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卻政治、感情色彩而言,漢字和英文哪個更先進?

中華老憲


這個問題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漢語要比英語先進多!

1、同樣的內容漢語用詞量最少,聯合國的文件同樣的內容漢語最薄!

2、表達數字漢語最簡潔最快10以內都是單音,百以內都是雙音,百以上就更不能說了,九九乘法表哪個英語牛逼的大神來給咱們編一下再讀讀看看方便不?稱呼也是一樣比如:哥、姐、爸、媽、奶奶、爺爺、外公、外婆……用英語對比下看看哪個發音更方便、簡單!很多稱呼漢語都可以用單音來表達我們可以聽懂也可以雙音表達更能聽懂!

3、漢語只需要掌握兩三千字就可以讀懂很多書籍、小說、文獻…莎士比亞不掌握兩三萬個單詞試試看你能看懂不?

4、面對新事物、新名詞漢語只需要用我們已知的漢字去組合就行了!但英語需要專門為“它”造個詞!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英語單詞會越來越多尤其是搞科研不及時掌握新詞彙連論文都看不懂了!

5、漢字從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繁體字、簡體字……有眾多的書體英語有幾種?全世界唯一有毛筆書法並且能用毛筆來展現線條藝術的只有漢字!

6、漢語的表達方式眾多,一個四字成語就可以講一個故事,表達一個深刻的哲理、寓意!英語可以不?

7、三字經、唐詩、宋詞、對聯、元曲那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別說英語哪種語言能比肩?李白的詩詞、蘇軾的詩詞、毛主席的詩詞讀來那是蕩氣迴腸、大氣磅礴英語能比嗎?

8、中國的四大名著的高度和藝術成就英語能比嗎?別的不說就拿《三國演義》來說集軍事、政治、社會、哲學等各種智慧於一體!光是裡面的三十六計的博大精深就是英語任何著作比不了的!

9、文言文的簡練優美世界上任何一個語言都無法媲美!看看王勃的《滕王閣序》,看看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看看《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舌戰群儒那一節的優美簡潔暢快!如果你都看完了你還會覺得英語和漢語在一個層次和級別嗎?

10、同樣一本書錄入計算機漢語的錄入速度是英語的3倍!

11、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進化、演變有眾多的方式:象形、會意、指示、轉註、假借!英語呢?表達囉嗦、語法太多、記單詞麻煩、想看莎士比亞的古典文學沒有幾萬個單詞量都讀不了!而漢字很簡單和水有關的都帶個三點水、和木頭有關的都帶個木字旁、和金屬有關的都帶個金字旁……

漢語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化、進步、沉澱……“她”的魅力是獨一無二的!“她”的優點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單從上面幾點來看漢語的優美、簡介、方便、先進就不是英語能比的!


我心飛揚618


呃,我沒去過英國,我對英文也沒有研究。我對英國的文化也不瞭解。但是我們大學的文學課上討論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漢語是比英語優秀得多的一種語言。啊,比如說花這個詞, 我們一開口就可以發出花這個音。如果要用英語來說花的話,就是Flowers,大概就要發出“付老二死”,意思就是英語在發音的時候不簡潔。很多個讀音組合在一起才表達出一個獨立的意義。在讀音和字義的結合上,他就趕不上漢語了。再比香蕉,兩個音,Bananas,好幾個音。如果要講音形意的結合的話,英語就更不如漢語啦。


安雅威


大家都覺得計算機語言是英語,好多人誤以為英語就代表著先進,這是個謬論,計算機語言本質上是二進制語言,為了開發的更方便產生了c、JAVA、和對應編譯器,拋開英語,如果專門有一門標準的符號語言用於編程,也許編程會更簡潔高效,而且更規範,語言的本質是用來表達人類的情感,用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類的感情複雜多變,很多時候是可意會不能言傳,中文的意境很多時候是其他語言無法描述,所以,中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語言。


bj_qq_net


我認為漢字先進。

一,漢字只需要認識八百個,就能夠讀懂報紙和網絡普通文章。而八百個字的學習任務大概就是小學一二年級就能完成的事。所以,解放前,稍微上過的學的人就能識文斷字,就是人才。而英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要讀懂英文報紙網絡普通文章有多難,沒有八千詞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英語國家很多人即使初中畢業,還是文盲,they can't read. 看不懂大眾日常生活中的文字材料。

二,漢字的構詞能力強大,能創造出大家一眼就能看懂的詞,特別高效。比如洗衣機,電視機,錄音機…英語都得創造出新的詞彙,這些詞彙還得去背,不然看不懂。所以我們大多認識幾千個漢字,除了成語,基本不用背詞語,漢語詞語基本一眼就知道意思。而英語不行,英語沒有字,只有詞,英語有幾百萬個詞。所以,英語國家的人隔行如隔山,不同行業的人談論行業問題時,別人聽不懂。

三,簡潔。一般情況下,英語一頁,翻譯成中文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頁。也就是同樣的意思,用漢語表達比英語表達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四,漢語的傳承性好。我們可以輕鬆地讀明清小說。莎士比亞的原著(明朝末年),英國人是看不懂的,應為是古英語。中國小學生讀唐代的詩都不是事!


Tony150663978


我曾經這樣比喻,英語就像別人家山上有金礦,漢語就像你家的三分薄田,你再努力也無法超越別人,而且你還無法改變,這就是天生的命。

英語能成為世界語言,而不是法語德語俄語日語,還用得著什麼解釋嗎?就像金子還需要解釋為什麼貴嗎?漢字的劣勢是天生的,缺點太多,首先沒有拼音的幫助太難學習了,一個不認識的字放你面前你就是讀不出來,必須死記硬背,導致古人文盲率無法有效解決,第二難體現在使用上,不會寫的字你想破腦袋也不會寫,你兒子問你睡覺兩個字怎麼寫?你只能手把手的教,而用英語你就可以告訴他sleep,難易程度天差地別。這兩個原因也是導致現代漢語在世界範圍難以推廣的重要原因。第三,英語有極佳的創新性,簡單的排列組合就能創新一個英語單詞,而漢字的偏旁部首已經基本上固定了,歷史上只聽說武則天創造了一個新的字:曌,所以英語的豐富程度遠比漢字多,創新性漢語明顯不如英語。第四,現代工業及科技上有很多縮寫,比方說常見的ESP,中文是車身穩定控制系統,中文乾瞪眼沒辦法寫出來,就算硬要寫車穩控三個字也不如ESP來的簡潔,更別提數學公式上的字母,就更沒漢字發揮的餘地了。

以上總總問題都是漢字天生的劣勢,無法改變,也註定漢字漢語無法超越和取代英語和英文。薄田在你眼裡再寶貴,耕耘一年不如別人挖一塊金子值錢,但你還離不開這塊薄田,只能說天生的命。

當然我絲毫沒有貶低中文的意思,就像歐洲人天生比亞洲人高大一樣,明知不如別人還能怎麼辦?不如就不如唄。


追逐星星


哈哈哈!這一問題看看下面這張圖,看你能不能找出:天地日月,大小多少,·一丨十Ⅹ÷,1+1,1-1,丨1ⅹ1,1÷1,ABCDEFGMW……,……,所有世界文字符號,如果你能找到或找到一部分,你說誰更先進?


心願103337456


掌握三千通用漢字就能搞科研搞項目,而英語你想搞科研項目需要多少詞彙量。每出現一個新事物英語都要創造一個新的單詞來代表它,所以英語的詞庫可以說是與日俱增,人們需要掌握的詞彙量也越來越多,也許當英語詞庫增加到一定的數量時,人與人之間不說是搞科研了,估計交流都是問題。但在漢語看來不管你出現什麼新事物我都能用已有的漢字組合成代表它的的詞語,因此不管世界再怎麼發展,漢字只要你學會那幾千通用字就能打天下了[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各位看官評價下哪種好



85784611


實際上漢字早就應該改革了,古人留下的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的,因為人類在進步,教條主義會害死人的,漢字是世界上書寫最麻煩最費時間的文字,尤其是在手機或者鍵盤上,比如鋒風瘋峰封豐蜂等,用一個鋒字代替是最方便的了,鍵盤打出字來之後,還得挑選用哪個鋒字合適,所以特別費時間,每次手機打字也好電腦打字也好,都會遇到尋找合適的一個字費勁,漢字應該和拼音共同使用,比現在方便多了


海闊天空


我們的祖先看到太陽東昇西落,

就畫了一個圈,中間點了一個點表示太陽,

我們的文字就誕生了,

如果在圓圈周圍畫上四簇小草,

就表示日落傍晚時分,

如果在圓圈之下畫一個十字,就表示早,

是說太陽昇起一人多高……,

想問各位大神,我們的文字沒有邏輯嗎?

我們的文字容易有歧義嗎?

一個能讓普通人輕易掌握的文字,

又能讓專業人士窮盡畢生研學的文字,

難道出了問題?

試問,

世界上還有那種文字能,

5000年表達同一個含義?

還有那種文字到今天可以毫不費力的,

被解讀、使用、共享?

漢字帶給所有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快速協同,

這是不是智能時代最好的優勢?

邏輯,具象,抽象,形聲,會意,指示,

老祖宗把能想到的都做了優化,

用到今天,惹誰了?

我們不在乎是否先進,

我們只追求解決問題,

有些人一輩子可以無憂無慮,漢字支持,

有些人可以一輩子奮發圖強,漢字支持,

有些人一輩子可以殫精竭慮,漢字支持,

一個更廣泛,卻不乏深度,

一個更便捷,卻不乏厚重,

所有優化的目標都是兩個字:“務實”,

而這個問題的目標其實很簡單,挑事漁利。

《漁利》七絕【新韻·平起入韻】

竹舟腳踏駕魚鷹,唯利只圖善難行。

篙打潛深噙不空,豈能容汝下喉嚨。

這首詩,是不是問題提出者身在其中的一個場景?

這個人是那個角色呢……?


馮立忠


這個問題有點大,專業的文字學者來回答這個問題估計也要開個講座才能表述清楚,而且還得要求這個學者“學貫中西”才行。

我是一箇中文系畢業的學生,但是十幾年前學的知識也差不多都交代給了酒局,實在是提不出多少令人信服的硬性知識來說明。我從這些年的經歷來說一下我自己的感觸吧,不對的地方大家指正。

語言文字是文明傳承的最佳載體。

從一個事物的傳承規律看,越是簡單的實物傳承的時候越有生命力,越是體系龐大的事物在傳承時難度越大。從詞彙量上來講,漢語無疑生命力很強大,從倉頡造字到現在多少年了,這也全是漢語先進的一個因素。

漢語,全稱是漢語言文學。不能把文學因素剔除了來看漢語。我們用最輝煌的漢語藝術來說這個問題,英語翻譯唐詩,目前看還是不行。漢語意境,其他語言是學不來的。這裡還有一個時間跨度問題,試問我們三歲孩子就開始背誦的唐詩,英語言國家的人得多大歲數才能順利的理解其內涵。恐怕是不容易。或者說現在的英語言國家的學前兒童還能不能準確理解唐朝時代同一時期的英語言文學作品?

從我們中華民族的整個歷史來看,做的最好的一項工作就是“統戰”工作。和外族交流到融合的過程中,“兼容幷蓄”的文字體系和文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目前和其他各國的交流中還依然還在使用。我認為這也是最大的先進性,有人會說英語的使用範圍最大,但是這是建立當年“日不落帝國”強大的武力基礎上的一種現象,而且當時英國人佔領區的人們,大都還沒有自身的語言系統處於矇昧狀態。在語言上有著先天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