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源法院:疫情下的扶貧走訪

昨天下午下鄉扶貧走訪,單位安排了車輛,可我沒坐,因為包括司機在內四人共乘一車,在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儘管大家戴了口罩,可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於是我開著私家車,向扶貧點白馬鎮隔山村飛馳而去。目的地距城區只有近40公里,三分之二的路程是高速,加之車速較快,半個小時多一點,我就到了村部。

漣源法院:疫情下的扶貧走訪

駐村的第一支書老李熱情地跟我打了招呼。他是我單位漣源法院的法警大隊政委、部隊正營級幹部轉業,帶工作隊駐該村扶貧已有三個年頭了,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人民群眾很滿意,上級領導多次表揚。

雖然我稱他“老李”,但他其實還年輕,只有四十出頭。他比我小多了,但畢竟是四十多的人,我不宜再稱他“小李”。我在村部休息了幾分鐘,李政委指導我填好了相關表格,我帶上必要資料,開始走訪。

近四年來,我負責幫扶的貧困戶有兩戶;四年前,我還幫扶過另三個貧困戶,因此六年來,我實際幫扶了五個貧困戶。幫扶期間,我堅持對貧困戶每月走訪一次。

說實話,我個人能力有限,未能給予他們太多的幫助,但他們按政策該享受的待遇都享受了,六年來,我個人給五個貧困戶的慰問金合計應將近6000元了。

既然下鄉扶貧,就應入戶走訪。隔山村的鄉村公路和村部修得不錯,這得益於村支兩委的履職和擔當,得益於我單位的大力支持。鄉村路寬,交通方便,但我未選擇開車,而是步行前往貧困戶家。

貧困戶老梁家離村部較遠,要走一段鄉村公路,還要穿過一片大田野。這片田野我很喜愛,近四年來,我幾乎每月要走過一次,已經很熟悉了,那水田、菜地、小溪、池塘、小水泥道、山坡山林等,深深印在了我腦海中。

初春的田野,最美的景色是那滿眼的黃橙橙的油菜花,走在如畫的風景裡,我當起了“攝影師”,拿手機拍了好幾張田野風光,似乎有些興奮。我能不興奮嗎?擁抱著美麗的大自然,汲取著田野的芬芳,尤其還宅家這麼多久了。

田野盡頭的山邊是老梁家,很快就到了。我戴好了口罩,這是必須的,既為自己著想,也為老梁及其家人著想,大家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彼此“隔離”一下,很有必要。

到了老梁家門口,看到了好幾位“陌生人”,我未進門,站在外面打了招呼,老梁夫婦很高興的迎了出來。我笑問:“今天什麼喜事,家來了這麼多客?”老梁愛人說:“今天我生日,來了四五位客,是開車來的,大家都健康。”

我祝老梁愛人生日快樂,並從包裡拿出一個紅包給了她。隨後,我宣講了當前的疫情防控政策和要求,絕不允許搞家庭式大聚餐大聚會,生日當然該過,但自家人聚個餐、親友電話祝福一下就行了。

離開了老梁家,我從田野走過,返回村部附近,去了貧困戶小梁家。小梁有三個小孩讀小學或初中,大前年他自己身體出了毛病,做了手術,後來恢復還不錯。近幾年,兩夫婦一直在外面打工,從事超市的管理工作,待遇還可以。

小梁的父母和三個小孩都在家。我帶了口罩,為了大家的安排,亦未進屋,在大門口與兩位老人聊了聊。他們告訴我,小梁在浙江六安的一家超市從事管理工作,今年正月初六,超市老闆專門派車來隔山村接去了,媳婦於正月十幾乘高鐵去了深圳,也是為一家超市做管理。

我還問了些情況,兩位老人告訴我,小梁夫婦到單位後分別按規矩隔離了一段時間,身體都正常,早上班了。三個孫子都在家裡,哪裡也未去,現在天天上網課,學習正常。

回到村部,我將相關信息反饋給李政委後,未做久留,駕車返程。小車行進在高速路上,我想到兩貧困戶的家庭成員都平安,小孩們的學習也正常,我輕鬆地駕著車,聽著美妙的輕音樂,心情非常好。

(寫於2020年3月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