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是如何在一年打造4个爆款电影的?

清北文摘


徐峥是一名很有商业头脑和敏锐眼光的影视人,2018年,确实是徐峥的“井喷年”。

徐峥任制片人并主演的《我不是药神》(文牧野导演)创造了30.99亿累计票房,相对来说,他任制片人并主演的另一部影片《幕后玩家》(任鹏远导演)虽然打破了陈道正在国产悬疑片“一家独大”的局面,不过,3.58亿累计票房虽然对很多电影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数字,但对徐峥来说算是“及格线以内”。

至于,徐峥任制片人并客串角色的《超时空同居》,不仅为吃瓜群众组了雷佳音、佟丽娅的CP组合,还获得了8.99亿元的累计票房成绩。虽然,刘若英处女座《后来的我们》至今仍颇受争议,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也间接证明了徐峥的精明与胆识。

至于他2018年参演好友黄渤的《一出好戏》(客串地铁客)、贾樟柯的《江湖儿女》(客串克拉玛依男子),想来主要是互通有无的相互帮衬,这里就不把这两部片子算在徐峥头上好了。

从徐峥的成长道路上看, “囧”系列从主演到导演主演一肩挑,以及宁浩“疯狂”系列中的深度参与,都证明了他的敏锐与优秀。但是,对于一名成功的商业娱乐电影投资人、导演和优秀演员来说,能够参与制片并出演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现实主义电影,徐峥无疑具有慧眼识珠的本事。

能够冒着巨大的商业风险,用实际行动力挺《我不是药神》,作为制片人兼主演的徐峥自然是倍感压力,但事实证明了他的魄力也眼光。在他的身上,我依稀看到了昔日王晶在港产电影巅峰期时的影子。

我不知道还有人记不记得,2017年上映的一部名为《猪太郎的夏天》的电影。作为制片人的徐峥虽然曾“痛批”年轻导演宋灏霖取了个“烂片名”,但也间接说明了徐峥对好本子、小成本电影的判断与认可,对优秀年轻导演“不遗余力”的支持(为本片站台、力邀好友黄渤唱影片主题曲)。

虽然,观众对徐峥其人其事的争议依然存在,但以他对影视剧的深度理解,对影片成色的准确预判和把控,从他手中出来的片子不敢说各个精品,但整体的可看性还是值得信服的。


得着说


2015年,徐峥导演的《港囧》取得了16亿的票房好成绩。与高票房相对应的,是徐峥的口碑。有人认为《泰囧》《港囧》两部囧系列电影已属黔驴技穷,电影质量逐渐走低,徐峥江郎才尽了。

2016,徐峥监制的动画电影《年兽大作战》只取得了三千多万的票房,尽管这是部小制作电影,但似乎更进一步印证了“江郎才尽”这个词。

2017年,徐峥整一年没有一部电影上映。很多人都在猜想,徐峥的电影生涯可能就这样了,“囧”系列就是他的巅峰之作了。

2018年,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2》取得了33.96亿元的好成绩。当时还有人拿陈思诚和徐峥相比,同样是拍喜剧片,陈思诚创意不断,徐峥就显得固步尘封了。

时间来到了2018年5月,《幕后玩家》上映了。这部由徐峥监制加主演的电影,18年4月28日上映,盯的是五一的档期。不过由于刘若英导演的《后来的我们》票房造假,多多少少影响到影片的排片,结果票房只有《后来的我们》的零头。但同样作为一个新人导演,能取得这个成绩也算不错了。

5月18日,由徐峥监制的爱情电影《超时空爱恋》上映了。这部低成本的爱情电影,取得了8.6亿的票房。价值观与差不多时期的《后来的我们》相较,得到了更多影迷的认同。此时,网络上对徐峥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徐峥还有更大的招放在后面。

7月6日,《我不是药神》上映,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主义电影,在点映期间就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共鸣。上映第一天,票房就破了两亿。迅速碾压了其他电影。

看到《我不是药神》如此精神,电影《爵迹2》临时撤档,《阿修罗》上映三天后,也因各种原因撤档了。从中不难看出《我不是药神》的威力。目前姜文的《邪不压正》上映六天,票房刚刚破4亿。上映第14天的《我不是药神》,票房已破26亿。赶超《唐人街探案2》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仅如此,《我不是药神》引起的反响,已不仅仅限于影视圈了,而是投射到了生活中,并且正在改善重疾患者目前的遭遇。

到今天为止,徐峥今年已有三部电影上映了。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值得肯定。“江郎才尽”已是过去式了。

9月,将还有一部徐峥出演、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上映,目前档期已定在国庆前了。

其实说徐峥一年打造四部爆款电影是不太准确的。只能说是前几年的沉淀在今年彻底爆发了。《我不是药神》在2015年的时候,徐峥就有了这部电影的构思,影片去年拍摄完成,今年上映。

从目前来看,《我不是药神》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成绩,都将是徐峥未来一段时间的巅峰之作。


八卦气象台


一年打造4个爆款电影,有人说是运气好,爆款选中了徐峥。也人有说是多年努力,厚积薄发的结果。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毕竟能够在当前电影市场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没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和在表演艺术上的精湛造诣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个人认为,影视圈多年的摸爬滚打,再加上清晰的思路,对电影艺术和观众需求敏锐的洞察力,为徐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是以多重身份参与其中,这一点着实令人佩服!

众所周知,徐峥是话剧演员出身,《股票的颜色》这部话剧作品,为徐峥赢得了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的最佳男主角奖。接着从一开始的草根喜剧演员,到一路走来的监制、导演、投资方,徐峥在影视圈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勤奋。正是因为这些经历,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才让徐峥的艺术生命进入到了色彩斑斓的时代。

话剧舞台上的成功经验,让徐峥在电视剧领域很快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凭借《春光灿烂猪八戒》和《李卫当官》两部作品,迅速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和认可。而后的《人在囧途》更是让徐峥真正的融入电影市场。正因为话剧、电视以及电影三个艺术领域的丰富经历,才让能徐峥有充足的实力在电影圈内翻云覆雨。

所以说,丰富的阅历、精湛的演技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才是徐峥在电影市场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


耕田老虎


资本大佬徐峥——炸裂的投资之路

近期上映的《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由徐峥监制并主演,以豆瓣评分9.0刷爆朋友圈,最新预测这部投资仅6000万电影,预期票房将超30亿。我们今天来聚焦这位集演员、导演、创业者、投资人于一身,身价超30亿的当红流量大佬——徐峥。

徐峥可以说是潜心磨练自己的演员、精细打磨作品的导演、细心执着的创业者、眼光独到的投资人……

他的角色定位多样,但每一个角色仿佛都能被他精准把握,做到最好。

他从不掩饰自己扩张商业电影版图的野心,他想在对电影创作的思索和试验中,慢慢将其实现。他是真正将演员+导演+创业者+投资人完美融合的大佬。


演员+投资 《春光灿烂猪八戒》

1999年《春光灿烂猪八戒》是徐峥事业真正起步的一部电视剧,筹拍阶段不被投资人看好,筹资陷入困境。但徐峥考虑到“这部剧投资不多,即便收视惨淡,收回成本的压力也不大”,于是将自己参演话剧的全部积蓄投入到电视剧中。

结果此剧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神话“,不仅他饰演的”猪八戒“成为经典角色(IP被《福星高照猪八戒》和《喜气洋洋猪八戒》沿用),他本人还收获了比片酬高出一倍的分红。


演员+导演《泰囧》

2012年《泰囧》是徐峥首次导演的作品,当年,初当导演的徐峥不被投资人看好,迟迟筹不到经费,最后才得到光线传媒3000万投资。投资方起初认为凭借徐峥、黄渤的票房号召力,预计8000万绝对能回本。

让人惊喜的是,《泰囧》大买12.7亿,分给国家电影专项基金5%,营业税收3.3%,影院分走50%,院线发行方分走7%,光线传媒收益4.9亿。

在《泰囧》这部电影中,光线集制片、投资、发行方于一身,剩下的投资方北京真乐道(徐峥和陶虹的公司)和黄渤工作室虽然挂名,但基本没投资什么钱,当然也没分到多少。

当时黄渤也说就是拿点闲钱玩玩,算不上是投资。而光线老板王长田给了徐峥10%的利润分成,也就是4000万左右。加上导演费,共计5000万左右,从此徐峥产生了投资的念头。


演员+导演+投资人
《港囧》

2015年徐峥凭借《港囧》又刷了一波存在,这一次,凭借先前《泰囧》的超高票房,徐峥和投资人谈判时,底气十足地要求成为大老板。

于是影片第一投资方、制片方变成了徐峥和陶虹的真乐道公司,光线是第二大投资方兼发行方。

徐峥是通过知识产权及个人服务(剧本写作、导演及演出工作),以非现金形式投资《港囧》,并获得47.5%的票房净收入收益权。

在此不得不提到上市公司21控股,它背后是阿里影业前主席董平,《港囧》早就开拍,21控股已无缘投资,如何才能让这部电影为这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产生作用?

对资本玩家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

2015年5月董平带着徐峥和宁浩6年内电影作品的独家投资、制作权和优先发行权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并宣布将21控股更名为“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徐峥和宁浩分别持股19%,并列第二大股东,同时出任非执行董事。

按照21控股当年接近90亿港元的市值,徐峥个人持股价值接近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

《港囧》上映前,徐峥把票房净收入(扣除发行成本)的47.5%卖给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提前获利1.5亿元。

而这只是变卖票房,《港囧》版权属于真乐道,此后的网络版权等等收入还是归徐峥,保守预估5000万,就已经有2亿入账。加上股民买账,徐峥通过《港囧》这部剧拿到了18亿港元,身价暴增20亿。

《港囧》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处资本界和影视界的借力游戏。通过这场游戏,徐峥会理财了。《港囧》最终票房接近12.5亿,逼平曾经创下华语电影票房纪录的《泰囧》,

如果你认为徐峥在《港囧》的票房收益上卖给亏大了,那你可能对成功商人的经济头脑有所误会。

这么做的原因如下:

1.假设徐峥对《港囧》没有那么大的信心,预估票房在12亿左右,卖出自己的分成等于是不想冒风险,稳收。

2.假设徐峥知道《港囧》会大卖,他作为21控股的第二大股东,持有19%股票,股票涨了,就是更多的钱。上市公司21控股要转型做娱乐及媒体领域,把《港囧》作为第一炮当然再好不过。

任何心态下将票房收益卖给21控股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呀!

而且,票房对股价的影响是有直接的先例。

比如,2012年底《泰囧》上映前后光线股价一度飙升逾75%。2010年周星驰《西游-降魔篇》在上映前就促使比高集团股价暴涨近50%。当初阿里影业借壳文化中国上市,找赵薇当明星股东后,股价最高暴涨175%。进行这项资本运作的,正是21控股(更名后为欢喜传媒)的大股东董平。

有前辈的经验在,徐峥此次赚的盆满钵盈也实属正常。

在“囧”系列成功之后,徐峥一直被视为精明的电影人,他是懂创作的电影人里最会营销的人,毫不掩饰在商业上的企图。


2018徐峥携四大爆款而来

2018年徐峥携《超时空同居》、《幕后玩家》、《我不是药神》而来,三部影片都来自新导演之手,而徐峥是这三部电影的主演和监制。

《幕后玩家》与同期热门《后来的我们》撞档,以3.58亿票房落下帷幕,份额被大大挤压,但实际上徐峥也是《后来的我们》的投资人之一。

《超时空同居》与《复联3》等3部好莱坞巨作撞档,凭借不到3000万的制作成本,1500万的宣发,获得8.8亿票房,最大赢家不是导演苏伦,也不是主演:雷佳音、佟丽娅,而是仅在电影中客串出演5分钟的徐峥。因为他的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主投资方,

《我不是药神》投资仅6000万,票房有望突破40亿,影片的投资方除了北京文化之外,还有主创宁浩的坏猴子影业、主演徐峥的真乐道传播,在港上市的欢喜传媒、阿里影业,以及A股上市的唐德影视、中南传媒、万达电影等,联合发行方还包括淘票票和北京文化。同为出品方并且参与制作了《泰囧》、《港囧》、《心花路放》、《后来的我们》等热门影片背后的欢喜传媒也从股价最低点上涨了约25%。

有人说,徐峥一年押中4个”爆款“,非常幸运,但这些都取决于徐峥明锐的投资眼光,和对影视娱乐行业规则的熟悉。

未来之路

未来徐峥可以将其个人资本化,打造一个年利润2-3亿的影视公司,再到资本市场上市,估值60亿以上也不会很难,定制商业计划书询zboshi007,以徐峥的创意和市场号召力在其有生之年,其个人身价可能达到100亿人民币。以唐德影视为例,2017年净利润2亿元,市值约56亿。华谊兄弟2017年净利润约8.28亿,市值约172亿。文章来自【一支神笔咨询】,欢迎关注!


觉得答得好点个赞以资鼓励,欢迎大家关注!


走出去印尼


徐峥四部电影密集井喷式爆发,除了赚足票子外,最重要的是让他赚足了人气。

在今年的四月到八月,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徐峥月了!因为,他参与制作、监制或拍摄的有四部电影相继与影迷们见面。

(别激动,先冷静下)

4月28日,《幕后玩家》上映,徐峥是主演和监制;

同一天,《后来的我们》上映,徐峥是投资人;

5月18日,《超时空同居》上映,徐峥是配角、监制、主要投资人;7月5日,让大家盛赞的《我不是药神》上映,徐峥是主角、监制和投资人。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四部电影之中,徐峥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角身份。

他更多时候是多重身份组合。

大家都说是徐峥打造了这四部电影,其实观众心中多少加进了些对徐峥的偏爱之情,毕竟这四部电影都不是徐峥导演的。

当然,徐峥作为主角或者监制和投资人来说,为四部电影付出了巨大心血,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其中:

1、徐峥在《幕后玩家》中主演一名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同时又有着很多黑历史的投资人钟小年。

他高超的演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整部电影非常具有感染震撼力。

2、他为《后来的我们》投资,力挺刘若英作为导演出道的处女座,虽然只是些暖、痛的小情怀,但观众还是非常乐意掏出票子买回点青春的回忆。

3、他在《超时空同居》中,作为投资人大胆启用新锐导演苏伦,不仅投入金钱,更是投入了一份坚定的信任。

而苏伦导演也确实配得上这份信任,在拍戏过程中发挥了他巨大的创造力,电影之中运用了很多创新性实验拍法,给大家带来满满的惊喜。

4、《我不是药神》已观众一致评为“2018年最佳影片”,徐峥通过这部电影不仅大放异彩,还将自己的演艺生涯带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除了演技外,这部电影贡献的是中国影人的一腔热血,彰显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是一部国内少有的、名副其实的,有担当的电影。

可以看到,徐峥这四部电影之所以爆红,少不了他善于掌握观众期待选择了好的电影题材,也少不了他在电影界较好的口碑和齐心协力的团队,更少不了他对电影孜孜以求的满腔热情。

这样的徐峥,不红才怪!


电影烂番茄


1、其实啊,徐峥自己当导演,也是慢工出细活的低产啊,也就是2012年的《泰囧》和2015年的《港囧》,除此之外就再没导演作品了啊

2 本来说徐峥的《印囧》,但是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却出来一个大爆款《我不是药神》(其实这部电影之前就叫《印度药神》,搞得大家混淆以为就是《印囧》,但完全是不搭嘎的两个类型片)这些年徐峥是聪明的,他懂得利用自己在圈里的地位、资源、人脉,来干一些比但导演更有意义,更值得去做的事情,比如扶持新导演

3谁说徐峥一年内出四部爆款了,只是说今年之内,会有徐峥通过各种角色参与的电影,上映的有四部,不过现在有两部成为爆款一部是徐峥监制和客串拉面师傅的《超时空同居》这部电影是青年导演苏伦的作品,徐峥对她非常提携.

当然,徐峥以自己的影响力,拉来了“前夫哥”后爆红的雷佳音以及佟丽娅,他们的表现也非常好

徐峥自己还在片中客串一个拉面师傅,可以后来拉面师傅被错送到2017年的搞笑情节被剪掉了

《超时空同居》以无限接近9亿的成绩光荣下档,非常成功

4、另外一部当然就是超级爆款《我不是药神》了,徐峥监制并主演,他这次提携的是很有才华的青年导演文牧野

但是徐峥主演和监制的《幕后玩家》却表现平平啊,口碑票房都非常一般,这说明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成爆款的

近期上映的《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由徐峥监制并主演,以豆瓣评分9.0刷爆朋友圈,最新预测这部投资仅6000万电影,预期票房将超30亿。我们今天来聚焦这位集演员、导演、创业者、投资人于一身,身价超30亿的当红流量大佬——徐峥。徐峥可以说是潜心磨练自己的演员、精细打磨作品的导演、细心执着的创业者、眼光独到的投资人……他的角色定位多样,但每一个角色仿佛都能被他精准把握,做到最好。他从不掩饰自己扩张商业电影版图的野心,他想在对电影创作的思索和试验中,慢慢将其实现。他是真正将演员+导演+创业者+投资人完美融合的大佬。


麋了鹿的森林



《幕后玩家》是徐峥监制+主演的电影,18年4月28日上映,盯的是五一的档期。票房最终近3.6亿,作为扶持一个新人导演任鹏远的举动,这个票房看起来只是同期的电影,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的零头,但是不能光用票房衡量。

一是《后来的我们》采用的是不同寻常的营销打法,争议很大;二是任鹏远真的是很新的导演,几乎名不见经传,但是因为徐峥的加持,第一部上院线的电影就能拿到3.6亿票房,对新人导演的帮助,可谓是巨大的,这也让很多人对徐峥表示尊敬。因为扶持新导演这种事情,徐峥做过不止一次,《催眠大师》就用同样的方式帮过陈正道。

《超时空同居》是徐峥监制的另一部电影,最终票房8.9亿,对一部新人导演苏伦执导,而且是爱情片,真的是表现太抢眼了。这部电影徐峥没有自己主演,只是客串了一个配角,找了更合适的雷佳音跟佟丽娅主演,雷佳音成为电影最大的亮点,一人分饰两角。电影的营销、宣传,掀起了巨大的话题度 和讨论度,小成本爱情片的成功典范。

《我不是药神》就不用说了,会计已经回答了好几个问题,各方面都说了,这部电影无论题材、内容、演技、票房,都会成为监制+主演徐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代表作,跟类型喜剧片《泰囧》一样,嘚瑟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同样是监制,徐峥还有一部贾樟柯导演的电影《江湖儿女》,初步定档9月21日,盯着国庆节前的档期空挡去的。也是,贾樟柯的电影一向是票房没有空间,而且这部是文艺片,赵涛和廖凡主演,徐峥、冯小刚、张译、董子健会客串。以徐峥的能力,这部电影回本肯定没问题,如果口碑够好,爆一把也不是没有可能。

大家看,真的对电影忠诚、耐心、踏实投入,肯定会有回报。一年监制、主演4部电影,上映的3部不是口碑之作就是小成本博得大收入,真的是电影圈的奇迹。

你对徐峥怎么看?


巩会计


最近,徐峥拿到了金马影帝,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明显比邓超黄渤王宝强吴京沈腾等中生代演员更强了。基本坐稳了中生代第一人的位置。

而上一辈老戏骨,像比如张国立李雪健陈道明陈宝国等人主要作品在电视剧上。实际上在影坛取得比较高的成就的就是葛优姜文两人。

徐峥作品,目前我不是药神,无人区,人在囧途,泰囧,心花路放,疯狂的石头/赛车,催眠大师

徐峥是个全才
从演员到导演到监制制片人等身份都有一定成就。并且徐峥影坛成就兼具作品厚度票房奖项,非常全面
徐峥最厉害的是他的票房号召力泰囧、港囧、心花路放与药神等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徐峥的号召力。
其实号召力是一个影人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指标。
像成龙周星驰等人作品质量与演技奖项差梁朝伟这种巨大,但是地位却比梁朝伟更高。就是因为他俩的票房号召力。
这个也是徐峥的杀手锏。

爱资讯爱生活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拆分一下问题,看看题主到底想问什么:

人物:徐峥
时间:一年
事件:4个爆款电影

首先,要解释一下四个爆款电影:

说实话,一看到问题,我也不知道题主想问的是什么四个爆款。

后来查了一下,但大部分只说了《超时空同居》《幕后玩家》《我不是药神》三部。

请恕我孤陋寡闻,除了《我不是药神》名气大一些,前面两部反响并不是那么大,即使买通稿给自己做宣传也不行,毕竟电影是否爆款最后的判断人是观众。

所以,这这就说明了题目中“4个爆款电影”其实不存在。

这样的“爆款”其实也在瞎说,胡吹一气。

不可否认,这几年徐峥在导演和演员两个角色上的表现都算不错,但不要过分夸大。

第三,回答人物徐峥的问题。

请注意,即使哪部电影成了“爆款”,那跟个人因素关系不大,只能说他的团队在这次筹划中选对了天时地利人和。

没有必要过分夸大某人的作用。

这一点,我特别赞成杜江的谦虚,在别人称呼他是“杜百亿”时,他很清楚的知道,那跟自己关系不大,只是自己恰好参与了那几部影片。

综上,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题主脑子发热,胡乱提问,这根本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如果说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那就是——

人啊,千万不要分夸大自己。毕竟这地球,离了谁照样会转,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


之乎者也说


徐峥不仅在2018年打造了四部爆款电影,如今他的电影票房总计已破百亿元,“百亿先生”徐峥的爆款妙诀是什么?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资深的电影演员、导演、监制,专业能力强

想必大家都看过《春光灿烂猪八戒》,那是2000年的现象级古装喜剧,徐峥在20年前就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

徐峥红得很早,却没有固步自封,他从电视荧幕转战电影,主演的《人在囧途》系列十分成功。

有了《人在囧途》的铺垫,他就开始自导自演《泰囧》《港囧》。他说笑点是可以计算的,他有自己的精密算法,能准确地预估出观众会在什么时候笑。

徐峥从来不限制题材,在《幕后玩家》里,他既是主演也是监制,他经常同时担任多种角色,都完成得特别出色。

做投资,圈内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很多演员是不敢跨界的,徐峥的胆子特别大,自己成立投资公司,《超时空同居》《后来的我们》虽然都不是他主演的,但他都参与了投资。

每部爆款电影的背后,都有几百个工作人员的努力,这不能说是徐峥一个人的成功,徐峥胜在他的判断力精准,也敢投一些大家不看好的项目。

人脉广,为电影搭建强大班底

徐峥在业内的这二三十年,可结识了许多人脉。宁浩、黄渤是他的铁三角成员,王宝强也是他的好搭档,他们经常集结在一起拍戏,光是这几个主演、导演的阵容就已经非常强大了!

他甚至不遗余力地捧新人,《我不是药神》导演和几个主演都是新人,但有了徐峥和宁浩的加持,这部电影的咖位马上就上来了。

有徐峥参与的电影,排片总能特别靠前,业内和观众都认可他的票房号召力,久而久之,电影业最好的资源都更加集中在他的周围,投资的成功率自然就更大了。

用匠心做电影

《流浪地球》里有一句台词让我特别有感触,说“人们总是执迷于一种叫钱的东西”,影视行业是一个放大的名利场,待久了总会变得势利。所以匠心对于电影人来说,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徐峥对电影是有情怀的,愿意扶持籍籍无名的导演文牧野,敢于挑战敏感度很高的作品,说明他不只是为了名利而已,他是在为艺术而工作的。

徐峥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电影人了,但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希望有更多怀有匠心的新人能脱颖而出吧。


约偶像专注于娱乐问答,欢迎娱乐爱好者们关注和评论,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