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茶圣”的古人是谁?他又有怎样的贡献?

hola4524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从发现茶到利用茶,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在茶的传播推广中,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居功至伟,被尊称为“茶圣”。

陆羽一生痴迷于茶,究其一生,都在研究茶的种植,栽培和加工,并把他一生的研究写成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茶的专著《茶经》,后人关于茶的认知及普及,全是在他的基础上完成的,他开创了茶叶的新篇章,为茶叶在世界的普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陆羽为茶立下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一,茶因陆羽而正名。

在陆羽之前,世上是没有“茶”这个称谓的,它是一种被称为“荼”的药草。神农在品尝百草时,把有毒的植物和有用的植物做了区分,而“荼”是有用的植物,且是可以解毒的药草,书中记载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它长久以来都被当成药草而看待,直到陆羽的出现。

在唐朝,文人墨客追求的还是儒学诗词,而陆羽却偏偏对茶情有独钟。他把更多地精力放在了研究茶上。看不同产地的茶有何不同的特性,看茶叶的颜色容貌对茶有什么影响,看不同名称的茶有何各自的性情,他把茶当成人一样做了充足的分析,让人们对茶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从此,茶从药草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绝妙饮品。

其二,茶因陆羽而发展。

以前的茶,人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去喝,而陆羽为其正名后渐渐成为上佳的饮品。不仅如此,陆羽还为茶写了部“专辑”——《茶经》。

《茶经》共分为三卷,从茶的生长环境,功效,到茶的制作加工,从煮茶的器皿,火候到品茶的方法和鉴赏,事无巨细,交代的清清楚楚,而且陆羽还把主要的绘画成图,供人赏阅。不过区区7000余字的《茶经》,陆羽却像神农附体一般,全部亲身体验,可见他对茶道的用情之深。

通过这部巨作,人们对茶的认识再也不那么局限了,对如何喝茶品茶也有了全面的认识,从此,茶开始走进家家户户,以茶待客也成为中国的待客的基本礼仪。

其三,茶因陆羽而传承。

陆羽不仅是一个著名的茶叶专家,他同样是一个出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喜好结交有威望的得道高僧和有才华的文人墨客,诸如颜真卿,刘长卿,孟郊都是他的知己好友。在研究茶的过程中,他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探讨和辩论,对茶的认识有了更高的提升,并将儒学和佛家思想融合到茶道之中,形成了可以传承发扬的茶文化。

陆羽赋予了茶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其融入到中国的文化,诗词,绘画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此,喝茶不再单纯的是一种活动,更上升为一种文化——“茶道”。如今,潮州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茶道亦是来源于此。

陆羽让茶获得了更多的传承,开启了茶的新时代。

陆羽为茶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陈师道在《茶经序》里这样写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陆羽也无愧“茶圣”之名。


指数空间


所谓“茶圣”,指的是唐朝伟大的茶学家、诗人陆羽。有关他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曲折动人。

陆羽本来是个被人遗弃了的孤儿,被竟陵当地的一位老僧人在外出化缘时发现,带回庙里抚养,成了一名小沙弥。然而,天性爱自由的陆羽却并不喜欢在古佛青灯的陪伴下度过一生,不多久以后,他就逃出了寺庙,去江湖中流浪。

此时的陆羽是个什么状态呢?用他自己自传里的话说,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不但其貌不扬,说话还磕磕巴巴,这样的人在注重家世、门第、相貌、口才的唐朝,注定是没法入朝为官的。因此,这个逃离寺庙里的孤儿,只能跑到戏班子里去演个丑角。

否极泰来,时来运转,陆羽的丑角演得出彩,让当地县令颇为赏识,亲自接见了他。一番交谈后,县令不仅勉励他好好读书,还送他去当地著名的邹夫子家学习。这位邹夫子不仅文化了得,还对茶艺有着一定的造诣。陆羽便一边学文化,一边学茶艺,逐渐成长了起来。

三年以后,陆羽辞别了邹夫子,开始四处云游。不久以后,安史之乱爆发,各地的流民蜂拥而至,开始向南方逃亡。在与各地流民打交道的过程中,陆羽不仅包览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更学习了无数茶艺的知识。

而后,陆羽再次离开竟陵,向江淮一带进发。在游历了三十二座州府以后,他终于抵达湖州,并在那里完成了《茶经》的初稿。

定居江浙十年,也是陆羽和这里已经日臻成熟的茶业打交道的十年。十年以后,他根据这十年里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对《茶经》再做了一次大修改,至此,《茶经》遂成定稿。

付梓以后,《茶经》名震天下,陆羽本人也声名鹊起,甚至为大唐天子、德宗皇帝李适所闻。这位皇帝陛下甚至亲下诏书,聘陆羽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然而,已经对官场彻底失去兴趣的陆羽婉言谢绝了天家的征辟,隐姓埋名地在江南过完了他的一生。甘守清贫的陆羽,在走完了七十一年的人生旅程后溘然长逝;而他的《茶经》,则在历经了一千二百年的光阴以后,愈加为世人所重视。由《茶经》而衍生出的茶艺、茶道,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底蕴,更辐射到了整个东亚文化圈,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青言论史


“茶圣”陆羽,最大的贡献是写了一本《茶经》。

陆羽其人:从弃婴到著名文人。

中唐时期,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一座小石桥下鸿雁哀鸣。雁鸣之声惊动了刚巧路过此地的智积禅师,下桥一看,大雁翅膀下竟然有一个男婴,慈悲为怀,他将男婴带回龙盖寺抚养长大。

人,总要有个名字。这个弃婴如何取名呢?智积禅师为他占卜,得了一个“渐”卦,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为他取名陆羽,字鸿渐。

小男孩儿一天天长大,在智积禅师身边煮茶奉水,习得一手好茶艺,可是,如果不当和尚,总不能长期呆在寺庙里。于是,12岁那年,陆羽下山了。机缘巧合,在一个戏班里唱戏,竟因此得遇贵人,收到看戏的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助他上学。

有了学识的陆羽,渐渐闻名于文坛,先后结识了崔国辅、颜真卿、杜甫等人,更与诗僧皎然交往,时常煮茶吟诗。

茶,成就了陆羽一生的事业。他出游巴山,考察茶事,写就一本传世名作《茶经》,被称为“茶圣”

《茶经》其书:茶叶百科全书。


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我是弦小闲,不论生活多匆忙,只要一盏茶,心就会宁静下来。顺颂茶祺~


晓闲读书


“茶圣”,陆羽,字鸿渐,今湖北天门人,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他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除了被尊为“茶圣”,还被誉为“茶仙”,祀为“茶神”,可以说陆羽之后,才有茶字,也才有了茶学。


说到陆羽的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茶文化及茶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曾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对茶叶有着浓厚的兴趣,它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掌握了茶树的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除了对茶的研究,陆羽还善于写诗,但留下的作品目前仅存于世的并不多了,有《六羡歌》、《会稽东小山》、《句》,陆羽的经典名句,应该很多人是比较熟悉的,“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全唐文》中记载着《陆羽自传》,他还曾编写过《谑谈》三卷笑话书。


《周易》不仅能预测占卜,还能起名,据说,陆羽曾以《易》自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意思是: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定姓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这仿佛谕示着:本为凡贱,实为天骄;来自父母,竟如天降。

为纪念“茶圣”陆羽,专门修建了陆羽纪念馆,位于天门市竟陵城区西湖之滨,这是一座以历史文化名人陆羽生平业绩为主题内容的纪念博物馆,整个博物馆极具古典园林特色,2009年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想了解陆羽平生经历及贡献的朋友有机会可以考虑去湖北天门一探究竟。


罗江普话奇门


“茶圣”是谁?当然是陆羽!

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云: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由此可见陆羽在茶界的地位。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他根据长期的调查研究,熟悉并掌握了茶树的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然后用毕生心血,写下那部赞誉中外的《茶经》。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有"茶叶百科全书"的赞誉,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茶经》第一部分讲茶的起源;第二部分谈采茶制茶的用具;第三部分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第四部分讲煮茶 、饮茶的器皿;第五部分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第六部分讲饮茶的风俗等。


《茶经》不仅是一部农学著作,也是一部阐述茶文化的书,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陆羽之后,才有了茶学!

(注:图片源自网络)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欢迎关注!

读书旅行茶


中国人喜欢把在一个领域的学问做到极致的人,叫做圣。这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这也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进取勤奋的民族。因此把儒家学说推向顶端的孔子,被尊称为儒家的圣人,把兵法与谋略推向文化的顶端的孙子,叫做兵圣。

三国时代的关羽,因为仁义与忠孝和武功并存,被称之为武圣。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把饮茶从一种生理需求推向精神追求,把饮茶从现实的锅碗瓢勺的俗世生活,推向审美生活的人,就是陆羽,他被尊称为茶圣。

我们知道,中国人的饮茶的传统,从上古时代就开始了。传说中的神农氏尝百草,是为了给人类找到驱除瘟疫解毒的方法。《神农百草》中记载说,神农氏一天尝了上百种草药,遇到七十二种毒,最后是靠着茶才解毒的。这说明,茶本来是作为药物而出现的。

茶的这种实用主义的功能,在中唐时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审美心理,一种超脱于药物需求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而引领并完成这个审美文化转变的人 ,就是唐朝著名的隐士、诗人、孤儿、和尚、多情的丑男,陆羽。

陆羽在世界茶文化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陆羽,字鸿渐,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其实,陆羽本来是个无名无姓的孤儿。

名字对一个人很重要,很可能隐藏着命运的信息,因为名字包含着人对未来的期许。无名无姓的陆羽,长大后给自己起了个名字,他读《易经》给自己占了一卦,得到“渐”卦,“渐”卦的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说鸿雁降落在地上,两羽翩翩,可以作为仪式上仪礼,象征遇到贵人,四方坦荡。这是一个吉卦。本来无名无姓的他就给自己一个陆姓,名字叫羽,象征着自己云游四方皆坦途的美好未来。

在今天看来,陆羽的名字与他一生的事业联系紧密,茶生于陆地之上,四方皆有茶,茶就是他的羽毛,品茶就是他的生命。

处在中唐时期的陆羽,一生没有做过官,但是出身贫寒的孤儿的他,却做过很多的事情。陆羽在婴儿时期,因为长得太丑而被抛弃,被一个佛门大师收养,学习佛学。但陆羽不喜欢这种清苦的青灯黄卷的生活,偷偷离开佛寺,独自一人闯荡江湖。他做过小丑演员,专门扮演小丑,用他的幽默给别人带来欢笑。陆羽是个口吃,但他的文采相当好,他不仅是当时著名的诗人,还专门写了笑话集,用他的段子娱乐别人。

正是在艰难的生活中,陆羽用他最认真的人生态度,得到了很多文人高官的帮助和悉心培养,最终陆羽走上了喝茶、研究茶的道路,最终成为茶圣,成为被人祭祀的茶神,从而成就了一生的传奇。

陆羽的故事告诉我们,野百合也有春天,只要你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终总能迎来人生的高光的时刻。

陆羽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饮茶品茶,把茶从草药推高到文化的位置。

茶与酒不同。

酒大概代表着一种世俗的精神,酒是现实的作料与麻醉剂。而茶这不同。茶注定是属于精神的世界的,它最应该属于与世无争的隐士。陆羽的气质,大概就是个遗世独立的隐士。陆羽写诗表达自己的志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人生有六羡,但陆羽根本就不在乎那些世俗的快乐,所谓的黄金台白玉杯,所谓的功名利禄,在陆羽看来,一切都是浮云。陆羽梦想的生活就是找到好茶,找到好水,在茶的世界上,做个态度安然的隐士。正是陆羽的这种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让他把茶的事业做到了极致,从而成为茶文化的创立者和完成者。

我们说陆羽把喝茶变成了一种文化,这貌似有点虚幻,但是我们要是认真阅读陆羽关于茶的专著,我们就可以看到,陆羽的茶经,既有审美意义上的道,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术,它是关于茶的一部科技专著,一部百科全书。

《茶经》一共讲了诗歌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讲茶的起源,第二部分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第三部分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第四部分讲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第五部分: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第六部分讲饮茶的风俗等。

总之,陆羽的《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同时也是日本茶道的始祖。


好玩的国学


我国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历程,而其中的茶叶及茶文化是我国文明史上源远流长的一部分,同时中华民族在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发现茶叶,并且经过不断地探索和传播,使其成为世界文化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茶”字的由来:

说到茶,就不能不说下汉字“茶”字的由来,据历史记载:荼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和《尔雅》等著作中,意思是指带苦味的植物叶子。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秦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将荼称为“荼草"、“选”。宋朝文学家徐铉在其《说文解字注》中有解释“ 荼即今之茶字也”。这就是说,从先秦开始到宋朝以前,茶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尚未定型,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字。

陆羽的《茶经》

茶,是一种文化。而陆羽,就是茶文化的集大成者,被后人称为茶圣。陆羽,字鸿渐,唐代著名茶学家,被誉为“茶圣”,“茶仙”。陆羽一生好茶,对茶叶有着深厚的兴趣,十分精于茶道,并且长期研究,著有世界上第一步茶叶专著《茶经》。

陆羽所著的《茶经》,把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进行论述。科学的论证了茶叶及茶文化的发展和技艺。

《茶经》共有十章,分为上、中、下三卷,详细介绍了茶叶的种植、历史、泡茶技艺、茶文化精神内涵。是一本茶叶和茶文化的专业著作,不仅有自然科学,更有人文艺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专业著作。

陆羽所著《茶经》的贡献

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曰: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

我国茶文化历史上,陆羽可以说开创了一个茶的时代,“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陆羽不仅是第一个系统性的给茶著书立说,更是整理研究了唐之前所有关于茶的历史文献,通过自己不断地研究探索,亲身实践,把历史与实践进行总结,构建了茶文化的知识体系,奠定了中华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在陆羽之前,如晚唐诗人有诗曰:“与夫自蔬而吸着无异”,意思是把茶叶当蔬菜吃,这种情况自从陆羽的《茶经》问世后有很大改观。

《新唐书.陆羽传》记载:

“羽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之饮茶矣”

说明在陆羽的《茶经》问世后,饮茶文化才逐步盛行起来,所以《茶经》才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道》的著作。

《茶经》的历史意义

主要归为三个方面:

1、《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文化,更并是非温饱问题。《茶经》问世后对茶叶、茶具、茶技艺详细介绍,贯穿了一种美学的技艺和氛围。


2、《茶经》首次把“精神”融入于茶道文化之中,注重品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把饮茶当作“陶怡情操,自我修养”的方法。

3、《茶经》首次把百家文化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文化精神,茶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

结论

陆羽的《茶经》是他刻苦学习、潜心探索得出来的精神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是中华文化精华的一个重要部分。


绝尘的时光


陆羽(733年-804年)是中唐时期的人,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1、出身卑微。陆羽是弃婴,3岁被竟陵(今湖北天门山)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

2、不知姓名。自己卜卦,得"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取名陆羽,字鸿渐。

3、长在寺院。自幼喜欢儒学,对佛法兴趣不大。9岁时与智积禅师矛盾升级,担心坠入"魔道",对他实行了"劳动改造",然并不因此气馁屈服。12岁时,忍无可忍,逃离寺院。然而,在寺院的生活中,陆羽接触了影响他一生的东西——茶。传说,智积禅师的是位烹茶高手,陆羽是茶童。

4、伶人经历。离开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集编、导、演于一身。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5、得遇貴人。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州人聚飲中,看到了13岁时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并修书推荐他到邹夫子门下,接受了正规教育,由此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6、闻名文坛。与崔国辅相识后,对他影响很大。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后与李白、杜甫、颜真卿,特别是诗僧皎然等名僧高士都有交往,饮茶吟诗。

7、书写自传。29岁陆羽为自己写了一篇传记《陆文学自传》。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

8、《茶经》问世。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几经增补,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经》,时在780年。

9、不爱权势。唐代宗曾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又请他担任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职。

10、功成名就。陆羽除了在茶文化方面的贡献外,在文学、史学、地理、方志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其身后,影响至深,流传最广的是他所著《茶经》。

《六羡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茶小西


被称为“茶圣”的是陆羽,唐朝中期人,生于公元733年-804年。陆羽的《茶经》的主要贡献:

1.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之前的茶叶种植、生产、分布、饮用习等情况。

2.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将饮茶从生理需求层次上升为精神层面的享受,同时赋予饮茶的过程以道德规范的涵义。

3.将儒、释、道融入茶道之中。将茶作为自然之物与人文精神交融起来。


希望62282153


陆羽是唐朝的大学者。他小的时候,历尽了苦难。陆羽是和尚从河边捡来的被人抛弃的孩子。他从小在庙里干 活,条件十分艰苦,每天要放牧几十头牛。小陆羽很好学,常常 骑在牛背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有一天,陆羽正骑在牛背上读书,和尚发现了,就把他关进 了庙里。陆羽就在庙里默吟默背,但是常常挨打。陆羽不得不偷 偷地逃出了寺庙。后来,陆羽碰到了一个唱戏的班子,他一边演戏,一边继续 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人。陆羽一生著作很多, 其中《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科学著作,人们尊 敬地称呼陆羽为“茶圣”。据说,唐代竟陵积公和尚,善于品茶,他不但能鉴别所喝是什么茶,还能分辨沏茶用的水,而且还能判断谁是煮茶人。这种品茶本领,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把积公和尚看成是“茶仙”下凡。这消息也传到了代宗皇帝耳中。代宗本人嗜好饮茶,也是个品茶行家,所以宫中录用了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代宗听到这个传闻后,半信半疑,就下旨招来了积公和尚,决定当面试茶。积公和尚到达宫中,皇帝即命宫中煎茶能手,砌一碗上等茶叶,赐予积公品尝。积公谢恩后接茶在手,轻轻喝了一口,就放下茶碗,再也没喝第二口茶。皇上因问何故?积公起身摸摸长须笑答:“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亲手所煎。饮惯他煎的茶,再饮别人煎的茶,就感到淡泊如水了。”皇帝听罢,问陆羽现在何处?积公答道:“陆羽酷爱自然,遍游海内名山大川,品评天下名茶美泉,现在何处贫僧也难知晓。”于是朝中百官连忙派人四处寻找陆羽,不几天终于在浙江吴兴苕溪的杼山上找到了,立即把他召进宫去。皇帝见陆羽虽说话结巴,其貌不扬,但出言不凡,知识渊博,已有几分欢喜。于是说明缘由,命他煎茶献师,陆羽欣然同意,就取出自己清明前采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煎后,先献给皇上。皇帝接过茶碗,轻轻揭开碗盖,一阵清香迎面扑来,精神为之一爽,再看碗中茶叶淡绿清澈,品尝之下香醇回甜,连连点头称赞好茶。接着就让陆羽再煎一碗,由宫女送给在御书房的积公和尚品尝。积公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连叫好茶,接着一饮而尽。积公放下茶碗,兴冲冲地走出书房,大声喊道:“鸿渐(陆羽的字)在哪里?”皇帝吃了一惊:“积公怎么知道陆羽来了?”积公哈哈大笑道:“我刚才品的茶,只有渐儿才能煎得出来,喝了这茶,当然就知道是渐儿来了。”代宗十分佩服积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和陆羽的茶技之精,就留陆羽在宫中供职,培养宫中茶师。但陆羽不羡荣华富贵,不久又回到苕溪,专心撰写《茶经》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