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打造"家庭教育网络直播公开课" 全面提升战"疫"期间家校共育水平

齐泽宏 储成文

近年来,柞水县把家庭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抓手,以"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扎实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2018年以来,全县先后举办家庭教育报告50余场次,极大凝聚了家校共育合力。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现实需求,柞水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超前谋划、调整思路、精心选题、潜心研究,坚持以"家庭教育大讲堂"为载体,依托"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平台,全面推出"家庭教育网络直播公开课",面向全县不同学段学生家长推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成效良好,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探索出了一条家校合作育人的特色实践之路。

副县长带头主讲,营造全员育人浓厚氛围

柞水打造

柞水县副县长张培作家庭教育报告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柞水县坚持"领导带头、广泛覆盖、全员参与"的原则,创新探索了"1+1+X"的授课模式,择优选拔主讲人,率先在全市组成了"县长+局长+专家、校长、名优教师、优秀家长……"的师资团队。目前,柞水县"家庭教育网络直播公开课"围绕"居家学习期间如何进行有效亲子沟通""如何有效辅导孩子学业""在战'疫'中引导孩子成长成才""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主题,开展了多场次网络公开课,所有课程均通过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送,覆盖受众由原来的一所学校到多所学校,辐射群体由家长到学生和老师,部分课程实现了家长、老师和学生"同上一堂课"的目标,营造了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

直面兴趣和焦虑,突出线上辅导针对性

只有全面掌握学生兴趣在哪里、家长关心什么,才能提升线上辅导的效果。柞水县始终坚持"需求即导向、导向出课题"的选题理念,强化调查研究,主动设置议题,着力析事明理,积极化解难题,回应社会关切。针对很多家长因担心疫情耽误孩子学习进度而焦虑不已,自己上阵教学又因效果不明显而产生育儿的无力感、挫败感的实际,柞水县从亲子关系、学习指导、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电子产品使用等方面需求出发,及时向家长传递居家育儿智慧、传授学业指导方法、倡导良好家风家教及和谐的亲子关系,做好家长的"贴心人",最大限度缓解焦虑,真正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学习者、受益者、实践者和推动者。针对广大学生痴迷游戏、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柞水县针对各年级不同特点,精心制定了"学生为主、家长为辅,正面教育为主、侧面引导为辅"的辅导方案,与家长一道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借助家庭教育平台做好控辍保学和贫困资助政策的宣传引导,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柞水打造

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局长傅先亮作家庭教育报告

紧扣立德树人使命,创新家校同育形式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精心引导和栽培。柞水县坚持依托"家庭教育网络直播公开课"平台,通过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讲座,辅导学习方法和亲子交流办法,引导家长反思自身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掌握了亲子沟通方法和技巧,注重孩子们自律意识的培养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及时消除了家庭教育误区。主讲团队每名成员都坚持未雨绸缪、寓教于乐,精益求精高质量备课,将课程做成PPT、美篇、视频、音频等形式,通过鲜活生动的事例、案例,使孩子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坚持劳逸结合,要求学生每天在家参加家务劳动,进行适当健体活动,有效增强了体质、放松了身心,"家庭教育网络直播公开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普遍的好评、良好的成效。

注重团队建设,提升课程专业化水准

为了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整体水平,柞水县结合全县教育实际,成立了家庭教育课题组,由省级名师担任课题组组长,遴选具有家庭教育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团队,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不同时期家长关切的内容,开展系列专题研究,确保选题针对性强、授课效果好。聚焦改善设施条件,成立由县教研室、县电教中心、网络运营商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信息和技术保障团队,全面优化各校硬件配置和网络环境。围绕扩大影响力和知晓率,成立了由科教局班子成员为组长的宣传推广组,利用大学区、校际联盟平台和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报纸刊物等媒体,多途径推送录播课程,及时宣传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突出保障激励机制,成立了柞水县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各级各校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了奖励办法,促进了家庭教育常态长效。

供稿 :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