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栽插过十天后,返青发棵,追什么样的肥料最旺盛?

万则红


在水稻生长期内,我们主要施复合肥和尿素,至于移栽十天施什么肥,那要看田间情况及如何管理的?亮仔在南方种植水稻,下面分享下我们是如何施肥的?

一般水稻移栽三天,要施点尿素促新根生长,现在苗大,吸收能力还可以,我们选择15至20斤一亩。不过受天气影响或农事错不开,可以推迟几天,一个星期内完成就可以了。这个肥料可以拌除草剂一起施,不拌也行,不过后期除草艰难,追施肥相应会多一些。

正常三天施第一次拌除草剂尿素,这个除草剂主要是封闭除草。尿素三天见效,苗也旺起来了,这时施入底肥复合肥,一亩40斤,我们这边够了。施好底肥差不多一个星期了,基本进入分蘗期,这时需要放水晾田,这时田里的一些没有封闭好的杂草也相应出来了,就需要除草了,之后24小时灌水。灌好水差不多十天后,这时主要进行追肥促分蘗,选择氮肥尿素,施一亩30斤左右,整个生长期内60斤左右,不能太也不能太多,少了苗势不旺,多了会贪青晚熟。

要是一个星期进行的都一次尿素施撒,那么三天见效期之后,也就十天后了,这时就要需要施入底肥复合肥了,用量还是一亩40斤。施入底肥需要两至三天的溶解吸收,之后就要根据田里的草长情况,看是否进行除草,如果不除草,就直接进行追肥促分蘗了,施入后在分蘗期内适时晾田就可以了。有草要除,根据上面的操作进行。

有时忙不过来,田里的杂草会出现旺长,一次除不尽,十天后还需二次三次的,这时除草过后,有些秧苗会出现药害发黄,就需在黄的地方进行少量的尿素施入,间隔三天再进行下一次的除草,之后再施入少量的尿素。

综上所述!秧苗移栽十天后正常管理情况下,应该施入尿素,促分蘗。如果有耽误,就要先施入底肥复合肥,除草过后再施入尿素进行追肥,之后根据除草次数进行少量尿素施入。
我们就是这样操作的,效果还理想,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些参考!




亮仔为农


水稻秧苗栽插十天后返青发棵,一般追施什么肥最能长旺盛呢?根据个人经验,我一贯的作法是追施以氮肥为主,以磷钾肥为辅的水稻专用复合肥每亩10~15千克。有时我还觉得专用复合肥的含氮量有所偏小,另外混合加施一些尿素,每亩5千克左右,这样效果更好一点。在施肥前一天一般要放干稻田水,第二天施肥,第三天重新灌水,以3到4公分水位就行,注意不要让含有肥料的水漏掉。




退工还农


水稻秧苗儿刚插入大田10天左右,我们这称之为秧苗儿转衣。也就是说秧苗从秧底,移栽到大田进行了二次锻根。这个期间是不需要追肥的。因为,底肥一点儿也没有消耗。

秧苗刚移栽的这个10天左右的时间,刚好撒过除草剂的。这个时候一亩田掺8~10斤的尿素,和除草剂一起撒到田里去也可以。有的农户直接掺沙撒,连尿素也不用掺的。

现在用的都是长效复合肥,里面含的有充分的氮磷钾等混合元素。只要施足底肥,水稻的整个生长期是不需要追肥的。否则,如果肥料过重,有可能会使水稻返青、倒伏~减产。


水稻的管理通常以几个关键的,生长时段不缺水为主。

1.刚插到田里15天左右不能缺水。

2.打萢抽穗期间不能缺水。

水田里泥巴本身含的就有丰富的营养。大集体没有化肥的时候,水田里稍为撒点农家肥或砍点艾蒿怄肥,一亩田还可以打几百斤稻子。

所以,现在的农业科技发达了,在生产复合肥时就把所需要的各种配方。根据水稻整个生长期间,所需要的营养数量,量身定做的。比方说:100块钱的油刚好可以跑100公里。

一标准亩水田,如果撒90~100斤复合肥,水稻的整个生长期就不用再追肥了。


豫南乡农



水稻秧苗栽插过十天左右的这个时间段,按照水稻种植户的施肥习惯,通常都在这个期间施用返青肥,但是由于受长期低温天气影响,秧苗栽插稻田里后,虽然没有形成大缓苗,但是返青却相对较慢,长势也比较弱,由此导致田间施肥不能带二遍药下地,所以大多数水稻种植户也就延缓了施肥日期。

虽然现在以经过了,施用返青肥的时间段,但是此时也正是反应肥效的最佳阶段。相对比较之下,虽然各个田块水稻长势参差不齐,却都已经返青,叶蘖蓄势待发。


那么如题所问,水稻秧苗栽插十天后,返青发棵,追什么样的肥料最旺盛?

从作物的吸肥规律,以及肥效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如何让肥料效率最大化,以多年种植水稻总结经验来看,首先我们来是要注意加强田间水层管理,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养根,此时间段我们只有养好水稻秧苗的根,让其有着白,长,粗并且根毛多的健康根来。只有这样我们施到田里的肥才能够高效率利用。

至于施什么肥料最旺?

我在这里推荐两个施肥方案:

1.施用专用返青二元肥料,氮钾追。总含量35%,氮30%,钾5%。每亩6~8公斤加5公斤生物菌肥。

2.每亩施用,1公斤氯化钾+8公斤硫酸铵+5公斤生物菌肥。

这样配伍施肥,不仅可以让秧苗快速吸收肥料,又能通过菌来活化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的通透性。给秧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早生快发,又壮又旺。

对此您有哪些不同看法欢迎一起探讨交流。

您关心的就是我关注的,神农愿与您一起探讨交流,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关注谢谢!


神农35


水稻秧苗栽插过十天后,出现返青发棵现象。这是水稻栽插后返青分蘖期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生长壮态,具体表现为植株矮小瘦弱、生长停滞、出叶缓慢、叶尖干枯、分蘖少且发生迟、根系细瘦、色泽不正常且生长受阻,导致水稻后期穗小、粒少粒轻,从而影响产量。



先要分析导致返青发棵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合理的施肥。


1.缺素性。常见的有缺磷、钾或锌三种元素造成。


2.冷害性。主要是水稻抛栽后遭遇寒潮低温侵袭,同时加上连续阴雨的灾害性天气。


3.中毒性。主要是用了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发酵,消耗土壤氧气使得根系缺氧,同时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还原性物质,毒害根系。


防治和补救措施。应采取以预防为主、补防为辅的综合性措施。


1.因缺素引起的,应按照缺素典型症状判断所缺营养元素,再根据缺啥补啥的原则,采取针对性措施。缺磷田块可施用磷酸钙20-30千克/亩;缺钾田块可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10-15千克/亩;缺锌田块可撒施硫酸锌1-2千克/亩,或用0.2%的硫酸锌溶液均匀喷雾,喷施时间宜在晴天上午或下午进行。

2.因冷害引起的,在秧苗返青后,也应排水露田,以水调温,以水保湿,日晒夜灌,提高水温和土温。


3.对于中毒性田块,要及时排水晒田,增温补氧。具体做法是:坚持浅水勤灌与轻搁田相结合,提高土壤通透性,加速土壤环境更新,氧化有毒还原物质。



综上所述,只要分析出水稻返青发棵的原因,再对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就不难解决问题了。


大家好,我是土生土长的三农基层工作者,立志做一道本土和外界的桥梁,分享本土好技能,传播头条新知识。支持我,请关注我,一起为勤劳善良的农民朋友助力。

阿华记农


水稻秧苗移栽十天之后已经返青、分蘖了,这个时候追施尿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是比较好的。一方面满足分蘖对养分的需求,一方面通过补充微量元素平衡秧苗的生长。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肥料,不同时期对肥料的种类和数量要求也有区别。在返青之后,水稻就已经进入了分蘖的过程。只不过因为有的秧苗第一片叶的损失,第四叶的同伸分蘖被无形的损失,不能被利用,只能利用第5叶以及之后的同伸分蘖。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对于养分的需求也比较大。


一般来说,水稻移栽之前施用的底肥可以提供一部分的养分供给水稻的分蘖需求。但是因为传统的使用方式对于肥料的损失比较大,完全不能满足整个分蘖期的需求,此时就需要在返青后追施一部分的尿素来满足水稻分蘖对氮素的需求。水稻的分蘖期主要是进行营养生长,追施尿素可以满足营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正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本田的生长情况酌情追施3-5公斤/亩,最好是根据水稻的肥料效应公式n+2叶在4.5-5叶期施用,以满足水稻分蘖盛期对养分的巨大需求。


同时,也建议追施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比如铁、锌、硅、硒等元素,对于改善水稻的生长以及提高肥料的吸收效果是比较有效的。


需要注意的是,追肥可以,但是不能盲目的过量施用,以免造成水稻营养生长过于旺盛的情况发生,而造成倒伏、生殖生长分化滞后的情况发生。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培育水稻壮苗是搞好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壮苗具有返青快,早生快发,有效分蘖率高、抗性强、粒数多、结实率高等特点,同时还能缩小穗子之间的差距。培育壮苗首先要做好合理密植。

水稻返青分穗肥亩施尿素8~10千克,氯化钾6~8千克,可以提高稻米中蛋白质含量。但量,优质稻栽培中氮肥施用必须做到定量,后期要慎用。

水稻移栽后,气温高,应保持3厘米以上水层;分蘖期干干湿温,促进早分蘖;幼穗分化期,要浅水灌溉。





三省坡天堂


水稻秧苗栽插过十天后,返青发棵,追什么样肥最旺盛?水稻秧苗栽插过了十天后,就是水稻返青分孽时期,这时也是拷(靠)田之时,这是必须掌握的重要一步,这时是水稻己经扎根于土壤之中,需肥需水,但水不要深,寸水即可,这样能使阳光照射热度而在土壤与寸水之中产生一种适应水稻:生根返青发棵之作用的温度,水稻既然得生长与发裸(分孽),就得肥料追施,不然的话营养养份跟不上会使水稻产生发黄的赖苗缺少营养的表现极为突出,这样使水稻不能旺盛生长,给今后的水稻减产帶来极不客观的影响,产量大幅减产。为使水稻正常生长旺盛分孽,可用每亩3O至50斤氮肥追施,这样才是达到水稻秧苗栽过十天后能促使水稻返青发棵旺盛生长的可靠措施保证。


WangFDDI夢圓


水稻分蘖期田间管理

水稻返青分蘖期,是指水稻栽秧到幼穗分化前的这时期,这段时期的长短,随着气候、品种、栽培条件等而不同,一般要经过40—50天。早返青有利于早发分蘖和形成壮蘖,延长营养生长期,同时也为早熟,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1、分蘖期秧苗正常的长势长相

返青活棵后株型直立,以后随着新叶分蘖的发生株型略散,形成“水仙花”,叶片略变弯而披,茁壮有劲。若栽后久不散棵,形似“一柱香”是僵苗低产的长相;若叶片乌黑,轻弱披垂,缺乏弹性,则是长势过旺,徒长的长相。

2、管理目标

这个时期是决定穗数并为穗粒发育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主要管理目标是促进发根好,返青快,分蘖早,形成足够壮蘖,防止僵苗。

3,田间管理主要措施,

为了水稻发根根良好,返青快,分蘖早,形成足够壮蘖,达到高产的长势长相,要以科学的水肥管理为中心。

(1)科学管水

为满足水稻生理需水要求,要利用水来调节稻株的生长发育,返青分蘖期水分管理应做到“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控蘖”。

①“薄水分蘖”。稻田在分蘖期宜浅水勤灌,保持薄水层。水稻分蘖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以满足叶面蒸腾的需要, 使代谢作用能正常进行,促进分蘖和叶的生长。另外薄水能使秧苗基部和土壤接受阳光,提高土温和水温,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有效养分,以利根的生长和分蘖的发生。薄水还有利于低位蘖芽萌发,降低分蘖节位,使叶鞘变短,分蘖能迅速伸出,提早抽穗,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

②“适时控蘖”。一般每亩稻田的分蘖数控制在40—50万个。主要做法是把握好“前促、中控、后攻”的施肥原则,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撤水晒田是最好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更新土壤环境,增强根活力,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形成壮秆,增强抗倒力,减少病虫害。

(2)施好分蘖肥

分蘖肥栽秧后7—10天施的追肥,施分蘖肥的目的,是促进长根,出叶,早发分蘖,形成足够的壮蘖。第一次分蘖肥在栽秧后7—10天进行,每亩施入尿素6—8㎏或碳铵18—20㎏。若第一次分蘖肥施后还觉得肥力不够或长势不均,可在第一次分蘖肥后7天酌情补施。对缺乏磷,钾或基肥中磷、钾不足的田块,除了施速效氮肥外,同时施磷、钾肥。

(3)中耕除草

一般在栽秧后10—15天进行,秧苗返青后,结合施分蘖肥一次性施入除草剂,化学除草剂的施用不宜过早,过早草芽未萌发效果不佳。

(4)及时防治病虫害

水稻返青分蘖期主要的病害有叶瘟,条纹叶枯病,虫害有螟虫,粘虫等,要根据测报,及早防治,避免蔓延。

(5)防治僵苗

发生发僵有三种类型:①冷害型,主要发生在一些低洼的冷浸田,有的由于栽秧过早,水温,土温低。②中毒型。③缺素型。防治措施:①深翻田,透晒垡。②适时浅栽适龄壮秧。③增施磷、钾肥和其他微量元素。④对已发生僵苗的田块,可采取排水,降低稻田水位;增施磷、钾肥、锌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⑤对缺素型僵苗,可每亩用过磷酸钙20㎏,硫酸锌2㎏,磷酸二氢钾2㎏,混合施入稻田。





小杨哥vlog


1.施肥量。分蘖肥主要是氮肥,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20%~30%。尿素6~10公斤/亩,或硫酸铵15~20公斤/亩。一般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少施,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可多施,壮苗早插的可少施,弱苗晚插的可多施。2.施肥方法。一是要早施,由于氮肥的肥效慢,施肥后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因此应早施分蘖肥,一般返青后立即施用。二是要看苗施肥,先用分蘖肥的80%全田均匀撒施,其余20%就看田间长势,长势好的地方少施,长势较差的地方多施。这样全田长势能达到基本一致。施肥后,田间要保有水层,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水。

施足有机肥。按“四类一体”配方施肥要求,在耕作平田时就施足有机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如饼粕肥、或市场售有机肥40-50千克,过磷酸钙或磷酸二胺10-20千克,同时每亩稻田可施极动力素2千克,极动力素具有解磷、解钾功能,动力强劲,肥效持久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效,也无须用化肥打茬口,因为刚栽插的秧苗根本就没有吸肥能力,同时也受不了高浓度氮肥的浸泡,不然就易造成缓苗不发棵的现象。  科学追肥管理。按“四类一体”配方技术要求,追肥要在栽秧4-5天后,即秧苗开始生根时才追施尿素和钾肥5-10千克,并拌入除草剂撒施,有利稻秧快速活棵和中耕除草的作用。2-3周内再追施发棵分孽肥尿素10千克、钾肥或复合肥15千克,有利水稻快速发棵分蘖多和抽穗齐的作用,可比传统水稻施肥方法要多发5-10个稻穗,“四类一体”配方施肥增产高的原理就在其中。在孕穗到抽穗期间可用漯效王液与甲?K杀菌灵混合喷施,每周一次,不仅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曲霉菌等病害,而且还能有效防止稻秆倒伏和促进籽粒饱满、早熟的功能,其它病虫害可按常规管理方法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