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時候一定要給彩禮?不給彩禮行不行?你們那的彩禮多嗎?

文丨奶爸楊叔

你們那的彩禮是多少?

看到過這樣的一段順口溜:

父母圍著農田轉,提起兒媳心發顫。

成功人士新標準,娶個兒媳不差錢。

對於很多普通家庭的父母來說,兒子結婚是自己一生中的頭等大事。

買房、買車、彩禮,前二十年的收入不一定夠,後十年可能還要還債。

可能很多人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借錢結婚,借錢結婚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但在當下很多人真的是在借錢結婚。

結婚的時候一定要給彩禮?不給彩禮行不行?你們那的彩禮多嗎?

不給彩禮行不行?

結婚的時候可不可以不給彩禮?

對於反對給彩禮的人來說,彩禮就是“婚姻的毒藥”。

首先現在的婚姻模式和以前不同,以前是女人嫁到男方家裡要照顧公婆,但現在是男人和女人一起從原生家庭裡走出來,組建新的家庭。

房子已經成為婚姻的必需品,對於一個二十多歲出身普通的男人來說,一套房子可能就已經讓他負債累累了。

不是不願意給彩禮,而是真的拿不出彩禮。

而且在婚前女方因為彩禮分毫不讓,讓男方難堪,婚後感情可能也會“貶值”。

結婚的時候一定要給彩禮?不給彩禮行不行?你們那的彩禮多嗎?

對於認為應該給彩禮的人來說,彩禮是“婚姻的試金石”。

彩禮自古就有,給彩禮才能說明男方重視女方,如果不給彩禮或者彩禮給的少,女人嫁過去之後難免會被輕視。

女人出嫁會離開自己的父母,將來要照顧公婆、生孩子這是一種隱性付出,男人給彩禮天經地義。

況且女人被父母養大,嫁到男方家裡。男方應該補償女方的父母。

結婚的時候一定要給彩禮?不給彩禮行不行?你們那的彩禮多嗎?

結婚的時候一定要給彩禮?

很多人覺得給不給彩禮是一種觀念,結婚的時候不一定要給彩禮,實際上在彩禮設置之初,給彩禮就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彩禮最早出現在西周的《儀禮》中,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在那個時候彩禮叫做納徵。

給彩禮最初的意義不是補償女方的父母而是作為簽訂婚約的儀式。

在當時彩禮的意義很大,沒有彩禮的婚姻會被認為是不合法的,而且一旦交付彩禮就表示婚姻正式生效。

重意義輕價值才是彩禮的“真面目”,《周禮》中有明確規定:“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無兩。”

結婚的時候一定要給彩禮?不給彩禮行不行?你們那的彩禮多嗎?

彩禮一定要給,但給多少需要看現實情況

《婚禮文》中記載:“委禽奠雁,配以鹿皮。”

在古代婚姻中,要彩禮是為了通過讓男人完成一些困難的任務來表達對女方的重視,比如捕捉活的大雁,親自獲取全鹿皮。

在現代婚姻模式裡男女平等,但是在組建庭的時候房子成了男人婚姻的入場券,首付加彩禮對於普通家庭的男人來說確實不是一筆小錢。

彩禮是婚姻中的傳統,但是單純的以婚姻為藉口向男方要錢不是婚姻的傳統。

不過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侷限性,我們不能用古人的婚姻模式來約束現代人,古時候的彩禮在現代婚姻中也不一定適用。

彩禮是不是一定要給?我認為彩禮是應該給的,但是在彩禮的問題上要注意這兩點。

第一點:重意義輕價值,把給彩禮當成是一場儀式。

第二點:體貼男方家庭的實際狀況,不能因為一場婚姻就讓男方“舉家破產”。

最後,希望能有這麼一天,彩禮會成為婚姻的中具有代表意義的一件東西,多年之後還能拿出來回顧婚姻促進感情,而不是早晚都會花完的錢。

---END---

我是奶爸楊叔,你身邊的暖心大叔,點擊關注,你有難題就來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