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物是谁?

许都青年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周公瑾!三国历史中最完美的男人,古代男神的最佳模板!

周瑜是我们评说三国之时不可绕开的一个话题,对于大部分而言,他只不过是诸葛孔明的“陪衬品”,但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却是一个完美男人,在正史之中,周瑜所展现给我们的就完全是一个品德高尚、忠义勇猛、有智慧谋略、才华洋溢、对友情爱情忠心以待、长相帅气、风流潇洒的完美男人形象。

论出身

周瑜家世显赫,乃大家子弟。他是洛阳令周异之子,而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官居太尉。要知道太尉可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位列三公。如此家世背景,或许也就四世三公的驻马店袁绍能高出一头。

论长相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外貌并不是特别的重要。但如果老天非要眷顾谁,那也是可以接受的。周郎就是当年闻名天下的美男子,也是当时几乎所有女孩的“梦中情人”。史载:"长壮有姿貌"

当时流传着这样的一种故事,周郎本人精通音律,当他在外面行走的时候,很多大家小姐都会有意把琴抚错,为的就是能让周郎回眸一笑,从这样的花痴行为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周瑜生的何等俊俏。

论能力

周瑜的病死可以毫无疑问的称为“天妒英才”,在江东的才俊之中,此人当的上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而立之年就已经可以帮助孙氏家族固守江东,赤壁一战从小说中看来貌似是诸葛首功,但其实孔明只是在其中扮演了“跑龙套”的角色,真刀真枪的还是周朗来做的。这场经典战役的功劳自然应授予周郎。

在正史中,他指挥的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作。不过三十出头的周瑜,领着五万兵马,在赤壁一把火将不可一世的曹操给烧回了老家,从此再未南下。 "三分天下"由此而定!

论德行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周郎都可以说是人生赢家,都说关二爷对兄长忠心,其是周朗对孙氏一族的忠心几乎不亚于别人。在后面的记载中,曹操不止一次的“开出天价”的拉拢周朗,但是名利和权势都不能改变周郎的初心,其气节可见一斑。周郎跟孙策是出了名的莫逆之交,两人还在同一时间娶了当地的两位美女,大小二乔,这种英雄配美人真是羡煞旁人。当然了,能让如此美人倾心的男子,其自身能力也自然格外出众。

论人品

历史中真实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当初程普虽然官阶低于周瑜,但仗着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而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

程普评价周瑜:"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便是"饮醇自醉"这个成语的由来。

论地位

周瑜是东吴大都督,纵横江左十几年,无人不敬服,连主公孙权都得叫他一声哥!而在后世的历代武庙之中,都是有着周瑜的大名。

总结下来,周瑜其人绝对称得上是文武双全,经世治国,开疆拓土,无一不精。更为可怕的是,如此才华横溢,能力突出的男人还是一名高富帅。更让人羡慕的是,他还有位美女夫人,他媳妇小乔可是连曹操都垂涎不已。

人们对周瑜更多的了解,大多都停留在小说之中,认为周郎事事不如诸葛,后来也因为气量狭小而死。可是这件事情是说不通的,一个年少成名又娶了闻名天下的美女的男子,有什么理由去嫉妒别人?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个人物的时候,还是要尽可能了解真正的历史。

白话历史君


完美的人生如何定义?真的有些难,可谓见仁见智,说到三国的完美人生,我觉得当属贾诩。

第一丶贾诩出身平民,但他实现了屌丝逆袭,先从郭汜丶李催,在逆贼手下作谋士。身逢乱士,人如草芥,所谓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当董卓被王允设计诛杀,卓手下无主,军心涣散,人人自危,欲分开逃生,是贾诩一语惊醒梦中人。诸位只身逃离,不久将一一伏首,若聚万人之众直击长安,挟持天子,或为一方诸候。

后李催、郭氾丶张济败亡,贾翔又跟随张济的亲侄子张绣,占据南阳一带,敢与曹操对敌,几次出计大败曹操。贾诩追随张绣,一惜其勇,二能施展才华,言听计从。

张绣降曹后,曹操慧眼识人,纳为谋士,当时因有荀彧丶荀攸丶郭嘉丶程昱等名谋在座,贾诩大隐于朝。

后曹丕登基,他屡献其策,得到文皇帝信任和重用,位列三公,位极人臣。后更进爵寿乡侯,食邑八百户。

而同代的谋士,郭嘉北征途中重病死,荀彧忧惧死,周瑜染病死,诸葛亮吐血愤死,相比之下贾诩选对曹操,站队曹丕,寿终正寝七十六,可谓得其好死。他的家人在乱世中得以保全,心愿足已。

第二丶子孙荣耀。文帝以贾诩功大,招诩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封小儿子贾访为列候。贾诩的孙子贾模与晋司马昭第一重臣贾充为侄叔关系,门庭显贵。

第三丶贾诩算无遗策,足智多谋,擅长人际交往,游刃有余,能跟随多位主人,最终实现了抱负。

第四丶贾诩阅历过人,志节深沉,在丕丶植争位之中,明哲保身,不介于党争,但关键吋刻,又为丕出献良策,助丕上位成功。后丕登位,问计诩是先伐蜀还是灭吴。又是丕听从,休养生息,强大魏国自身,客观上缓和了战争,大利于民。

至于,有人评价,贾诩毒士,擅使阴谋诡计。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道德绑架。贾诩身处三国乱世,在夹缝中求生存大不易,有时不得不屈从命运的安排,才能经权达变,最终选择明主,得到善终。道德化的标准,其实是在抹杀人个的自由和英雄主义,脱离历史背景妄谈古今,就像揪着自己的头,谁也无法超越自己。

历史功过,自有他人评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不改夕阳红,一家之言,欢迎大家私信探讨。




凌风谈生活


看到这个题目,汉末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物是谁?阿呆第一反应就是:曹操。

这一百五十多年,风云突变,群雄四起。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烽火遍地,群雄逐鹿,是个名副其实的乱世。

乱世出英雄,这也是个英雄倍出的时代。文韬武略,经天纬地,尽情地展示。

如此庞杂纷乱的时代,只有一个人鹤立鸡群,笑傲天下,这便是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高度,没有几个人能出其左右的。

陈寿在《三国志》评价:“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不是平常的人,超出当世的杰出人物,这评价是相当高啊。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同样是一代伟人的毛泽东评价他:“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毛主席的评价最全面。

第一、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各地强豪割据的局面。维护了汉室的中央统治地位。

第二、政治改革,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使得国家政权稳固。

第三、促进经济发展。实行屯田制,督促开荒,兴修水利,改善了经济状况。

第四、推行法治,提倡节俭。给社会了一个公平的机会,打压了强权实力。

曹操的完美,更在于他是个文韬武略经天纬地的雄才。

武,可以统兵百万,征战四方。

文,可以吟诗作赋,挥毫泼墨。

而且,文武方面的成就都非常高。武的,结束群雄纷争,一统北伐。

文的,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就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曹操是魏晋风骨的代表人物。

曹操无论在军事方面、政治方面、文学方面、书法方面,都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

还有一方面,曹操的子女教育也非常优秀,众多子孙,成绩优秀,应该说曹操在子女教育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综合以上,阿呆完全可以说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没有之一。


阿呆梦话


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最万能的曹操领衔,出现了大量的英雄们。而且都有丰功伟业可以歌颂。然而,其中要找出一名“完美”的英雄,我思来想去,恐怕只有周瑜一人能担当。

周瑜一生战功卓越,孙策刚起兵时带兵投靠孙策。协助孙策从零开始创业,打下了整个东吴版图。孙策亡故后,又协助孙权保护江东。最有名的赤壁之战中,周瑜成功的以少胜多,击败了南下的曹操大军。

当然,要说功绩,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功绩与周瑜相当,甚至超过周瑜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像周瑜这样没什么槽点的人基本没有了。周瑜从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到周瑜退场,没有任何污点,一直以超然的姿态,站在三国舞台中。周瑜没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表现。而且为人潇洒自如,不拘小节,还精通音律。甚至在那个时代能与小乔相濡以沫,度过一生。当然,也许周瑜没有任何污点最大原因是因为早死,不过,无法否定周瑜没有污点这一个事实。


金晶林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的时代,三国时期踊跃出很多难以磨灭的历史人物,单单只论最完美的人物是谁,个人感觉略有偏颇,所谓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时代活跃在历史舞台的人物,都是需要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以及同时代人物的衬托来显现,没有最好最完美之说,更没有时代背景下的得与失、胜与败,作为后人的我们是没有资格对历史进行评判,我们只能通过对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学习,来不断的完善自我,强化自身。

虽然没有将《三国》整个进行拜读和了解,但是通过一些零散知识的学习,以及个人喜好的偏见,三国时期的个别人物在内心中还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就像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英雄梦,作为历史小白的我也不能例外。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赵子龙,据传身高八尺,姿颜雄伟,在汉末混战的时期,最初是与白马将军公孙瓒为伍,期间结实了汉室皇亲刘备,后因其兄长的去世而离开公孙瓒。当七年后与刘备再次相见从此追随刘备,成就了“五虎上将”之名。个人感觉赵子龙与其他五虎上将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审时度势,适应形势的发展,文——能够出入朝堂,引经据典,力争诤谏;武——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这也造就了他的一生能够寿终就寝。



在追随刘备的三十几年中,历经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就历史评价而言主要有两方面是其所特有:一方面两扶幼主。一是建安十三年,刘备兵败,刘备丢下妻儿,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人逃逸,而赵云缺却反其道而行之进入曹军势力中,力救幼子刘婵以及刘备媳妇甘夫人。二是建安十四年,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刘备娶了孙尚香孙夫人,也就是孙权的妹妹,此时恰逢刘备西征,孙权便派人预接孙尚香等人回归东吴,同时将刘婵一并带归东吴,幸运的是当时赵云正直掌管内室留守荆州,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再一次成功的解救刘禅。另一方面是评定祸乱。一是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二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取汉中,曹操亲自率领大军争夺汉中,因战术配合的失误导致兵败被曹操追击,在追至汉军营寨时,有人要闭门据守,然而赵云却另辟蹊径,令汉军偃旗息鼓,曹军见状恐有埋伏,不敢贸然进击而退兵,此时赵云再次体现出用兵的独到自何处,令汉军鸣击出战,曹军具骇,鸣金收兵,经过此役,进一步凸显了赵云虎胆之雄,也因此被唤为“虎威将军”。刘备更是称为“子龙一身是胆也”。



Y千江有水千江月Y


放眼三国,可以找到三个人。

东汉末年,郭嘉辅佐曹操扫清马腾、吕布、袁术等割据北方的一流势力,为曹操统一北方和袁绍开战赢得了巨大优势。可惜郭嘉英年早逝,要不然三国的历史可能改写了。

到了后来三国鼎立,诸葛亮辅佐刘备坐拥荆湘九郡与益州五十四郡,虽然在三方势力中排行最末,但是凭借益州天险与荆州遥相呼应,任何一方想要单独吞灭蜀汉也是不可能的。无奈关羽被曹仁和吕蒙分兵牵制,最终丢了荆州,导致诸葛亮一开始规划的绕过秦岭出兵中原的计划破产。

三国后期,诸葛亮出兵北伐,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在祁山六次击退诸葛亮,最后更是守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蜀汉集团不能再对曹魏产生威胁后,曹爽趁机解除司马懿兵权并派人监视,司马懿一直诈病隐忍,终于等到曹爽出城狩猎,趁机夺回兵权,并一举铲除了所有忠于曹氏的文官武将。此时的魏国名义上还是曹氏称帝,其实权力完全掌握在司马懿父子手中。


三氧化二砷5


赵云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英雄人物。理由如下:

一丶忠心耿耿。自追随刘备之后,东挡西杀,多次使刘备化险为夷。

二丶勇冠三军。在中青年时期对阵敌方猛将无一败绩。

三丶智勇双全。在诸葛亮统兵北伐,各路失败之际,赵云竟用空寨计,偃旗息鼓,独骑单枪立于敞开寨门之外。智退曹兵。

四丶战略眼光过人。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决意讨伐东吴。赵云力阻无果。实践证明赵云是对的。

五丶廉洁奉公。有赏赐分给下属,得到下属拥戴。

六丶居功不傲。赵云多次救刘备及其子刘禅,有功不赏,从无怨言。

综上所述,赵云就是三国时期最完美之人。


微尘6373273040166


野史,孔明。正史,曹操。老百姓,大小乔。


丙小丁



誉称


刘备,孙权可选一个。打仗千变万化由不得你谁能无一错,主要看人品。武将张辽,赵云,黄盖,黄忠都优秀,文官郭嘉,鲁肃。至于孔明只看錯了人,大体可以。所以一群人相差不多。按主导主演说刘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