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NB-36H轰炸机,航程5万公里可搭载10台发动机,为何遭到嫌弃?

王-_-子


美国核动力轰炸机NB-36H(X-6试验机)是典型的冷战时期的产物,1951年美国启动“核子动力飞机”项目,需要改造两架B-36和平缔造者轰炸机,其中一架用来测试空载核反应堆的防护措施。NB-36H加装了一台1000千瓦的气冷式核反应堆,但它从未给NB-36H提供动力,仅用来从测试飞机的辐射防护屏蔽效果。在1955年至1956年间,NB-36H共进行47次试飞,最终因洲际导弹的快速发展取代了远程轰炸机的需求。

1944年,美国空军开始关注核动力飞机。核动力飞机可以极大提升飞机航程的同时,并不会影响飞行速度、高度和飞机探测敌方防空措施的能力。

图、带有特殊屏蔽密封的座舱,重达11吨,这种全增压密封舱经过特殊设计,博阿凯控制系统、电力和液压系统

核动力飞机最关键的就是动力装置,通用电气给出的方案是水调气冷式反应堆,使用的燃料是“一批由不锈钢与不锈钢-二氧化铀夹芯混合物组成的近似聚能元素”。涡轮喷气发动机压气机的空气直接流向反应堆,再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涡轮导向器。当飞机着陆时,反应堆动力会逐渐减少,常规发动机的动力会逐渐增大。核发动机重新恢复使用煤油,虽然核发动机的冷却空气还会流经核反应堆,但反应堆会被关闭。常规发动机将空气导入核发动机来消除余热,用来帮助冷却。

最终美国没有一架核动力飞机完成制造,1957年底,康维尔公司在德克萨斯州福特沃斯工厂退役了NB-36H。飞机在工厂闲置了一段事件后,被就地拆解。美国结束核动力飞机研制后,1960年代,苏联的图波列夫设计局还使用图-119进行了类似试验,但最终的结局都是有始无终。


航空之家


自从美国人研究出世界上第一枚核弹后,关于利用核能的研究层出不穷,将核作为动力是对核能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美国人先后将核能运用在潜艇与航母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是美国人突发奇想,如果将核能用在飞机上,那飞机岂不是快成了永不着陆空中飞鹰了吗?

说干就干,美国人脑瓜子聪明,没过多长时间,真的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核动力飞机NB-36H,1955年,第一架以核能为原料的飞机首飞成功,经过47次试飞,成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NB-36H在不经过任何补给的情况下航程达到5万公里,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但是后来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经过多方衡量,这个耗资近5亿美元的项目被封存。

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核技术不够成熟,NB-36H就像是一个驾驶员操纵的核弹在空中飞,不仅驾驶员和护航员,航线附近的人也提心吊胆,离轰炸日本广岛和长崎不到十年,原子弹的威力大家记忆犹新,所以美国军方对于每次的试飞也是提心吊胆的。在一个核辐射的问题,飞机不似航母潜艇那样空间大,可以加装很多防核辐射的设施,飞行员简直是赤裸裸的与核弹抱在一起,这对飞行员的生理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虽然该项目耗资巨大,但是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该项目也被一直搁浅,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也根本不在乎。后来随着洲际导弹的出现,NB-36H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无数赞中迷失自我


NB-36H是1955年美国制造出来的,以核燃料为动力的大型飞机。

理论上36H可以在空中连续飞行五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80圈。

这么长的飞行距离按理说优势很明显,但是为什么各国都不发展核动力飞机?

第一是因为核燃料装在飞机上,技术难度非常大,也不稳定。

第二是比较严重的核辐射问题。飞机上大量的核燃料对人体的辐射危害是很大的,不论是开轰炸机的飞行员,还是飞机上的人,甚至说飞机所过之处,都会被辐射。

第三是核泄漏的问题,作为装载着这么多核燃料的一架飞机,其本身就是一个核泄漏的源头,一旦泄露就会出现大麻烦。

为此各国也是想尽了办法。

我们说制造大型远程轰炸机的目的,就是为了远程给目标投下炸弹。

后来洲际导弹的研制成功,让核动的轰炸机开始遭到嫌弃了。





百战军武



自从核武器在二战中使用以来,人们遍发现核能的惊人能量。二战结束后冷战开始,美苏两国展开了军备竞赛,其中以核武器最为引人注目。不光有核导弹,还有核坦克、核大炮、核飞机、核潜艇、核航母甚至核地雷等等,总之,就是能够使用核武器的地方,都要进行相关的研发。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除了核动力舰艇发展的较为成熟之外,其与都不符合发展要求。

其中核动力轰炸机就是那个年代一次疯狂的尝试。

美国最先开始核动力轰炸机的研制,是在B-36H轰炸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基础上进行改装,以容纳核反应堆动力装置。前两架改装的飞机被称为X-6,第三家改装的飞机被命名为NB-36H,作为专门的飞行试验平台。


研制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核反应堆的核辐射防护问题。为了防止核辐射,美国人加装了包围核反应堆的大型水箱,在驾驶舱后面加装了圆形防护罩,由铅和钢组成,直径2米,厚10厘米。尽管在这样的防护下,作为一种长时间留空的飞机来说,辐射的积累效应还是很大的,核辐射问题依旧没能彻底解决。


同时核动力轰炸机,本身就是一枚飞行的核弹,万一因为故障坠毁,那么对地面造成的核污染将是人们不能承受的。所以每次NB-36H每次飞行时,都会有一架满载全副武装海军陆战队员的C-97运输机伴飞。一旦NB-36H发生事故坠毁,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就立刻跳伞,并封锁现场。

由于核辐射的防护问题得不到解决,试想一下,一架核动力轰炸机在空中飞过,一路飘洒核物质,将会是怎样一种恐怖场景。同时万一核动力轰炸机出现故障坠毁,或者被击落将会给地面带来怎样的核污染。

在技术难题无法解决,民众的强烈反对的内外压力下,核动力轰炸机的这一计划不得不下马。后来由于洲际弹道弹道的发展,核动力轰炸机这一想法,最终落空并被嫌弃。


好奇而已716


B一36和平卫士.远程战略轰炸机,.当时唯一可以由美国起飞,前来轰炸日本。飞机上面有厨房,机组人员可以做饭吃的。


太阳125933863


此款轰炸机最后下马的原因,在当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任何一款武器的出现并不代表其最后都能服役。


子艺76334907


因为并不实用,你再看B52改进改型美国人用着顺手儿服役至今。😁


薯烤条


原因么,其一,技术不成熟。NB-36虽然飞行了数十次,但从未以核反应堆提供动力。近五万公里的航程只存在于纸面上而已。另外,对乘员的核辐射防护以及运行甚至坠机后的核污染,始终令人忧心忡忡。所以它远没有达到实用程度。

其二,随着洲际导弹的成熟,以及拦截轰炸机的防空力量的长足发展,继续发展核动力轰炸机的必要性已经丧失。


荠菜糰子


关于NB—36H战机,据我了解当年在冷战时期由于美国怕苏联的核技术超过自己,有过把核能运用到战机上的想法,当时NB—36H轰炸机是唯一一款带核的飞机,而且它可带20个发动机,但是由于很多的问题最终NB—36H轰炸机最终经过了40多次的试飞最终没有成功,

期中的问题包括

(1)当时关于核能的反应在技术上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当时的核反应需要一个巨大的容器,而作为战机如果装了一个巨大的容器那就无法有灵敏的速度执行任务。

(2)核辐射问题,核辐射对人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开飞机的飞行员以及飞机上的其他人,甚至是方圆几里以内的人都会受到核辐射的影响。

(3)当时NB—36H上装载了很大的核能,而且存在核泄漏的严重问题,使其成为了核泄漏的一个大源头。

以上可能就是NB—36H虽装有10个发动机却仍然被嫌弃的一些原因吧!







用户3029896101890188


一颗核弹就搞定的东西,带10颗与带1颗没有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