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童年因為不敢向老師開口導致尿褲子,自卑的人總怕麻煩別人


蔣方舟童年因為不敢向老師開口導致尿褲子,自卑的人總怕麻煩別人

“我們提到母愛的時候總是用‘偉大’‘無私’這樣的詞,提到童年總是用‘無憂無慮’‘金色’這樣的修飾,完全沒有猶豫,沒有過問過深埋的記憶。

我不想做一個歌頌遙遠的月亮有多皎潔的人,而想看到它暗淡坑窪的一面,那是真實。我們抱怨孩子總是吵鬧和哭泣,而當我們蹲下,和孩子同一個視線,看到的都是大人密密麻麻的腿,看不到路也看不到人的表情,這時候,我們才知道孩子們的驚恐從何而來。我想回到那個低的視線。

看到過一種說法,說當一個人產生羞恥感的時候,童年便結束,青春便開始了。我想,一個人的羞恥感喪失的時候,他的青春便結束了,中年開始了吧。”

——蔣方舟

不太愛看蔣方舟的書,一本短片雜文集看了幾年也沒完全看完。或許是她寫的太直接,現實、真相都說得太直接了,讓人難以接受,就像她說,在兩性市場被挑選的那段話。即使再醜再胖再窮,靈魂再貧瘠,誰願意承認自己是被挑選的對象呢?誰還不能挑選別人呢?

但是事實是,不管你多漂亮身材多好靈魂多有趣,你也始終扮演著被挑選的角色,無一例外。

記憶裡的自卑是從小時候開始的,越小越沒有世界觀的時候,越容易對自己產生誤解,害怕自己做錯什麼事讓別人嘲笑,感覺自己總是不如別人,在參加活動的時候一旦落單就不知所措。

蔣方舟說她幼兒園時因為每天晚餐最早衝到飯堂去,導致老師每次舀給她的湯都是表面一層帶著稀稀拉拉油花的清水,而吃完飯等家長來接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靠著牆壁站著不能講話不能動,因為會弄髒剛拖好的地板,她每次在等待中就會想上廁所,從膀胱一路爆炸到大腦,但她的忍耐力又極好,總是能等到老師說:“蔣方舟,你媽媽來接你了。”

然後一路跑一路尿,在路上留下一條淅淅瀝瀝的尿漬。後來哪怕是晚餐不喝稀飯幹吃包子,這樣的感受也一路伴隨。

直到現在我都很清晰的記得是小學的時候,在老師家補完課,我很快的就做完作業準備回家,因為也是尿急,想回家上廁所,但是臨走前一個同學讓我等等她一起走,我下樓走到老師家門口等她,期間尿意越來越濃,旁邊就是公共廁所,我想進去,但是又怕在我進去上廁所的間隙,同學下樓來沒看到我,我便一直忍著等她,當時腦子裡簡直不能思考其他的事情,一直忍,但最後大腦放鬆了一下,雙腿之間便湧現一股暖流。

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我再也沒有在任何人面前因為不好意思開口導致自己不舒適的時候。

人的自信絕大部分應該來源於誇獎,而在我記憶裡,最聰明最懂事,老師最喜歡的那個階段其實反而是我人生25年來最自卑的時候,那時候沒有人會當著我的面誇我。

反而是最不懂事、最叛逆的中學時期,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經常會收到男孩子的情書,會有男孩子一直默默地喜歡,有男孩子覺得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不吝言辭的誇你。哪怕是現在,也經常會有各方的誇獎,可是卻都不如那個時候來得純粹,也不會有那樣的滿足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