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专注细分领域技术变革,建立垄断为核心的网络效应


互联网经济:专注细分领域技术变革,建立垄断为核心的网络效应

在互联网领域,垄断才是核心,而不是竞争。创业公司要找到一个细分市场,然后垄断它,再逐渐地扩大。这样做对消费者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不太符合互联网经济的市场情况,因为它一定存在价格,而互联网的市场不见得有价格存在,互联网的收费模式可能是滞后于商业模式的。此外,互联网的技术变得太快,可能今天你是垄断者,明天就变了。比如,QQ曾经是即时通信领域的垄断者,但微信出来后就变了。又比如,E-mail以前是垄断者,但是现在大家不用E-mail了,都用微信,所以垄断是可以被颠覆的。互联网创业不是做资源,而是做技术,技术不断有后浪推前浪。

互联网领域要垄断怎么做呢?第一,先要找到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垄断者。亚马逊刚成立的时候,它会研究什么东西最能够卖得出去,因为书能够保存、不容易坏掉,所以它最开始卖书。书卖了一年,第二年它有没有卖别的东西呢?没有。第三年也没有,第四年还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它还没有拿到垄断地位。创业者在创业时一定要把某样东西真的垄断了,再做下一件事。

因为创业的时候,专注是非常重要的。一开始什么都做,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美国一个创业者问李开复:“开复老师,我的项目在三个领域里排名全国第三,为什么拿不到融资?”答案很简单,你为什么不在一个领域里做成第一名呢?他说:“VC都是这么说的,我以为你作为一个博士会有不同的想法。”我说:“VC说得都对呀!先把一个第一做到了,再做第二个、第三个。很多人用传统的正态分布思维做事情,总想这边赚1000万,那边赚1000万,另一边再赚1000万,加起来就是3000万甚至5000万了。但如果你用幂定律思维考虑,你就要狠狠地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第一。当然这个领域是什么,你首先要想好。”

创业者要非常深度地去分析,政策也好,资源也好,变化也好。假如你看到电商要移动化了,或者看到上海会成立自由贸易区,那就意味着你可以卖奶粉或者卖汽油了;假如你看到严惩酒驾的政策,就会意识到代驾是很好的机会……你利用这种敏锐的意识赶紧跳进一个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名。当然,这个分析要花费时间和头脑,怎么去垄断这个小阵地,也是需要迭代方法的。

不是说你一跳进去就要做电商,成为中国前十名的电商,这没有意义。创新工场投资了一家公司叫“要出发”,它现在可能是中国前十名的旅游网站,但这一点其实没有意义。它的价值不是成为前十名的旅游网站,而是它研究了旅游网站的各种可能性后,选择了“周末在城市周边驾车旅行”的模式,它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

“要出发”是要做驾车旅游领域的第一吗?并不是,那个领域太大了。“要出发”的创始人丁根芳最初只在广州附近非常低调地成为驾车旅游领域的第一,这点做成后,就有一批风险投资来支持他,比如红杉资本等。“要出发”慢慢扩张到杭州,再扩张到其他城市,一步一步慢慢打。丁根芳做“要出发”的时候,是不是先做一个网站,直接卖给个人用户呢?也不是。他非常专注,找了最便宜的流量来源,去跟团购网站合作,趁着团购火热的时候掌握了大量酒店客房资源,做企业的生意。丁根芳专注到什么程度?他不做网站,不做任何非驾车旅游的方向,并且先在广州和杭州做扎实,再慢慢扩展出去。

所以每个创业者都要分析机会,寻找一个可以做到小垄断的领域。找到小垄断领域以后,就要让量涨起来。在现在的投资环境下,缓慢地成长是不够的,需要以二次方的速度成长,才能够拿到更好的投资。垄断者要在四个方面具有优势,否则垄断是支持不下去的。这四个优势分别是:技术、网络效应、品牌和规模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