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將剩勇追窮寇”為什麼是“剩”勇?而不是“乘”勇

1949年4日23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消息傳來,身在中南海的毛澤東主席心情非常激動,他揮毫潑墨、一氣呵成寫就了這首《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宜將剩勇追窮寇”為什麼是“剩”勇?而不是“乘”勇


“宜將剩勇追窮寇”為什麼是“剩”勇?而不是“乘”勇

毛主席的詩首大氣磅礴,這首詩中的“宜將剩勇追窮寇”,為什麼是“剩”勇,而不是“乘”勇呢?

一開始讀毛主席的這首詩,還是在中學階段,還以為是印刷上的缺誤呢。我們所讀到的一般都是“乘勝追擊”這樣的句子多一些,而毛主席這首詩中卻用了一個“剩”字,其意何在呢?

後來,隨著閱讀的增加,漸漸地有一些明白和理解。

當時正處於解放戰爭的後期,國民黨軍敗退到長江以南,妄圖據長江天險劃江而治,這與毛主席解放全中國的偉大戰略是背道而馳的。經過三大戰役的人民解放軍士氣正盛,而國民黨政治上的腐敗,導致軍隊的腐敗其戰鬥力已不堪一擊。所以毛主席這首詩中的一個“剩”字,也有暗指國民黨軍在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催枯拉朽般的橫掃之下,乾淨徹底地消滅反動的國民黨軍隊指日可待。

偉人已遠去,但他的精神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