,在当上皇帝后,仍然以朱标为帝国继承人,说明朱元璋一直秉承着封建宗法制度,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问题就出在朱标在朱元璋还健在的时候就去世了,朱元璋不仅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同时又面临帝国继承人的变动,到底选择谁为继承人?

从常理上来说,嫡长子去世,就选嫡次子就行,也就是朱标的弟弟为继承人,这也就是常说的“兄终弟及”,这种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一般用于前任皇帝没有儿子或者儿子非常小,比如汉武帝的继承人太子刘据因为涉及谋反事件自杀,所以汉武帝就从刘据的弟弟中选择继承人,最终选择了年龄最小的刘弗陵为继承人,这就是兄终弟及。

朱标是嫡子,他有2个同母弟弟,分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有两个年长的异母弟弟: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其他的弟弟就暂时不说了,按继承顺利来说首先应该在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之间选择,朱标去世的当年秦王朱樉37岁,晋王朱棡35岁。

但是朱元璋对秦王朱樉一直不太满意,就在朱标去世的前一年,朱元璋还因为秦王朱樉掌管皇族属籍等事物过失较多,改由太子朱标巡视关陕,而将秦王朱樉由封地调到京城南京,直到朱标去世的当年,朱元璋才在朱标的劝说下让秦王朱樉回到封地就藩,也就是在这一年,朱标去世了。

按制度,朱元璋应该立秦王朱樉为继承人,但朱元璋明明又不喜欢秦王朱樉,所以犹豫了,如果立其他的藩王为继承人,则破坏了宗法继承制,再加上朱元璋吸取了之前朝代的经验教训,如果立藩王继承大统的话,担心会有其他人不服,会引发祸乱,今天可以立一个藩王为帝,那么明天就会有不怀好意的奸臣立另一个藩王为帝,会引发动乱,这是朱元璋当前考虑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需要朱元璋考虑,就是太子朱标的寿命太短了,再加上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身体不太好,自己儿子的身体朱元璋肯定是知道的,从后来的寿命也能看出,秦王朱樉40岁就去世了,晋王朱棡41岁去世,寿命太短继承皇帝位也是一个麻烦事,过不了两年又要选继承人就是大问题,最终,朱元璋放弃了在儿子中寻找继承人。

原本宗法制下的继承制应该是:

前任皇帝有儿子时:嫡长子》庶长子》嫡兄弟》庶兄弟

前任皇帝无儿子或者儿子不具备资格(年龄小):嫡兄弟》庶兄弟》嫡长子》庶长子

按照制度,朱元璋应该从孙子中选择继承人,也就是从朱标的儿子中选择继承人,朱标的长子是朱雄英,可早在1382年就去世了,朱标的次子是朱允炆,当时16岁,可朱雄英与朱允炆的母亲不是一个人,朱雄英的母亲是常遇春的女儿,在1378年就去世了,朱允炆的母亲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在常遇春的女儿去世之后被朱标扶正为太子妃,所以在法律上,朱雄英、朱允炆都是嫡子,另外朱雄英还有一个同母的嫡弟叫朱允熥,只比朱允炆小一岁,也有继承资格。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朱允炆和朱允熥是不是都是嫡子?如果都是嫡子,那么按长幼顺利来看,朱允炆就是继承人,因为年长,如果朱允炆不是嫡子,那么就只能是朱允熥为继承人。

而这个关键就在于两人的母亲,朱允熥的母亲常氏在1378年去世了,因此朱标把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扶为正妻,在1392年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就是嫡子,而朱允熥同样是嫡子,关于这种特殊情况的宗法解释在《新唐书》有过解释如下:

《新唐书·儒学传下·韦公肃》:古诸侯一娶九女,故庙无二嫡,自秦以来有再娶,前娶后继,皆嫡也,两祔无嫌。

也就是说被扶正后的嫡妻生了儿子与之前嫡妻生的儿子都是嫡子,所以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嫡子,嫡子之中就比年长,朱允炆年长,所以应该立朱允炆为继承人,最终朱元璋就立了朱允炆为继承人。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导致了朱元璋立朱允炆而没有立朱允熥为继承人,就是因为他们的母系,也就是外戚的原因,朱允熥是常遇春的外孙,常家在朝廷势力较大,关系复杂,外戚过于强大,会有干涉内政的威胁,而朱允炆的母系外戚则没有这样的担忧。

不仅朱元璋这么想,其实朝廷中也有人这么想,当时有个叫刘三吾的翰林学士也请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继承人,当时刘三吾对朱元璋说了这么一句话:

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

意思就是:皇孙现在年富力强,又是嫡子孙,儿子死了孙子继承,合乎传统礼法,如果立燕王(朱棣),那么置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于何地啊?

当时朱元璋就直接回复说:善!就是好的意思,也许燕王朱棣在当时很有能力,也很有继承资格,但是从朱元璋的态度中就能看出,他也有立皇孙之意。所以朱元璋立继承人这么一件复杂的事情总算定下来了,而且朱元璋在立了朱允炆为继承人三年后,也最终确定了《皇明祖训》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明朝继承法制的内容,确定了继承原则是: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因为太子朱标不幸去世,朱元璋将对太子深深的思念,化作对孙子的爱,他将嫡长孙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民间一直说,朱元璋此举是维护对封建礼法,坚持将皇位传给嫡系。其实这是个误解,恰恰相反,朱元璋此举违背了皇位传承法则,给朱棣起兵造反留下口实。

按照封建礼法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标毫无疑问是第一继承人。如果第一继承人失去继承权(如去世、犯罪、疾病等),第二继承人替补。那么,谁是第二继承人呢?

按规定是嫡次子,即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按史书记载,朱元璋有四个嫡子,即: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如果没有嫡子了,怎么办?选择庶长子,既然都是庶子,就选择年龄最大的。

连庶子都没有了怎么办?选择近支子弟,过继给皇帝为子,继承嫡系。总归,立嗣的原则就是“立嫡立长,立嗣以亲”。这里面从来就没有,直接将皇位隔代传给孙子的说法,除非儿子辈全部死绝。所以,按照礼法,朱标死后,法定的继承人应该是朱樉,不是朱允炆,朱元璋的做法不是维护礼法,而是对礼法的公然破坏。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朱樉、朱棡为非作歹不合适为君

民间有一个说,朱樉、朱棡、朱棣,都不是马皇后所生,根本不是嫡子。假如以史书为准,朱樉是朱标死后的法定继承人,假如三人都不是嫡子,朱樉也以庶长子身份,成为法定继承人。除非朱樉不是嫡子,朱棡或朱棣是嫡子。

我们来看一下朱樉和朱棡,为什么没有成为嗣君。史书记载朱樉“二十四年,以樉多过失,召还京师,令皇太子巡视关陕。太子还,为之解。明年命归籓。”朱樉犯了什么错,以至于被朱元璋圈在京城一年?主要是朱樉在秦地骄奢淫逸,大兴土木,为此屡屡侵扰百姓。

朱棡行为更出格,他“性骄,在国多不法。或告㭎有异谋。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不光经常违法,还被人状告有“异谋”(谋反)。

说白了,朱樉和朱棡大小锦衣玉食,好日子过多了,骄纵不法习以为常,虽然有靖边的功劳,品行低劣,根本不适合继承皇位。

他俩即便是嫡子,也不在朱元璋的考察范围内!

朱棣出局的缘由

朱棣是朱元璋诸子中,战功最显赫的一位,他常年镇守北京,多次深入草原与残元厮杀。按理来说,朱棣应该是朱元璋理想的选择,那么朱棣为什么落选了呢?

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性是,朱棣不是嫡子。有人认为,朱棣是武将,缺少仁爱,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我认为不是,选择候选人要全面,不能光看一个侧面。朱棣的“仁”肯定比不上朱允炆,但是,这也不能说明朱棣就“不仁”,事实上,朱元璋对朱标的过于“仁”,也是比较头疼的!

国家初建,朱元璋不会意识不到,此时的大明,还不能脱离武功,朱棣恰恰有这个特长,有他在,还可以镇得住开国功臣们,这些都是朱棣的优势。

所以,朱棣落选,我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朱棣不是嫡子。他变身嫡子的说法,是他登基后篡改历史,混淆视听的结果。

当然,朱元璋不会被他骗,不是嫡子就不能入选,他被朱元璋忍痛割爱了。

朱允炆入选的被动成分

不管朱樉和朱棡谁是嫡子,都不适合做储君,朱元璋就面临巨大难题,按照宗法制,他只能选择朱樉或朱棡,怎么办?

如果公然跳开朱樉和朱棡,选择朱棣,除非朱棣是嫡子,朱樉和朱棡不是嫡子,否则,他就是自寻烦恼,其他的儿子们不会同意,大臣们也不会同意。

连朱棣都没资格,其他的儿子们更别提了。

所以,以嫡长孙为理由,隔代传承,是这几个方案里,相对更靠谱一点的选择。这是朱元璋不得已的选择,而不是他坚定不二的选择。

朱允炆入选的主动成分

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德行,获得了爷爷的认可,另一方面他要感谢父亲朱标,给他留下的良好基础。

朱允炆就是朱标的翻版,他为人宽厚文雅,仁孝谦恭。朱标去世时,朱允炆因为伤心过度,变得消瘦不堪,朱元璋心疼地说:“尔诚纯孝,顾不念我乎。”这话说得催人泪下。

由此可见,朱元璋是喜欢朱允炆的。朱元璋对朱标的爱,超过任何一个帝王对太子的爱,太子早亡,他将丧子之痛,转化为对孙子的爱,那是人之常情,况且朱元璋在孙子身上,看到的是儿子的身影。

这就是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的感情基础,和朱允炆为人被认可的硬实力。

综上所说,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实在是朱樉和朱棡不适合做储君,朱棣的身份又是庶子,任何一个儿子入选都会对帝国造成伤害。与此对比,朱允炆既有朱标的优点,又承载了朱元璋的爱,还是嫡系长孙。他只能突破宗法制,将储位隔代传给孙子朱允炆。


寻根拜祖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有什么好疑问的?朱允炆再不济,他也是已故太子朱标的儿子,在理论上,朱允炆是有资格继承帝位的。或许有人就疑问了,朱元璋何必多此一举呢?他可以从其他儿子中选出一个嘛?皇帝又不缺儿子,又不是只有独生子。话虽如此,但别人明太祖朱元璋明显考虑的比我们多。



首先朱元璋儿子太多了。如果朱标在的话,由他继承皇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不禁朝中大臣支持,他的几个兄弟也会服他,为什么呢?因为朱标大了他的几个兄弟许多岁,在经验和年龄方面,远远高于他们,再加上朱元璋的扶持,朱标当上太子是合理的事情。可是朱标可能时运不济吧,没有等到继承皇位,他就先一步归天了。


这下子怎么办?朱元璋还没挂,太子就先挂了?这还不引起震动,为了大明江山,朱元璋要重新选择继承人。从他几个儿子?不能,因为太多了,选哪一个,都会让其他几个不服,否则会引起兄弟相残,于国不利。所以只能从朱标的儿子选择,所以只能是朱允炆了,当然不能叫太子,应该叫皇太孙。

所以朱元璋才会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


青史回声


品读历史,感悟真香,真香君来为大家解读一下这个问题。虽然正史中的记载马皇后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不过从一些后人的推断来看除了朱标可能其余三个儿子都不是马皇后所生,所以在朱元璋的眼里只有他们三口人是一家,因此在朱标死后皇位当然要让自己的孙子来继承,这是选择朱允炆的首要原因。不过即便刨除这个因素,朱允炆依然会是他的最佳选择,原因如下:

一,创业难守业更难,朱允炆在治国方面要好于朱棣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完全是用自己的双手打下的江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开拓型君主,而在做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一方面自己学习历史上的治国经验,一方面采纳群臣的建议,虽然是在马上得来的天下,但在明初刚刚结束战乱百废待兴,如果下一任君王继续沿着他的道路开拓进取,对于王朝的稳定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宽厚仁慈的太子朱标是朱元璋最为满意的继承者,可惜的是天不假年,朱标早早的离世打乱了朱元璋的部署,在朱标去世之后,其实朱元璋有多种选择,比如在其他儿子之中以“兄终弟及”的制度再立一位太子,不过由于之前咱们说到的原因,加上老二和老三的表现距离明太祖的要求相差太远,老四朱棣的表现虽然不错,但是不符合朱元璋在下一任君王实施仁政的理念。

所以,朱元璋决定在朱标的儿子之中做出选择!

二、担心外戚专政,选朱允熥不如选朱允炆

朱标生前的子嗣也不少,除了早早夭折的嫡长子朱雄英外,还有同是太子妃常氏所生的朱允熥,以及吕氏所生的朱允炆。

如果常氏不是在生下朱允熥后就病逝,并且吕氏又被扶正为太子妃的话,那朱允熥嫡长子的身份就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变数让朱元璋决定朱允炆即位成为可能。

其实朱元璋不选择朱允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常氏家族势力太大,如果朱允熥做了皇帝,极有可能出现外戚专政的可能,这是朱元璋绝不想看到的,所以在两个孙子之间他选择了朱允炆。

三、单纯的喜欢朱允炆

有可能是朱允炆在相貌性情等方面更像朱标,所以在爱屋及乌的情况下,朱元璋更加偏爱朱允炆一些,尤其是一次朱元璋问朱允炆如果他的叔叔弟弟们造反的话他会怎么办的时候?朱允炆的回答是:第一,用爱来感化他们;第二,如果爱不管用,就用大义来谴责他们;第三,如果谴责也不好使,那就只能动武,但是肯定留他们性命。如此回答让朱元璋心感宽慰,所以才放心的把皇位交给朱允炆。

.可能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他的决定就是天道王命,不管他在世与否子孙都只有接受的份,万万没有想到朱棣会造反,这样的结果是他始料未及的。

其实以明史中对朱允炆的评价来看,如果没有靖难之役,未必不会成为一代仁君。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


历史真香


历史的发生,为历史发声!

引言

朱元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出身低微,为了填饱肚子东跑西颠,一路筚路蓝缕,创立了大明王朝,当初的朱重八做梦也没想到。他将儿子们分封各地,培养太子朱标,为子子孙孙赐字,试图打造一个帝国。不料朱标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现实给了朱元璋沉痛一击,于是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计划在他百年后接过江山。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为什么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看似是一个问题,其实可以一分为二:朱元璋为什么在朱标的儿子中选中了朱允炆?又为什么会绕开其他二十多个儿子立朱允炆为皇储?

在我看来,原因有多方面。既有封建礼教的约束,又有丧子之痛的寄托,还有仁爱治国的期许……

01 朱元璋深受封建礼教的约束

  • 朱元璋虽是草根出身,在选定接班人的安排上也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约束。嫡长子继承制始于西周,中原王朝历代效仿,朱元璋也不例外,从他立朱标以及朱允炆为皇储都有所体现。朱标是正室马皇后所生,属于嫡长子,不幸走在了父亲的前面。兄终弟及,但朱元璋没有这么做,反而立朱允炆为皇储,实为父死子继,一直在嫡长子朱标这一支脉往下延伸。
  • 朱标共有五子,长子朱雄英、三子朱允熥为常氏所生,次子朱允炆、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为吕氏所生。朱雄英夭折,朱允炆就成了长子;常氏早亡,吕氏为朱标继妃,朱允炆遂成了嫡长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先秦·公羊传》

▲朱允炆画像

02 朱元璋丧子之痛有所寄托

朱元璋对朱标从小就寄予厚望,当做重点培养的对象。朱元璋让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教授朱标,洪武元年便立朱标为太子,后期让他监国理政,准备继承皇位。天有不测风云,朱标当了二十五年的太子便匆匆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于朱元璋是莫大的打击,他便将这份沉甸甸的爱给予了朱允炆。中国人传统的隔辈亲让朱元璋也将大明的江山与权利交于朱允炆。

03 用朱允炆的仁爱治国来弥补苛政

朱元璋是一位有雄心的帝王,同时也多疑善用苛政。他在惩治贪官、改革弊政时大肆杀戮,手段过于严苛,这一点他应该深有体会。明初经常出现官员上朝时与妻儿告别,唯恐回不来。朱允炆性格温和,为人仁厚,深受朱元璋喜爱。明仁宗朱高炽同朱允炆一样,也是宅心仁厚,从朱高炽治国来看,可以缓和内外部矛盾,经济得到发展。朱元璋对朱允炆寄以厚望,希望用朱允炆的“仁爱”来治理天下,弥补苛政所带来的弊端。

赞曰:惠帝天资仁厚。-《明史》

▲朱元璋剧照

04 健康、年龄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朱标死时三十七岁,他的中年早逝对于朱元璋也有所警示,在选定接班人时健康以及年龄也要考虑进去。经历过丧子之痛,朱元璋对于继承者的健康、年龄也尤为看重。朱允炆被册封为皇太孙时年仅十五岁,在朱元璋看来,朱允炆年轻有朝气,只要自己稍加培养,必定大有可为。

总结

朱元璋对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也是经过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封建礼教的束缚让他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想到朱允炆,又在家国天下的情怀下考虑朱允炆。


历史的发生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顺序,朱元璋把朱允炆立为皇太孙的做法确实剑走偏锋,违背祖制。

鉴于朱元璋的威严,一帮儿子们也不敢吭气,朱元璋为啥要选择孙子继承皇位?除了朱标其他儿子们也想知道。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第一个太子是朱标,马皇后的亲生儿子,朱元璋的嫡长子。在明朝还没建国的时候,朱元璋就把朱标当做接班人,名副其实的天选之子。等到明朝开国朱元璋又各种精心培养朱标,甚至不惜大开杀戒,巩固儿子的帝位,导致朱元璋在史书上的评价一直是作恶多端、乖张暴戾。

朱元璋打的一手好算盘,如果朱标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也是理所当然。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意外猝死,具体死因不为人知,但是朱标一死明朝的太子一位成了变数,也辜负了朱元璋费尽心血的各种统筹。让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并没有在儿子们中间遴选继承人,直接钦定孙子朱允炆(朱标的儿子)为皇太孙。







我认为朱元璋跨越式的选择取向有以下几个原因:

  • 爱屋及乌。朱元璋喜欢朱标是真喜欢,他和老婆马皇后伉俪情深,对这个大儿子也是荣宠如斯,而朱允炆又是朱标的儿子,朱元璋自然对外孙也格外宠溺。
  • 政治格局。朱标在位时期,朱元璋就指定了新的藩王分封制度:“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他已经给其他儿子安排好后退,说好的兄弟守国门,太子安天下。
  • 吸取经验。任何朝代都存在太子之争,一直无法断绝,也影响朝廷稳定的第一要素。朱标一死,朱元璋也在担心其他儿子们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拉帮结派、大打出手,明朝刚刚建立经不起那样的折腾。
  • 个人品质。历史上的朱允炆聪明睿智、孝顺躬亲、温文尔雅、书生意气。很像一个翻版的朱标,在朱元璋病重的时期一直是朱允炆亲自照顾,给了朱元璋极大的好感。
  • 个人能力。一个迷惑很多人的加分选项,包括朱元璋也被迷惑了。曾经朱元璋和朱允炆谈过政事,朱允炆回答的滴水不漏。这一点让年老的朱元璋心怀大慰,实际上朱允炆是一个纸上谈兵之徒,吹的比干的好,不然朱棣能成功篡位?

实际上朱允炆能顺利继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的绝对专权和强势,没有大臣敢反对,也没有人敢挑衅朱元璋的个人意志,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定下朱允炆为皇太孙之后,为了维护朱允炆政治稳定反而造的杀孽更多,也恰恰是朱元璋的各种暴虐,导致朱允炆在位的时候没有有能力的武将能独当一面。

基于以上因素,朱允炆也是继朱标之后第二个“天选之子。”等到朱元璋死后,顺利当上皇帝,可是朱允炆的执政能力太差,在削藩一事上频繁犹豫,错过很多机会斩首朱棣,结果被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靖难成功,此后下落不明。朱元璋如此精明、各种算计,却没有算到自己的儿子还是忤逆,在皇位的诱惑面前,亲情真不算什么。


我不是易中天


皇太子作为储君、皇位继承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是常态。但皇太孙却不经常出现,是个比较稀奇的事,一旦出现皇太孙,必定有故事。

皇太孙,储君的一种,跟皇太子一样,都是皇位继承人的封号,跟皇太弟、皇太叔等类似。通常的情况是太子的嫡长子,在太子去世后,改封其为太孙。但也有太子健在时被封皇太孙的情况,比如唐高宗李治的太孙李重润、明成祖朱棣封朱瞻基为皇太孙等。

朱元璋把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也是有故事的。

朱元璋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不循规蹈矩,不按套路出牌。但他做了皇帝后,却制定了《明皇祖训》,非常详细、具体地制定了他能够想到的所有事务的行为准则,希望他的江山和子孙能够严格地按照制订的规则,千秋万代、一承不变地延续下去。

朱元璋出身贫寒,能够吃饱一餐就不容易了,从小没有那么多的穷讲究。

从朱元璋与马皇后与太子朱标之间,发生的一些生活细节可以看出端倪。

史料记载,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悲痛异常,几乎一病不起,整日以泪洗面。他拉着太子朱标的胳膊,怕打着朱标的后背说:“标儿,你娘走了,我可怎么办啊?”

朱元璋给马皇后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其规格甚至超过了以后他自己的葬礼。之后,朱元璋发誓再也不立皇后,以李淑妃主持后宫。

马皇后本是富贵人家的大小姐,因为父亲被杀,被郭子兴收养为义女。

唐末时期妇女就开始缠足,明朝时缠足是很普遍的事,但马大姐却不缠足,因此人称马大脚。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深得其赏识,就把马大脚许配了朱元璋。但由于郭子兴心胸狭窄,对朱元璋产生了怀疑,把他软禁起来。马大姐为了能让朱元璋吃到热饼,几次把滚烫的烧饼揣在怀里偷偷地送给朱元璋,把她自己的胸口都烫伤了。

这份情谊,让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最喜欢的美食还是烧饼。

马皇后去世后,太子朱标担心失去了依靠,就把马皇后背着他逃难的情形,绘制成图像,藏在怀里,以备不测。

由于朱元璋一生嗜杀,杀戮过重,太子朱标就劝谏。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追打他。

朱标有意把这个图像掉在地上,太祖看了后,感念马皇后而怒气得以消除。

洪武七年(1374年),孙贵妃去世,朱元璋让太子朱标服丧,但朱标以不合礼法而不干。气得朱元璋拿着剑,满大殿上追着要杀他。在众人劝和下,才得以平息。

皇帝金口玉言,他真要想杀朱标,不就一句话吗?还需要追上他才能杀他吗?

朱元璋既是帝王,也是舔犊情深的父亲,打打闹闹,更像是一对普通的父子。

就是这样一位率性而为的帝王,却制定了严格的《皇明祖训》,把所有一切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皇明祖训》,初名《祖训录》,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主持编纂的明朝典籍。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编纂,洪武六年成书,洪武九年又加修订,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

朱元璋制定此典籍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皇权,对后世子孙进行训诫。其严格规定了几乎所有的行为准则,看上去很完美,其实意义并不大,更像是一出闹剧。这就好比说单位里面的规章制度,挂在墙上,人人看得见,而真正有几个人遵守呢?

关于皇位继承,《皇明祖训》是这么说得: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这里的意思是皇帝没有皇子,就兄终弟及,而没有说可以收养个儿子继承皇位。没说就等于不能,因为明确了兄终弟及。

对于朱元璋来说,如果太子没有儿子,那么他另一个嫡出的皇子就可以继位。这很好理解,也很容易接受。但对于太子来说,可就大为不同了。

养子也是儿子,但亲兄弟也仅仅是兄弟。养子与兄弟,那个更有指望呢?不言而喻。

朱元璋这一点就不合实际,兄终弟及只能是特殊情况,不能作为一个在养子之上的普通原则。

普通人家没有儿子还把兄弟的儿子过继过来做养子,何况是帝王之家。

再看一下封爵: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女皆封郡主,赐诰命。

朱元璋明确了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这就是他管得太多了。

立了皇太子,就确定了皇位继承人,是储君,将来继承皇位。太子继位以后,再立太子作为储君。这是太子的事,作为朱元璋不可以越俎代庖。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多。

朱元璋是性情中人,从他对马皇后的情感及与太子朱标的一些行为,就看出一二。

但在皇位继承等涉及江山稳固上面,朱元璋却希望通过死板教条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子孙与群臣,让他们循规蹈矩,完全按照套路行事,不得逾越。

从有关史料来看,朱元璋认为太子朱标性格偏弱,他很喜欢四子燕王朱棣。但他不想破了自己所立的规矩,朱标死后,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立朱标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其实,朱元璋坚定地明确了一个规则,就是绝对的嫡长子继承制。

《皇明祖训》上,没有明确地说明太子去世太早,由皇太孙继承皇位这一规则。但从朱元璋驾崩后的遗诏,就看出皇太孙的继承权。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恰恰说明了朱元璋矛盾的心理。他自己不喜欢按照套路出牌,他更明白许多事是无法按照套路的。但他也清楚,没有套路就会出现混乱,特别是皇位的继承,很容易因为争夺皇位引起相互残杀,造成内耗为外人所乘。

如果明确了继承顺序,也就打消了其他人的非分之想。

但这事,朱元璋想得太天真,很难想象朱元璋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

本就是刀尖上舔血的营生,拼得是实力,任何规则最终靠实力说话。如果都按照套路出牌,哪里还有改朝换代一说。

因此,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子孙后代,遵循他制订的继承制度,以确保江山万代永不改变。

其实,朱元璋跟秦始皇一样,想得越多越麻烦。秦二世而亡,明朝不到一代结束,就破了这个规矩。

虽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在豹眼看来,有些事未必如此。想得太多,顾虑太远,反而是个麻烦。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就是最好的佐证。


豹眼看历史


皇太孙这个词在别处听说过吗?好向是朱元璋开创的先例,之后也没怎么听说过,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这事儿其实很奇葩,背后更藏着无奈。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结果朱标先于朱元璋死了,老朱非常喜欢大儿子朱标,于是就继续往下传,让朱标的长子继位,起个名字叫皇太孙,朱允炆就成了朱元璋的皇太孙,继承了皇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是朱标的长子吗?不是,朱标的长子叫朱雄英,活到八岁就死了。不过按老朱的逻辑,长子朱标死了,传给长孙,应该传给朱雄英才对,朱雄英也死了,传不下去了,那就传给老张家老李家,老张家老李家那得多感谢老朱。不过老朱不傻,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怎么会传给老张家老李家?于是传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老朱把他封为皇太孙,按照老朱的逻辑,那就是老大死了让活着的老二接班。这就出现了逻辑混乱,按照老朱的逻辑朱标死了,老二朱樉继位才对,老二死了老三朱棡继位,老三死了老四朱棣继位,这才合理。怎么也传不到朱允炆那儿去。

按照上述逻辑皇帝还真就能落到朱棣头上,朱棣也不用造反了,老百姓也避免了4年战争之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朱是1398年6月驾崩的,在这之前朱樉和朱棡分别于1395年4月和1398年3月先于老朱去世了,朱棣和朱允炆一样成了事实上的老大,最终显然应该由朱棣接班。

老朱是爹,又是皇帝,他不讲理儿子有什么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但心里是不满意的,也是不服气的。后来朱棣就把气撒在了建文帝朱允炆身上,造了他的反,这是后话。



古代所谓“嫡长子继承制”,先从嫡子由大到小排,嫡子没有了,庶子由大到小排,没有提孙子的事儿。老朱不明白吗?明白,那为啥还要让孙子继位,他实在是有苦衷啊!

据说朱标死后,老朱也想过立朱棣为太子,因为朱棣太像老朱,老朱觉得他比较适合当皇帝,但是老朱征求意见,大臣们都反对,说这样会引起后代们争夺皇权,不利于国家稳定。但是老朱不想立朱樉,因为朱樉在藩国干得不好,过失太多,曾经被调回京城,还是太子朱标为他说情才让他返回封地。既然不能把朱棣立为太子,又不想把朱标死后实际上的长子朱樉立为太子,老朱思来想去觉得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相对比较合适,虽然逻辑上有点牵强,但有老朱的权威在也没问题,于是朱允炆就成了皇太孙。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