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隆科多配合八爺黨逼宮的條件是什麼?

紅雨說歷史



條件是扶弘時!這個很早以前宋安之就分析過,今天再來大概說說為什麼是這個條件。

其實隆科多扶弘時上位,表面來看是為了政治投機,他的動機在於看似他是雍正寵臣,其實當時因為他的兒子多行不法,加之他也是一個守舊派不怎麼支持雍正的新政,還因為山西諾敏案,已經不再受寵了,甚至有著被雍正打壓的風險,所以乾脆自己聯合老八,扶弘時上位,以期自己再次受寵,成為新皇帝的從龍功臣,以使自己再度受寵。

而背地裡原因就有些複雜了,一是因為隆科多需要平衡,他很明白老八的八爺黨勢力很大,而且老八更是一個人精,如果自己扶老八上位,那麼等到老八坐穩皇位以後,肯定會收拾自己。

所以隆科多需要扶持弘時,因為弘時沒什麼勢力,上位以後肯定害怕老八架空自己,所以自然會對隆科多加以重用,以制衡老八。

這樣一來隆科多避免了被老八收拾的風險,形成一個平衡局面,還可以更進一步的受新皇帝依仗於他,使自己的地位再有所上升。

二是隆科多始終有一個心結,那就是康熙臨終之前曾留下一道秘詔,由張廷玉收藏,意思是如果隆科多與老八一黨有所勾結的話,可以用這道詔書將其賜死。

隆科多如果扶持弘時的話,弘時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為了避免老八一家獨大,那麼即使張廷玉拿出這道詔書,弘時肯定會力保隆科多的。

而且說不定弘時還會殺掉張廷玉的,因為按照劇情來看,弘時是科場舞弊案的最後幕後黑手,因為他身份的特殊性,卻由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背鍋,自己安然無事。

但張廷璐臨死的時候,其實已經供出了弘時,只不過老八為了利用弘時,所以將這件事壓下去了,將這份供詞一直拿在自己手中,直到為了拉攏弘時參加八王議政,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的時候,才將這份供詞給了弘時。

因為這件事,弘時肯定對張廷璐恨之入骨,既然張廷璐已經死了,那麼弘時肯定對張廷璐的哥哥張廷玉恨之入骨,所以弘時上位以後很可能要對付張廷玉。

基於這一點,弘時上位以後,即使張廷玉拿出那道密詔,弘時肯定會力保隆科多的,甚至說不定還會殺了張廷玉。

反之,如果隆科多扶的不是弘時,而是老八,那麼老八一黨勢力足夠大,自然不喜歡他這個眼中釘,如果張廷玉真的拿出這道密詔,恐怕老八還求之不得,正好借這個機會正大光明的除掉隆科多。

所以綜合考慮之下,隆科多自然是以扶弘時為條件,才來支持老八發動八王議政的。

不過最後八王議政失敗,隆科多這個政治投機的牆頭草成為階下囚,充分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立場不堅定的牆頭草,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


宋安之


《雍正王朝》裡隆科多配合八爺黨逼宮的條件是什麼?我覺得是八爺廉親王託夢給編劇了,因為只有這一個解釋。事實上,這一劇情完全是編造的,歷史上根本沒有發生這事。

隆科多是康熙皇帝的岳父兼重臣佟國維之子,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的親弟弟。按照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姻親關係,一般妃子的父親還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國丈,一般妃子的弟弟也算不得是名正言順的國舅。但是,正兒八經的皇后的父親就是國丈,所以,佟國維就是國丈、隆科多就是國舅爺。

康熙去世的時候,只有步軍統領衙門的長官隆科多在場,也是隆科多一語定乾坤,康熙皇帝就是傳位給了老四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可以說,隆科多對於雍正來說,絕對有擁戴之功。

正是因為如此,一雍正皇帝上臺後,隆科多紅得發紫,雍正皇帝任命他與大學士馬齊一起總理朝廷事務,承襲一等公的爵位,擔任天下第一部的吏部尚書。這應該算是位極人臣了。在這種情況下,隆科多為什麼要參活著和八爺黨的人在一起逼宮?難道老八還能在事成之後給他列土封建,稱王稱霸?這絕不可能。

那隆科多憑什麼跟著老八逼宮?這不是腦袋進水了嗎?雍正的生母不是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老八的生母也不是,因為佟佳氏根本就沒有兒子。既然如此,只要是個正常人,隆科多抱緊雍正皇帝就萬事大吉了。

所以,隆科多不可能會逼宮。不過,人在高處往往容易膨脹,後來隆科多權力極度膨脹,貪贓枉法,結果被雍正皇帝囚禁起來,直到雍正六年(1728年)去世。


坐看東南了


在雍正繼位時有著優異表現的隆科多,在雍正帝繼位後也只能用平庸來形容,後來又因為在“八王逼宮”中站錯了隊,最終以悲劇謝幕



隆科多的經歷可謂精彩,但是,如果把他被處決的原因都歸咎在“逼宮”這件事上,那也有失偏頗。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一位朝廷重臣變成階下囚,那也絕非一朝一夕的沉澱

《雍正王朝》中,尤其在雍正繼位之後,隆科多並沒有太耀眼的表現,偏偏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還屢屢惹出麻煩,有次隆科多跪見時被拒絕,隆科多自言自語:“總有一天,我這條命要壞在你手上”!劇情上看,這是對他兒子的譴責,其實,何嘗不是對自己命運的預測



雍正帝繼位,有四個人功不可沒:十三爺、鄔先生、隆科多、年羹堯。

鄔先生一直暗中推波助瀾,十三爺及時控制了軍隊,年羹堯制約了十四阿哥,而隆科多則是以“九門提督”的身份控制了整個京城的兵力,幾個人都不可或缺。

隆科多不認識鄔先生,無法和十三爺相比,他唯一能拿來做參照的也只有一個年羹堯了,可年羹堯是什麼下場?隆科多早就對這種事做出了清晰的預判。在正史中,他甚至拿自己和諸葛孔明相併論“白帝城託孤之日,即是喪命之時”。這種擔驚受怕在年羹堯死後變得更為嚴重,可以說是“惶惶不可終日”。



整日這樣的心理壓力,任誰也受不了。伸頭是死,縮頭也是死,所以,在老九、老十唆使他一起“逼宮”的時候,他索性放手一搏,只不過,他還不想揹著一個“謀反”的罪名,所以他說出“我只擁立弘時”的話,既維護了八爺等人的面子,萬一“逼宮”成功,還能成為擁立新君的大功臣。隆科多真可謂是老謀深算

可惜,千算萬算沒有把病殃殃的老十三給算進去,導致功虧一簣。

隆科多之所以要站到八爺一邊,“貪功”的成分固然有,但是,這更像是一種迫不得已的自保手段,別說擁立弘時,擁立任何一個新君,他都會支持,而這一切,都是雍正給逼的



其實,正史中的隆科多比影視劇裡要慘很多,早早被革去職位,只留下一個空頭銜。後來在與沙皇俄國的邊境談判中據理力爭、寸步不讓,使俄國人很難佔到便宜,可是,在談判的最後關頭卻被雍正帝召回下獄,終身囚禁。


回眸滿清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的一生,如同亢龍有悔。許多事情,過猶不及,而他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從一出場,小多子就已經體現出貪婪的本性:

  • 不好好在關外帶兵,留戀京城的繁花,私自跑回來;

  • 沒工作就找戶部借款,被追急了就低三下氣找佟國維,甚至連康熙賞賜的寶刀也當了;

  • 當了九門提督不滿足,還想在傳位時撈一票,為此還專門請教退休的佟國維;

  • 進了上書房還不低調,非要保舉諾敏,結果被雍正晾到一邊……

此時,隆科多隻要稍微收斂一下,在高位混到退休問題不大。可他偏偏要上“八爺黨”的賊船,走上一條不歸路。八爺要拉攏的人,可不再是當年的小多子,而是身兼多職的隆中堂,給出的籌碼必然不少。

胤禟、胤䄉找到隆科多談判時,雖沒明確籌碼的“價位”,但人性都是一樣的,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由此可以推斷出一個最低價位:在現有的基礎上再上一層樓。

恢復往日的待遇

在康熙朝,天下士紳不當差、不納糧,旗人的好處就更加多。而到了雍正朝,一切都變了,士紳與旗人的優待全沒了。一群躺著掙錢的人,突然讓他們站起來幹活,他們當然有意見。

雍正在推行新政時,隆科多就已經表現出抵制,可想而知,他以及他代表的群體是新政的受害者。

所以,廢黜新政,恢復康熙時的待遇,就成了隆科多的訴求。這一點,隆科多與八爺的目標是一致的,畢竟他們都是康熙時的既得利益者。

胤禩在策劃“八王進京”會議時,就對胤禟說過,隆科多對倒賣田土感興趣,可以跟他談談。在古代,田產是固定資產,也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大多人都會拼命買房置地,連鰲拜、遏必隆都不免俗,想必隆科多也不會放過機會,從八爺等人手裡要一片田地。

身份地位最少向前挪一步,尤其是實權要加大

在八爺找隆科多前,隆科多已經坐了很久的冷板凳。在朝堂上,他也沒有什麼作為,還因兒子的不爭氣而提心吊膽。

這時的隆科多是失落的,甚至缺乏安全感。這就如同一個員工犯了錯,老闆也不追究,但從此疏遠,不給項目,不發獎金,只給基本工資。而這個員工既要靠工作養家,還要應酬、還房貸,他心裡難免失落。

能讓隆科多感到安全的無非就兩種情形:一是換個老闆;二是自己有足夠的勢力,能夠入股,成為合夥人。

先看第一種情形,換老闆就是春天嗎?肯定不是,萬一送走狼,上來一隻虎怎麼辦?所以,對隆科多而言,老闆是要換的,但一定要是可控的。


胤禩是九段高手,隆科多是清楚地知道肯定鎮不住,何況胤禩上位已經名不正言不順了。胤禩也沒想過自己上,而是將弘時推上去。隆科多一看要推的人是弘時,在確認過眼神後,雙方很快在這一點上達成一致。

再看第二種情形。換老闆畢竟只是途徑與手段,還不是終極目的,隆科多最終目的肯定是要將資源套現的。

把雍正拉下馬,這可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事,有關事情成功後的利益分配問題,事前肯定會有一個初步的分配方案。

當時的隆科多已經是上書房大臣、軍機大臣兼九門提督,但是參與利益分配,職權要求肯定還是會提的,一個輔政大臣的指標還是會爭取一下的,再不濟也要爭取到軍機、上書房首輔。如此,才能算盈利了。

隆科多的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政變”這個項目盤太大了,大得誰也承擔不起失敗,隆科多沒有做好“風險控制”就梭哈,最後輸得傾家蕩產。


秋媚讀史


雍正皇帝登基的時候,依靠三位武將為他保駕護航。第一位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他通過自己的人脈,奪取了豐臺大營的控制權。第二位則是陝甘總督年羹堯,他控制西北大軍的糧草,使得十四阿哥不敢輕舉妄動。那麼第三位則是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了。

隆科多按照康熙的吩咐,在康熙去世以後,前往正大光明殿將遺詔給拿了過來宣讀。表面上他就是個宣讀遺詔的,實際上他是為真實的繼承人保駕護航來了。

隆科多手握九門所有兵馬,是整個紫禁城裡面,兵權最大的一個人。所以他完全左右著整個紫禁城的局勢,對新皇帝到底是誰,也有一定的作用。

由此可見,雍正之所以能夠登基,其實要多虧隆科多的鼎力相助。如果隆科多強行幫助八阿哥胤禩的話,那極有可能就沒有雍正什麼事兒了。

隆科多受到康熙重託,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康熙歲數大了以後,自己的這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越來越不像話。八阿哥胤禩為了把氣氛搞亂了,甚至將十四阿哥胤禵送給康熙的禮物換成了死鷹。

這件事差點沒把康熙氣得背過氣兒去,好在當時的康熙只求一個穩,所以就沒有將這件事擴大範圍去調查。

不管是誰做的,跟他傳位已經沒有多大的關係了。因為他要傳位的人是四阿哥胤禛,跟八爺黨那幫人沒有任何關係的胤禛。

不過胤禛要想穩當地上位,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胤禛手裡沒有兵權,無法控制當時紫禁城內的局面。

因此隆科多被康熙喊了過去,康熙讓張廷玉給隆科多下了兩道聖旨。第一道是責備他跟皇子勾結,要賜死他的。嚇得他連連磕頭。

第二道則是對他的各種嘉獎,目的是為了讓他能夠忠心保護康熙所看重的候選人。這倒是讓隆科多大吃一驚,喜極而泣。

這麼一來隆科多當然要以第二道詔書作為自己的救命符,千方百計幫助康熙完成他的心願,也就成了隆科多的主要任務了。



隆科多位極人臣,為何依舊幫助八阿哥胤禩?

雍正登基以後,隆科多入主上書房,後來更是進入到了軍機處。最讓人想不到的是,雍正依舊把九門的人馬交給隆科多來管理。

這是對隆科多的報答,也是對隆科多的信任。隆科多能夠得到這麼多恩賞,自然也是對雍正皇帝非常忠心,沒有其他的奢求了。

不過問題來了,隆科多竟然會答應八爺黨一起扳倒雍正,這又是為什麼呢?按理說隆科多已經位極人臣,就算是八爺黨成功了,隆科多也不會再往前走半步。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隆科多會背叛雍正,轉而投靠八爺黨的呢?其實很簡單,隆科多自認為自己的地位不保了。

同樣跟他一起手握兵權的年羹堯,被雍正一擼到底,甚至最後給殺了。這種教訓歷歷在目,但凡臣子手握兵權的,那就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況且隆科多的表現,已經讓雍正非常不滿了,這個時候隆科多極有可能步年羹堯的後塵。如果真的等到那一天的話,可能隆科多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隆科多必然要先下手為強。他沒有想到八爺黨如此執著,居然到了現在還要奪取權力。這一點正合隆科多意,所以他們達成了聯盟關係。不是所有高層都是高枕無憂的,他們很多人都過得戰戰兢兢。

胤禩答應了隆科多什麼條件?

八爺黨也不會做虧本的買賣,他們知道,隆科多手握九門的兵馬,是他們計劃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只有攻破了隆科多,才有可能奪取權力。

這個時候的隆科多雖然答應他們廢掉雍正皇帝,可是並沒有答應讓八阿哥胤禩來做這個皇帝。他所希望的人選是雍正的兒子弘時。

雍正就算是再沒出息,那好歹也是康熙欽定的繼承人,這一點是沒得錯的。所以隆科多本著對康熙遺囑負責任的態度,堅持要立弘時為皇帝。

弘時是雍正的兒子,那也就不算忤逆康熙的遺詔了。要知道,當年宣讀遺詔的張廷玉,此刻還是上書房大臣,他手裡揣著兩份康熙給隆科多的遺詔,隨時都會要了隆科多的命。

一旦這件事洩露出來,就算是他投靠了八爺黨,那八爺黨也會因為顧及康熙的面子,而殺掉隆科多。

所以說隆科多隻有保全雍正的性命和弘時的皇位,才算對得起康熙皇帝。他的想法是不錯的,只是可惜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

八爺黨一旦搶班奪權以後,必然不會留著雍正這個活口。就算是留著,那雍正也是長期被囚禁,甚至被殺掉。

而弘時則會成為八爺黨的傀儡,沒多久,八爺黨就會取而代之,到時候隆科多的所有計劃可就都泡湯了。


江湖小曉生


隆科多配合八爺黨逼宮的條件是扶弘時繼位。

為什麼隆科多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只有弘時上位,才能掩蓋隆科多一生的汙點,便是張廷玉袖子裡的那份上諭。



康熙在給隆科多交代後事的時候,因擔心其首鼠兩端,便準備了兩份上諭,先用第一份上諭震懾他,然後再用第二份上諭嘉獎他,令其扶保胤禛順利繼位。於是在雍正繼位後,隆科多便因其擁立之功進入上書房,功高蓋世。

但隆科多始終畏懼張廷玉保留下來的那第一份上諭,上面說他私自交通皇八子胤禩,謀求非分恩榮,著即賜死。如果有朝一日該上諭大白於天下,自己又該如何自處?他又無法讓張廷玉銷燬那份上諭。可以說,這份上諭的存在成為牽制隆科多的利器,讓隆科多寢食難安。一旦有朝一日,這份上諭被雍正得知,加上之前自己被雍正攥住的一系列把柄,他就必然是死路一條。

正在此時,八爺胤禩要利用“八王議政”架空雍正,進而廢除其新政,並找到了隆科多。此時如果雍正真的最終退位,隆科多可供選擇的新主子有這樣幾個人,即胤禩、弘時、弘曆、弘晝。



但扶立哪個才能保證隆科多絕對安全呢?只有弘時。

如果扶立胤禩,胤禩老奸巨猾,在他上位後必然是先籠絡隆科多,給他諸多賞賜。但時間一長他就會跟雍正一樣,試圖任用自己人,削弱隆科多的權力和影響。此時,如果張廷玉那份上諭適時出現,就能成為除掉隆科多的關鍵利器。

如果扶立弘晝和弘曆,結果也是一樣的。但扶立弘時,便會有所不同。因為張廷玉攥著弘時的一個把柄,即弘時才是恩科洩題案的幕後大老虎。所以只要弘時繼位,他首先處置的肯定就是張廷玉。而一旦張廷玉死掉或是離開權力中樞,那份上諭不也就隨著張廷玉的消失而徹底消失了嗎?



而且,隆科多選擇扶立弘時,也是考慮到弘時畢竟是雍正的兒子,扶他上位名正言順,他也不想因為逼宮之事而留下奸臣的罵名。

所以,隆科多決定保弘時繼位。


達摩說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為什麼要配合八爺黨逼宮奪權?丫丫來為大家揭曉答案:

在我們要知道隆科多逼宮的條件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隆科多究竟為什麼要逼宮?要知道,這時的隆科多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侍衛內大臣,上書房大臣,太子太保,同時又是一等公爵。這樣的恩賜,對於隆科多來說,擁護誰當新君,他的地位也不會再變了,那他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的逼宮雍正呢?

康熙的一道刺死聖旨

在康熙即將去世之前,召來隆科多訓話,剛進入密室張廷玉便宣讀聖旨,這一聽聖旨,隆科多立刻嚇得半死,他不清楚這是什麼原因,但是在他要極力為自己辯解的時候,又一道聖旨拋了出來:

這一冷一熱隆科多徹底明白了,原來康熙是怕傳位給雍正後鎮不住隆科多,而有了這道聖旨,不怕他隆科多造反,一道聖旨就能決定隆科多的生死。

此時的隆科多如鯁在喉,要多難受有多難受。日後,不管隆科多官做到多大,只要他沒做皇上,他的性命就都懸在空中。

被雍正抓住把柄

雍正繼位後的隆科多順風順水了起來,他似乎也忘記了又一道關乎自己性命的聖旨還在張廷玉手上。

雍正繼位後推行新政,要求各地官員在兩年內迅速補上所欠朝廷國庫的虧空,這時隆科多以為能趁此擴大一下自己的黨羽,於是推薦自己的親信山西巡撫諾敏,向雍正上書在半年內諾敏還上了山西所欠的財政虧空,而雍正一邊封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一邊又拍田文正去查這個諾敏,雍正自己也知道,別人2年都幹不完的事,任你有天大的能力怎麼可能在半年內補上虧空?

一查一個準兒,諾敏事發,隆科多的小辮子就牢牢地抓在了雍正手上,這時的隆科多忽然醒悟到,自己現在有致命把柄抓在了雍正手上,而且前面還有決定自己生死的一道聖旨在張廷玉手上,即使自己現在安然無恙,也難保以後雍正不對自己開刀!

正值此時的八爺黨逼宮前夕,胤禩等人找上了隆科多,而此時的隆科多覺得,自己徹底翻身的時候到了,他可以逼宮雍正,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條件:

隆科多的條件

他要擁護弘時為新君!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如果反掉雍正,有哪些人可以做新皇上:

首先是雍正的欽定下任接班人:弘曆;其次是八爺黨胤禩;還有就是雍正的兒子弘時與弘晝。

注意,這時的隆科多已經位居人臣,官位到頭了,手中也斂了不少的財富,誰當新皇上,他的財富官位也不會在增加了,所以他希望的不是官位財富,而是自己性命!

對於隆科多被雍正帝掌握的兩個致命點,第二點只要換了新皇帝,自然就會消失,但是第一點賜死聖旨則不同,賜死聖旨在張廷玉手中,而張廷玉與弘曆,弘晝,胤禩關係都很好,素無糾纏,但是唯獨弘時不同。

弘時與張廷玉是死對頭,隆科多明白,只要弘時上位,第一個整死的必定是張廷玉,而張廷玉一死,決定自己身家性命的聖旨也就會作廢,到時候自己就可以真正高枕無憂了。

這就是隆科多逼宮雍正的條件。


丫丫說史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配合八爺黨逼宮的條件明面上只有一個:支持弘時上位。

其內在隱藏的原因其實是保持自己的軍機大臣地位,並且以擁立的功勞獲得新皇帝的封賞。

為什麼這麼說呢?

無利不起早,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隆科多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會冒著殺頭的風險去無私的幫助別人。

隆科多之所以同意和八爺黨合作逼宮,是因為隆科多感到了危機,感到了自己地位不穩,而他地位不穩的原因,是逐漸的失去了雍正皇帝的信任。

本來隆科多擁立雍正皇帝登基,立下大功,深得雍正信任,隆科多、張廷玉、馬奇、胤禩、胤祥幾位大臣和雍正共議國家大事。

雍正登基首重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繼續追繳國庫欠款,準備以山西為試點,隆科多推薦諾敏出任山西巡撫。

諾敏半年之內就還清了國庫欠款,雍正大為高興,賞賜“天下第一巡撫”牌匾。結果最後發現是假的,犯了欺君之罪。隆科多要保諾敏,結果沒有保成。

不但被落了面子,而且還跟著到了黴,在雍正心裡埋了根刺。

雍正要辦的第二件大事是開恩科,這件事雖然和隆科多沒有關係,但是隆科多的兒子和新科舉子劉墨林為了青樓女子蘇瞬卿發生了衝突。

隆科多的兒子將劉墨林告了,不允許劉墨林參加殿試,即便是在雍正的恩准下參加了殿試,仍然將劉墨林的試卷刷了下去。

但是,雍正不但將劉墨林的試卷從廢卷中提出來,還欽點劉墨林為探花。對隆科多來說又是一次打臉,而且十三爺為了將蘇瞬卿從隆科多兒子手中救出來,重重的斥責了他兒子。

可以說又一次落了隆科多的面子,得罪了隆科多,和隆科多的矛盾更加深了。

雍正皇帝的頭等大事推行新政,要求旗人自食其力,對隆科多來說,影響也非常的大。

所以,當八爺黨找到隆科多,商議逼宮的事情,隆科多沒有多加考慮就答應了。

因為隆科多和八爺是合作關係,對八爺的勢力非常忌憚,所以他要求擁立的是皇子,而符合他的期望的只有三皇子弘時。

最終隆科多表面的條件是擁立三皇子弘時,暗中確實為了鞏固甚至是提升自己的地位和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逝去即歷史


隆科多答應八爺黨逼宮的條件很簡單,和八爺黨的目標一致:推弘時上位。

但是,這個問題的難度在於隆科多為什麼要以推弘時上位為條件,為什麼不是老八胤禩,或者弘曆甚至弘晝,偏偏就是弘時?

首先我們來看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後的狀況。不用說,隆科多作為雍正上臺的擎天保駕之臣,雍正必然待之以厚望,因為隆科多是“託孤之臣”。歷史上,雍正皇帝一聲“舅舅隆科多”可謂喊出了至高榮譽。

但是,隨著雍正改革和新政的深入推進,隆科多作為舊勢力,逐步為雍正所拋棄,主要表現在:

一是番庫清查案。隆科多推舉的山西巡撫諾敏,居然急功近利而謊報番庫清查成果,造成對雍正的不良影響,一副“天下第一巡撫”匾額讓雍正臉面無存。如果要深說這件事,還是雍正耍了一出計上計,利用諾敏案牽制住了隆科多,讓隆科多不好在人事上多言多嘴。

二是錄取劉墨林。劉墨林因為與妓女蘇舜卿產生情愫,遇上隆科多的兒子與之爭風吃醋,劉墨林隨之求到十三爺允祥,十三爺為劉墨林爭取到了蘇舜卿,從而與隆科多產生過節。在十三爺面前,隆科多當然再次被打壓。

三是雍正孤立隆科多。如果你夠了解歷史,並結合《雍正王朝》來看,就會發現,在雍正的“內閣”,主要班子成員為:十三爺允祥,八爺允禩,隆科多,張廷玉和馬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封八爺允禩為總理王大臣,無非就是將他看管起來,穩住八爺黨的勢力,張廷玉和馬齊屬於中間勢力和滿清貴族勢力,十三爺允祥則是雍正真正的心腹親信。那麼,隆科多則屬於老舊勢力,是雍正改革新政的阻礙力量,所以,隆科多雖然身為重臣,其實是被雍正孤立的舊臣而已。

除此之外,隆科多還有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就是康熙駕崩前讓張廷玉收藏的兩道聖旨,一道是如果隆科多勾結八爺黨圖謀不軌,張廷玉有權即刻處死隆科多。而另一道則是擢升隆科多一等公等職爵的獎勵旨。滿朝文武之中,唯有張廷玉和隆科多知道這兩道聖旨的存在,在雍正孤立打壓隆科多的情況下,這兩道聖旨猶如“定時炸彈”隨時可能開炸。

所以說,隆科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僅是在雍正面前失寵的問題,很有可能某一天連命都沒有了。這一點,在隆科多兒子鋪張浪費,爭風吃醋蘇舜卿的時候,他就有過感嘆。

張廷玉手裡的聖旨幾乎成為隆科多的殺手鐧,隨時都有可能讓他死無葬身之地。怎麼辦?

隆科多必須為自己尋找庇護,失寵固然很惱火,但是更惱火的事情卻是掉腦袋。雍正已經通過諾敏案和劉墨林案牢牢拴住了隆科多,讓他不能顧及左右,如果再加上張廷玉收藏的兩道聖旨,那麼隆科多就完全喪失了主動,只有被動挨宰的份兒了。

而這個時候,八爺黨搞起了逼宮兵諫的計劃,這在隆科多眼裡,絕對是一次翻身的好機會。更讓隆科多滿意的是,八爺黨居然是推弘時上位,他大概也早就有過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呢?

因為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曾因科場舞弊案被腰斬,其背後的主謀就是弘時,張廷玉嘴上沒說什麼,其實心知肚明,他與弘時的“樑子”早就結下了。

如果弘時上位,為了防止張廷玉搞小動作,必然要將張廷玉罷黜甚至殺害。張廷玉一倒,他手裡的聖旨就會跟著煙消雲散,那麼,隆科多至少可以保住目前的富貴榮華。這應該就是隆科多心裡的小九九。

如果隆科多輔助八爺胤禩,且不說老八的陰損會讓隆科多更加難受,要是張廷玉翻出康熙駕崩時候的聖旨,那麼隆科多就會處於萬人唾罵的境地,到那時,胤禩會倒搭一耙,斬斷與隆科多的勾連,直接讓隆科多死翹翹。

弘曆是雍正的堅定維護者,隆科多就算再傻,也犯不著從虎窩跳入狼窩裡。所以,他不會跑去輔弘曆。

弘晝不靠譜,本身就不想爭奪嫡位,隆科多也不會去找他。

所以,環顧一圈,只有弘時才是保住自己榮華富貴的人,所以,索性投機一回,和八爺黨合作輔助弘時上位。


青燈問史


我是木頭,我來回答:

《雍正王朝》中的隆科多同意和八爺黨逼宮要求實行“八王議政”的條件只提出了一條,擁立弘時。

但是隆科多萬萬沒有想到就是最後想要治他於死地的就是弘時。

隆科多之所以同意支持八爺黨政變,並且擁立弘時上位的原因主要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且現在不提條件將來才能更好的提條件,才能站穩擁立之功。

電視劇中的隆科多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

他想要有權、有錢、有勢,偏偏又想著不勞而獲,或是能夠輕輕鬆鬆的實現自己的目的。

一開始的時候,隆科多在西北軍中受不了苦,跑回京中被革職。

生活窮困潦倒,窮到了要當掉自己的寶刀才能生活的情況。

但是每次去找自己的六叔佟國維想要謀一份差事,多次都沒有謀求到手,後來給了個理藩院的牢頭,隆科多還是不情不願的才去上任。

後來隆科多被康熙皇帝委任為九門提督,一步登天。

康熙臨死前留下兩份遺詔,一份是傳位遺詔,一份是防止隆科多反水的遺詔。

隆科多因為擁立雍正登基有功,成為和張廷玉、馬奇、胤禩、胤祥幾乎同級別的軍機大臣。

也想著撈些好處,可惜上來推薦了個諾敏就弄了個灰頭土臉。

後來在雍正面前屢屢受挫,感覺自己的地位和尊嚴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所以隆科多面對八爺黨的誘惑,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唯一的要求就是擁立弘時,佔下一個擁立的功勞。

你怎麼看?留下你的意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