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霉病发病重、传播快,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学会“一招”再也不怕

霜霉病是经济作物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病情来势猛、发病快、传播快、蔓延快,如不进行及时防治,会对作物造成毁灭性损失!并且霜霉病侵染作物也比较广,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防治难度比较大,复发性很高,造成危害也比较大。主要发生的作物是:黄瓜霜霉病、十字花科作物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莴苣霜霉病、谷子白发病、烟草霜霉病等,其中黄瓜、葡萄霜霉病非常严重!

霜霉病发病重、传播快,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学会“一招”再也不怕

一、发病症状

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霜霉病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点,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发展为黄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叶背产生灰白色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类似黄萎病。逐渐变为深灰色。棚室内干旱时病叶逐渐变黄、干枯,空气湿度大时发病叶片霉烂。

霜霉病发病重、传播快,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学会“一招”再也不怕

霜霉病的早期传播其实也不容易,霜霉病的孢子囊需要90%左右的相对湿度和四小时以上的黑暗条件才能有效复制和开始传播,复制过程大约需要四天。

换句话说,发现小黄点后,连续4--5天有阳光直射和干热风,孢子囊复制就会受到很大的抑制。遇到有雨或者有雾,温度和湿度合适,才会开始复制和传染。这时仅仅按照习惯喷施保护剂很难铲除霜霉病,及时的使用治疗剂才更合理。

(一)葡萄霜霉病

1. 叶片危害症状

受侵染的叶片会在发病初期呈现出不定数量的边缘不清晰形状不规则病斑,之后病斑部位会逐渐变为淡绿色,并在病斑背面着生白色毛绒绒的霜状霉层,病斑其余形态与之前类似。再往后,霜霉病的危害程度进一步加剧,这时候叶片上的病斑会逐步增大到直径1cm以上,颜色也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后又变为红褐色,有点类似火烧症状,并伴随产生不同程度的脱落现象。

2. 嫩梢危害症状

受危害嫩梢在危害初期会在枝条上形成淡黄色的水渍状病斑,表面着生少量霉层,之后随着危害程度加剧,病斑呈纵向扩展趋势,颜色也由淡黄色变为褐色,微微凹陷。发病严重的时候,枝条会停止生长过程,伴随扭曲症状而死亡。

3. 果实危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对果实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实发育的前期,换句话说对幼嫩果粒的危害较多且严重。受感染的幼果会变为灰色,其果粒以及果柄部位会密生白色霉菌。如果受危害的果实较大时,还会在果面上形成褐色病斑,同时该部位停止生长发育,后期会从此处开裂。

霜霉病发病重、传播快,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学会“一招”再也不怕

(二)小白菜霜霉病的症状

发病初期,小白菜叶片出现小斑点,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在病斑叶片背面的相应位置上,会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发病部位会出现肥肿弯曲畸形,花梗感染,表现出黑褐色坏死斑,从而导致荚果空瘪不实或半实。

霜霉病发病重、传播快,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学会“一招”再也不怕

二、发病条件

(1)病原菌越冬基数高

霜霉病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因此,上年度霜霉病发生严重的田块,病原菌越冬基数高,当田间温度达到病菌卵孢子萌发的和湿度条件时,霜霉病很快就会迅速萌发并在田间快速蔓延。

(2)田间湿度大

霜霉病的发生及发生程度是由湿度和水分决定的。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

(3)温度适宜

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 适宜侵染温度15~17℃。温度决定了霜霉病菌潜伏期的长短,日平均气温在15~16℃,潜伏期为5天,17~18℃,潜伏期为4天,20~24℃,潜伏期大约为3天。

霜霉病发病重、传播快,如何进行有效防治?学会“一招”再也不怕

霜霉病为什么难防

1、霜霉病侵染快

霜霉病潜育期只有7-12天,发病速度快,一旦发病难以控制,只要温度适合就可以重复侵染发病,全年可以发生12-14次。

2、打药方式不准确

霜霉病主要侵染叶片,但是也可以侵染幼嫩的幼果和新稍,有的打药只打叶片正面而没有兼顾叶片的正反面。

3、只注重治不注重防

实际上病害管理中预防是成本最低的,效果也是最好的,一旦发病后再治,成本高、损失大、根除难。

4、病菌存活高传播途径广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2年。传播途径多样化,可以随风、雨、露、水流、农事活动、昆虫等进行传播,通过气孔侵入,并且可以再次、多次侵染。

三、综合防治

霜霉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避免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以及物理防治方法,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来进行防治,具体操作如下:

1、农业防治

一是重病田要实行2-3年轮作。施足腐熟好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二是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加强放风,降低湿度。

三是如发现被霜霉病菌侵染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防止病源扩散。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

可以使用针对真菌性病害的【满奇+中昇布津+阿卡迪安】进行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