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4:巧用火攻計策


劉伯溫4:巧用火攻計策

陳友諒屢戰屢敗,自己的疆域日益狹小,使他愧憤交集,決意破釜沉舟,要與朱元璋決一死戰。

他造了許多戰艦,高有數丈,載著百官及家屬,和所有士卒六十萬人,向東進發。

到了南昌便把各艦停住,準備攻城,兩下接仗,殺得天昏地暗。相持數日仍攻不下來。

朱元璋因南昌告急,便親率援兵前去解圍。因此時劉伯溫不在身邊,無人與之出謀劃策,交戰後朱元璋竟損兵折將,自己還差點成了陳友諒的階下囚。

正在這個關鍵時刻,劉伯溫及時趕到,讓朱元璋先退兵十里,再與他商議戰事。

隨後劉伯溫提出火攻計策,朱元璋有些擔心到時候若沒有順風,不但不能成事,還有可能反燒到自家陣營中。

劉伯溫對此似乎胸有成竹,並且密囑朱無璋火攻的詳細辦法。

朱元璋喜不自禁,囑咐各將領按照劉伯溫計策行事。

當晚陳友諒正率兵巡邏,見有七艘小舟滿載兵士,正順風直往他們船隊駛來。

陳友諒料定敵軍來犯,忙讓兵士搭弓射箭,哪料到一個也射不倒。駛近一看,原來都是頂盔貫甲的稻草人。

劉伯溫4:巧用火攻計策

正當陳友諒軍驚疑不定之時,藏在船板下的朱元璋敢死隊拋過鐵鉤,搭住了大船,並舉著過油的蘆葦,還有硫磺火藥等,紛紛向大船拋擲,霎那間烈焰騰空,大船四處燃燒,風助火勢,根本沒辦法撲滅。

此時,朱元璋又派一彪人馬殺到,弄得陳友諒的軍隊措手不及。由於大船都是連鎖的,掉轉不靈,等到斷纜分逃,焚死溺死殺死的已不計其數。

陳友諒又受此挫敗,恨得咬牙切齒,便想再戰時專門圍攻朱元璋的坐船,希圖殺了朱元璋以洩心中之憤。

第二天,兩軍相接,朱元璋正坐陣指揮。忽聽劉伯溫大呼:“主公快易坐船!”朱元璋不及細問,忙改乘他舟,剛換過來,便聽一聲炮響,朱元璋原來的坐船已被炸成碎片,真懸!

原來是陳友諒已分辨出朱元璋的坐船,用炮將其擊碎。他滿以為朱元璋必死無疑,又過一會兒見朱元璋又督兵殺來,只好殺出重圍,退守鞋山,兩軍又在此相持數日,未有結果,劉伯溫向朱元璋出謀,讓他暫時移師至湖口,等到金木相犯的時曰再與陳友諒決一死戰。

朱元璋聽從劉伯溫的計策。後陳友諒冒死突圍,朱元璋軍迎頭痛擊,陳友諒丟盔棄甲,連家眷也無心顧及,且戰且逃,終被追兵所殺。

由此,在與陳友諒的較量中,朱元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再後來,朱元璋又殺敗了張士誠,北代中原,成就帝業,這一切與劉伯溫當初為他謀劃的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劉伯溫4:巧用火攻計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