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薛仁贵简介

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唐朝著名的大将。薛仁贵家族是河东名门望族,贞观末年投军,

曾随太宗征高句丽(当时薛仁贵穿着白色的长袍,杀敌勇猛,被太宗看到),击败突厥。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传奇故事。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薛仁贵剧照

649年,这年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继位。第二年松赞干布在一场瘟疫中走完他辉煌一生。唐朝的“贞观之治”,太宗的天恩惠及四海,万国来朝,纷纷主动臣服,尊称太宗“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蕃更是拉近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可是随着两位雄主的逝世,和平的支柱随之而倒,那么战争也就随之而来

逃不出的规律,继位的弱子,当世的权臣

松赞干布去世了,他的孙子芒松芒赞继承了赞普(吐蕃最高领导,相当于中原皇帝)之位,像当初松赞干布一样,芒松芒赞继位时也是一个孩子。君不强则臣强,这个强臣就是大名鼎鼎有济世之才的噶尔·东赞域宋(或称他禄东赞,当时就是松赞干布任他为使者去唐朝迎娶文成公主

)。接下来,没有任何悬念,君弱臣强的局面出现了。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聪明的迎亲使者噶尔.东赞域宋 或者称他禄东赞

唐蕃夹缝中的吐谷浑

当噶尔·东赞域宋安排好朝内各项事宜之后,就挥剑向西域之地进发。

唐蕃争夺的焦点是安西四镇(于阗,碎叶,疏勒,龟兹)与河西,陇右等控制着中原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重要通道。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670年,为争夺吐谷浑,唐蕃之间狼烟再起。吐谷浑所占据的青海地区处在联系中西方交通要道上,谁控制了吐谷浑就等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南道。对唐而言,这条道不仅可以将大唐势力进一步深入西域地区,而且也可以打通丝绸之路,将西域与中原连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吐谷浑处在吐蕃和唐朝中间,是唐朝西北屏障,它与唐朝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为了攻打吐谷浑,东赞域宋作了很多。终于战争爆发了,不幸的是吐蕃第一战就遇到了克星——大唐名将苏定方。吐蕃将领达延莽布支莆一出兵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被包围在乌海东岱(今青海东格措纳湖一带)尽管吐蕃将士拼死抵抗,仍然无法突破唐军铁桶一般的包围,达延莽布支莆中箭身亡。首战以吐蕃大败而告终。

唐朝首战告捷,声势大振,吐谷浑一看打了胜仗,随即率部族内附。这一举动惹怒了吐蕃。660年,噶尔 钦陵率虎狼之师出兵吐谷浑。吐谷浑忙派人前往唐朝求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吐蕃也派人到唐朝诉说是非(这无疑是吐蕃对唐朝的试探)。可惜弱国无外交,唐高宗对吐谷浑的请援婉言谢绝了,这等于纵容吐蕃,噶尔 东赞域宋派兵大举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可汗率残部逃往凉州。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唇亡齿寒,唐朝意识到危机

吐谷浑灭亡后,唐朝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唐高宗以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又以

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乌海道行军总管以援助吐谷浑。期间,吐蕃曾上书对自己占领吐谷浑的罪过甚是自责(从未见过厚颜无耻之人)并请求和亲(想的有点多啊)。唐朝君臣断然拒绝了吐蕃的请求,并派遣使者到吐蕃谴责吐蕃的行为,然而吐蕃却没有撤兵的意思。唐朝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早干嘛去了)接下来没有什么实质行动。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是什么原因让唐朝如此被动?迟迟不敢对吐蕃有所行动?

①,在吐蕃进攻吐谷浑之时,唐朝正在和高句丽打仗。从655年到669年,前后长达15年之久,唐朝举国之兵投入征伐高句丽之战中。长期的战争,已经牵扯了唐朝太多兵力,短时间内唐根本无法抽出更多的兵去对抗吐蕃。

②,西域地区的争夺也牵制了唐朝的兵力

③,唐朝内部意见不统一。高句丽战争结束后,唐朝上下将吐谷浑事宜提上了日程。首先问题是吐谷浑可汗安置问题,大臣们意见不一样。

阎立本认为出兵需要从民生方面来考虑,当时国内水旱灾害连年不断,剑南各地出现大旱,此时出兵不合时宜;

契苾何力从战术上考虑,认为吐蕃远离大唐,长途奔袭,劳师动众,使唐军劳顿,等到达吐蕃之地,吐蕃已无影踪,深入敌军腹地不易取胜;

姜恪认为援助吐谷浑迫在眉睫,吐谷浑与吐蕃实力悬殊,只有出兵援救才能保存吐谷浑。

唐高宗举棋不定,进退两难。

天赐良机,名将登场

就在唐朝犹豫不定之时,吐蕃的军事进攻毅然决然地开始了

670年四月,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而且与于阗合兵攻陷龟兹拔换城。唐朝只好取消了四镇建制,再西域的统治开始动摇。吐蕃的咄咄逼人气势,迫使唐朝不得不出兵。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唐朝任命名将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将(可以说就是他导致了这次兵败),打着护送吐谷浑王归国的旗号,率大军10万征讨吐蕃。

大军从鄯州向西南,深入到青海湖南边的大非川,准备进攻乌海。由于乌海地势险要,如果让辎重粮草同大军前往的话,无疑会减缓行军速度,延误军机。所以薛仁贵下令兵分两路,一路由副将郭待封率领3万辎重部队固守大非岭。主力由薛仁贵率领,轻装上阵,一路疾驰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薛仁贵的计划考虑周全,十分可行。但是事与愿违,郭待封一直自持功高,以为这次出兵自己应该为主帅,没想到却担任薛仁贵的副将,心中不服。为了证明他自己确实有大将之才,他没有听从薛仁贵的部署在大非岭上安营固守,而是按着自己的计划带着辎重部队继续前进,直接把自己暴露在了敌人的眼皮底下。

噶尔 钦陵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时机,郭待封率部队刚到乌海,立马就遭到了吐蕃二十万大军的袭击,辎重粮食全部被夺取,无奈之下唐军只好退兵大非川。

名将背锅,不败神话被打破

噶尔 钦陵所率40万军队中大部分是骑兵,佩戴九眼铠甲,锁子甲和头盔,所用枪,矛,弓,抛尸等皆是适合骑兵远攻近战的武器。吐蕃攻占了吐谷浑之后,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多次征集各种战略物资,

其军粮马匹一半都是来自吐谷浑。不仅如此,吐谷浑人也参与到吐蕃这次战役中,为吐蕃运送粮食,驻守边防。吐谷浑成了吐蕃一个强大的军事给养基地。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大非川一战,其胜败取决于

乌海。乌海是青藏高原上的重要交通要道,海拔4000米左右,唐朝将士基本来自中原地区,在从内地到西北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低海拔到高海拔的过程由于军情紧急,行军速度颇快,使很多人出现眩晕,头疼,心慌,腹泻,疲乏等症状,在行进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到达大非川的时候,唐军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被疾病折磨得不堪一击。

噶尔 钦陵利用唐军士气低落,向薛仁贵发起总攻,以40万打10万。吐蕃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一举击溃唐军。大非川一战,唐军全军覆没。帮助吐谷浑复国的希望就此湮灭。薛仁贵无奈只好给噶尔 钦陵写亲笔信约和,噶尔 钦陵处于对薛仁贵的敬佩,放还了一部分被俘将士,薛仁贵率残部归唐。

这一战破除了唐军天下无敌不可战胜得神话,也成就了噶尔*钦陵。由此唐蕃围绕西域和剑南道展开了百年之久的拉锯战。

将星陨落,唐蕃进入新时期

因为战败,薛仁贵被革职除名为平民(之后虽被重新启用,但是再也没有往日的峥嵘)。

大非川一战,唐军精锐尽损,元气大伤。唐朝不得不放弃对吐谷浑失地的战略意图,转变进攻为防守。672年,吐谷浑这个由鲜卑人建立的王国生存了350多年的王国从历史消失。

吐谷浑的灭亡,使得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缓冲地带不复存在,吐蕃完全控制了水草丰盛的河源之地。

673年,唐军再次大败于青海湖。

此战之后,唐朝意识到吐蕃是无法消灭的。因为在唐军前面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唐军始终难以越过乌海,河源,深入吐蕃腹地,这使唐朝只能防守不能进攻。

将星陨落大非川;是谁毁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一世英名?

《资治通鉴》:“以于阗国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内为十州,以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毘沙都督。辛未,吐蕃遣其大臣论吐浑弥来请和,且请与吐谷浑复修邻好;上不许。”反复争夺安西四镇,吐蕃失败,论钦陵要求唐朝撤出安西,被拒绝,也无可奈何。

结语:吐蕃利用吐谷浑地区的各个部族,不断地攻略河西,陇右等地区。唐朝的控制区域也由河源退至赤岭。面对吐蕃的步步紧逼,唐朝不得不加强在河陇地区的布防相应的军事建制,唐蕃关系进入新时期。

注:大非川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