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濟南市排名靠前的幾所重點高中

1、山東省實驗中學

2019濟南市排名靠前的幾所重點高中

山東省實驗中學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建校於1948年,是山東省首批省級重點學校、山東省省級規範化學校。山東省實驗中學分主校(走讀)、東校(寄宿)和西校(寄宿)三個校區。山東省實驗中學有教學班133個,學生7000餘名,教職工570餘人。2017年11月,學校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1948年10月10日,經文教部批准成立濟南特別市市立第二中學,由原濟南第一、第二臨中合併而成。

1948年11月,原華東大學(山東大學前身)遷入濟南,學校成為華東大學附屬中學。

1949年11月,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劃出為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交濟南市領導,更名為山東省實驗中學。

1950年-1956年,“新中國向蘇聯學習,走蘇聯道路”。由於學校是全國第一座系用新教材,新方法的實驗中學,因此正式命名為“山東省實驗中學”。

1960年學校與原三中互換遷至現址,後來三中遷至泰安。

1966年-1976年,由於受特殊時代思想的影響,當時“實驗中學”被喻為“培養資產階級的苗子”,故改名為“濟南第二十二中學”。

1976年,恢復校名為山東省實驗中學。

2、濟南外國語學校

2019濟南市排名靠前的幾所重點高中

濟南外國語學校創建於1989年,是山東省唯一在教育部備案的外國語學校,2001年成為教育部確定的具有向重點高校直接輸送保送生資格的全國17所外國語學校之一,學校以外語教學為其主要特色,由學校本部、三箭分校、開元國際分校及多所託管學校組成,截至2018年共擁有9個校區,432個教學班,在校生18400餘人,是濟南市基礎教育管理規模最大的學校(教育集團)。2017年11月,榮獲第四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1996年3月,濟南外國語學校與山東三箭置業集團總公司實行校企聯合辦學,創辦了濟南外國語學校三箭分校。三箭分校是由三箭置業集團全額投資創辦、濟南外國語學校負責全方位管理的民辦完全中學。

1999年12月,濟南外國語學校與濟南環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2000年創辦了濟南外國語學校開元國際分校(小學部)。

2004年11月,濟南外國語學校與濟南外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委託管理協議,負責派出教育管理機構對濟南市外海實驗學校實行全方面管理。根據雙方合作辦學協議,開元國際分校和外海實驗學校作為濟南外國語學校(三箭分校)的生源基地。

學校遵循“致力於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辦學宗旨,突出外語特色優勢和外向型發展態勢,旨在培養社會急需的複合型後備人才,致力於學校的科學發展、內涵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辦學的規範化、一體化、現代化和國際化。

3、山東省濟南第一中

2019濟南市排名靠前的幾所重點高中

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簡稱濟南一中,創建於1903年,是一所有著上百年曆史的省級重點高級中學。2014年新校區佔地99959平方米,建築面積92319平方米,設有90個標準教室,新建學生餐廳建築面積7023平方米,4層建築,設有固定餐位4000個。學校先後獲得濟南市容貌工程先進單位、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知名校友有鄧恩銘、季羨林、羅幹、臧克家、歐陽中石等。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早期同盟會會員劉冠三創辦。

1914 年改名省立第一中學。

1918—1922年鄧恩銘在此讀書並從事革命活動。鄧在校期間曾出席中國共產黨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7年停招高中。

1933年改省立濟南初級中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遷四川綿陽,併入國立六中,一部分學生離開濟南到抗日根據地,參加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隊伍。

1950年改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

1958年改為省立高級中學。

1960年後,濟南第十八中學併入,恢復為完全中學。

1985年又改為高級中學。為山東省重點中學。

4、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2019濟南市排名靠前的幾所重點高中


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山東省首批規範化重點高中,1980年6月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山東省首批辦好的十九所重點中學之一。

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50年10月的山東省工農速成中學,1981年改名為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據2015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佔地5萬多平方米,擁有2個校區,86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5400餘人、教職工300餘人。

1950年,學校始名為山東省工農速成中學;

1952年,學校更名為山東省第一工農中學;

1953年,學校更名為山東師範學院工農速成中學;

1955年,速成中學停止招生,學校改名為山東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招生對象也由幹部學院專為小學和初中畢業生;

1959年,學校由花園莊遷至山師北街3號;

1969年至1978年,改名為山東省濟南市第十三中學;

1978年,恢復為山東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1981年,學校改名為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5、山東省濟北中學


2019濟南市排名靠前的幾所重點高中

2002年6月被評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為濟南市歷史上建校最短的省級規範化學校。學校地處濟南市濟陽區內,佔地面積320畝,建校之初有教職工58人,12個教學班600餘名在校生,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418人,在校生6000餘人,93個教學班;建有教學實驗綜合樓、圖書館、餐廳、五棟學生公寓、學生活動中心、塑膠運動場、體育館、科技藝術綜合樓,理、化、生、音體美等設備均按國家I級標準配置,開通了濟北中學網站,建成千兆校園網,實現多媒體進教室、辦公室。

學校裝備了適應21世紀教學改革和現代化要求的教育技術。投資400萬元,建立了交互式校園網絡系統,每個教室裝備了一臺多媒體計算機、大屏幕投影儀,每位教師擁有一臺計算機,每8位學生擁有一臺計算機,構建與信息裝備水平相統一的教學軟件平臺。投資200萬元改造、裝備全天候、開放式圖書館,生均圖書達50冊以上,報刊種類達300種以上,建立了電子閱欄室二處,圖書管理採用現代化管理和電子閱覽系統,把圖書館建成開放的全天侯的信息交流中心,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學術輻射功能。投資510萬元,配置了三個高標準的微機室,三個多功能學術報告廳。投資100萬元建立校園電視臺。建設氣勢恢弘的學校新大門。2004年12月,濟北中學校園網正式投入使用,並連接北師大附中遠程教育網,成為濟陽區第一處多媒體進教室的學校,在信息技術化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6、山東省章丘市第四中學


2019濟南市排名靠前的幾所重點高中

濟南市章丘區第四中學(Fourth middle school, Zhangqiu District, Ji'nan),簡稱章丘四中,創建於1957年,是濟南市教育局成立的一所公辦高級中學 [1] 、濟南市重點中學,教育質量位居濟南市前列,是濟南市傳統強校。 [2]

2017年8月,章丘四中遷入佔地340畝的新校區。

2017年9月起,章丘四中初中部招生,這是自1989年章丘四中取消初中部後,時隔28年後的首次初中招生。

據2019年10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章丘四中目前共有教職工484人,在校學生5000餘人 。

1957年,章丘四中成立,位於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車站街506號。

2002年12月,章丘四中在校園內建設科技畫廊。

章丘四中

章丘四中

2005年12月,濟南市章丘區科技局、知識產權局授予該校“青少年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2006年4月,孫萬儒等中科院科學家來該校作科普演講報告。

2006年9月8日,劉金水校長與李昌旺老師被接納為中國發明學會會員,學校成為中國發明學會會員單位。

2006年9月19日,濟南市章丘區青少年科技創新總結表彰會在該校召開,濟南市章丘區委書記李玉新、副市長王繼民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2006年10月,章丘四中被評為山東省科普示範學校。

2007年2月2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章丘四中校應邀參加了這次大會,成為山東省唯一參加的高中學校,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李振生院士為章丘四中題詞: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

2007年3月,章丘四中被濟南市科技局、濟南市知識產權局評為知識產權工作先進單位。

2007年4月19日,中科院老科學家位夢華到章丘四中校作報告。

2007年4月25日,中國教育學會專程從北京到章丘四中就該校的創新教育模式進行考察。

2007年4月28日,山東省教學示範校表彰大會在濱州召開。該校被評為山東省首批教學示範校。

2007年12月14日,中央教科所徐長髮書記到該校參觀考察,對該校的科技創新教育高度評價。

2009年1月,章丘四中編輯的《青少年優秀創新作品集》由國家環境出版社出版,原國家科技館館長王渝生,中科院老科學家演講團成員、科技實踐活動教育專家周又紅分別為該書寫序。

2009年4月16日,山東省素質教育現場會在該校舉辦,教育部領導參觀該校科技展廳。

2009年12月20日,由中國教育報和中國教育新聞網聯合舉辦的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獎評選活動中,該校劉金水校長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

2014年4月13日,山東省高中學生辯論賽決賽在章丘四中隆重舉行並圓滿落下帷幕。本次辯論賽共有來自全省各地的25所知名高中學校的近200名師生參加,在一天半的時間裡,共進行了36場比賽。

2017年9月,章丘四中新校區投入使用。

7、濟鋼高級中學


2019濟南市排名靠前的幾所重點高中

山東省濟鋼高級中學始建於1997年,是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校、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級電化教育示範校,濟南市推薦生錄取試點學校之一。

截至2016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110畝,學校有60個教學班,在校生3500餘人,教職工240餘人。

學校成立之前是濟鋼集團總公司所屬中學的一個高中部。最初,每個年級有四到六個班。

1995年,學校停止招生。

1997年,建立山東省濟鋼高級中學。 [3]

2006年,學校通過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初評驗收。

2009年4月1日,學校移交濟南市教育局管理,實現了由企業到地方的轉變。

2009年4月10日,學校通過山東省第二批省級高中教學示範學校驗收。

2011年,學校通過山東省規範化學校複評驗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