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害了!模切工藝設計與工藝開發思維竟是如此?


工藝設計的基礎


1、認識並熟知所用材料的特性;


2、充分了解所使用的機器各種功能;


3、正確理解客戶設計理念,並對產品有標準的認知,得到肯定答覆;


●刀模開立時把以上三個因素都考慮進去;


設計思考的思維模式


在你的頭腦中蘊藏著一個三維的空間,如何啟用這一空間為你的工程設計使用呢?


你需要要準備的東西:圖紙、材料、機器、刀模、場地設施這些信息你要統統裝入你的那個三維空間。以便你在運行思維空間時隨時調用這些資源


假設你已經理解了客戶的需求,你把這個需求想象成一個成品所具備的所有特性。


所有的特性你必須要想清楚了,不要遺漏了什麼,否則你很可能因此而失敗,或者完全推翻之前的思維結果。


第一步:開個會和同事討論一下最好-做一次頭腦風暴,這個討論的過程,也就是了解產品特性的基礎手段。


第二步:知道了產品的所需特性,接下來要想到的是手上的材料怎樣能達成想要達到的效果.


※ 如果你對材料不熟悉的話可能會遺漏什麼,這個也許不要緊,但是你必須為造成的麻煩而多想一下解決的方法。


※ 材料的厚度、粘性、基材,材質的軟硬都有可能影響生產中的一些細節。這個細節可能是排廢不利,也可能是刀模高低的落差出了點問題等等。


第三步:作為一個成功的模切工程師必須善於利用公司的一切可利用資源,機器的性能要發揮到盡其所能。


第四步:當然你可能不必使用全部的機器功能,但是你要想到機器具有的這些功能,能夠使你順利的完成你的設想。


※ 機器上有的功能不一定被應用過,所以你必須給機臺操作人員進行溝通,讓他知道你想要達成的效果,以及該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實現設計。


總結:


刀模設計,這是你全部思維的結晶,成功與否就表現在模具上了,所以這第四步是總結也是關鍵。


一個不注意的細節可能全盤皆輸,因為刀模一旦成型無法更改,只有承擔損失重新做。



開刀模失敗的關鍵點


1、產品正反面錯誤,圖紙理解錯誤,誤讀。樣品交到客戶那才被發現。


2、刀線錯誤,出圖時不注意增刪了原圖,或考慮不到位,比如高低刀分佈錯誤,高低落差錯誤,這些是因為材料厚度考慮不到位獲對圖形誤判。


3、刀間隙小,下不了刀,這個多數是對材料材質不瞭解,對圖形細節的大小判斷不到位,刀模角度和機器壓力開刀模時都要綜合考慮進去。


工藝設計的PDCA模式


運用立體思維創造一個產品工藝的初始計劃,把細節描繪下來,形成打樣SOP。


在實施打樣之前做一些實驗性的動作,比如膠和離型膜的匹配實驗(在後面有專門介紹材料搭配的課程),做好備用的方案。


打樣工程中跟蹤瞭解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溝通檢討問題的根本性原因。


用排除法把造成失敗的因素剔除,沿用正確的做法,多次再現產品的成因,並水平展開製作標準文件。


一個過程後需製作好SOP、DOE計劃記錄、FMEA等文件,給今後的工藝設計做好參考。



使用管控工具


DOE測試計劃表及報告填寫


工程能力評價(CPK)


針對某個功能尺寸持續跟蹤數據。


尺寸量測數據分析


收集不良尺寸數據找出規律,判斷其真因所在。


DOE測試計劃表


歷害了!模切工藝設計與工藝開發思維竟是如此?


DOE測試的目的


確定、驗証和優化製造過程的主要影響變量和其影響


創造對物料和部品變化不敏感的製造過程(離型力等)。


設計對使用環境不敏感(即受環境的影響小)的產品


降低總的設計週期


減少E C N(設計變更通知書)的次數


改進產品品質、成本和性能指標


提高新設計產品的工藝性


為製造過程列出解決方案


減少對產品的檢查和測試。


更多模切工藝文章-公眾號:模切易得通


設計FMEA表單格式


歷害了!模切工藝設計與工藝開發思維竟是如此?


嚴重度(S)劃標準


歷害了!模切工藝設計與工藝開發思維竟是如此?


發生率(O)劃分標準


歷害了!模切工藝設計與工藝開發思維竟是如此?


難檢度(D)劃分標準


歷害了!模切工藝設計與工藝開發思維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