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上的取胜《曹刿论战》是否根本就被骗了?我这小心肝啊碎一地

算不上的取胜《曹刿论战》是否根本就被骗了?我这小心肝啊碎一地


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战役,而曹刿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


曹刿论战》一篇优秀到入选中学课本的古文。课本上说。


长勺之战并没有这么简单。

曹刿的谋略,

但是后来学习《左传》时候发现。确实使得鲁国取得胜利的效果。

可得胜的手段,当时看来,却非常不光彩,而且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曹刿因何取胜?

首先我要辨析的一个概念是春秋时期的战争,和战国后尔虞我诈、上兵伐谋的战争是不同的

春秋时期能参与战争的都是士”以上的级别,贵族有贵族必须遵守的礼节,也就使战争有了底线。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大家都是周天子的臣,互相之间也都有剪不时理还乱的血缘、婚姻关系。

各诸侯国交战,对面的不是宗亲就是姻亲,事后还得向天子和其他亲戚汇报战况战果,所以双方都会自觉遵守“先礼后兵”原则。

如果我去阅读《仪礼》会发现这一时期的礼仪顺序繁琐复杂到令人发指,且不说婚丧嫁娶这些人生大事,连宴会、喝酒都有各式各样的规矩。

那么作为“国之大事,祀与戎”兵事,只会更加复杂。出征之前,就有卜筮、授兵(分发兵器)告庙(祭告祖先)等一系列仪式。

等到双方抵达战场,还需要致师,誓师。

致师”就是大军不动的情况下,双方各派出几个勇士犯敌挑战。差不多就是三英战吕布那样?

誓师”就是作战前申明纪律、鼓舞士气的动员大会。

之后才是正式交战:双方鸣钟鼓,然后两军对冲,以战车对冲为主,步兵跟在战车之后。


算不上的取胜《曹刿论战》是否根本就被骗了?我这小心肝啊碎一地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立即对冲】这条规矩,

曹刿就是打破【互鸣钟鼓后。打齐国一个措手不及。

站在齐人的角度,三次鸣钟鼓得不到回应的后果,不只是曹刿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回到当时的场景想象一下—三次邀战,鲁人都不回应,依照当时的正常逻辑,齐人会怎么想?

从上到下,肯定都会怀疑鲁人是不是不想打,想要和谈?所以第三次鸣钟鼓后,齐人在心态上,就没有作好应战的准备。

这时候,鲁军忽然冲过来,效果类似于偷袭,怎么能不赢?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但曹刿怀疑对方有诈,

鲁庄公想乘胜追击。等到看到齐人仓皇逃窜的证据,才下令追击。

这里面也涉及一个军礼的问题。


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以明其礼也。

古时候(西周以前)追击溃逃的敌人不逾越一百步,追踪主动退却的敌人不逾越九十里,这是为了表示礼让。

鲁庄公下令追击,

齐军刚刚溃退。只要在一百步之内,都是合于军礼的

但是曹刿的操作显然又在齐军意料之外,奔逃出老远以后,本以为已经到平安线内,结果又一大拨军队杀来…

齐人应该怎么都不会想到这种行为竟然出自周公之后—鲁国人之手。

长勺之战获胜,鲁史里浓墨重彩地记了一笔,为邦国出了这么个旷世难遇的军事奇才沾沾自喜。

结果呢?

看看长勺之战后的鲁国:

没过多久,鲁国就被齐国打到趴在地上吃灰;又没过多久,这位雄心勃勃的鲁庄公直接抱上了齐桓公的粗腿,该聘问聘问,该联姻联姻,再也不动争霸的心思,安安心心做起了齐国的跟班。

其实从长勺之战的记载就可以看出,曹刿的军事思想比起后来写兵法的那些大佬差远了如果说拿他跟后人比不太公平,就说说几十年前郑厉公使的鱼丽之阵”乍一读就能感觉出很强的技术性。


算不上的取胜《曹刿论战》是否根本就被骗了?我这小心肝啊碎一地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郑国的子元建议用左方阵来对付蔡军和卫军,用右方阵来对付陈军,说:陈国动乱,百姓都缺乏战斗意志,如果先攻击陈军,肯定奔逃。周天子的军队看到这种情形,又一定会发生混乱。蔡国和卫国的军队支撑不住,也一定会争先奔逃。这时我可集中兵力对付周天子的中军,就可以获得胜利。郑庄公听从了曼伯担任右方阵的指挥,祭仲足担任左方阵的指挥,原繁、高渠弥带领中军护卫郑庄公,摆开了叫做鱼丽的阵势,前有偏,后有伍,伍弥补偏的空隙。

曹刿的操作就相当于在足球赛中手脚并用,

相较之下。强行射门。

这种方法用一次可以,但若玩不出新的花样,也就只够用一次的大家都有手有脚,能作弊,他人就不会么?

这次战事之后,全天下都知道鲁国作战不守军礼。下一回交战,齐国的那些将领们还会这么傻乎乎地中圈套吗?

下一回打鲁国,还讲什么招势?直接手脚并用,把它当蛮夷就完事儿了呗。

倒是齐国出了个人才管仲,意识到时人心中周礼还有很重的分量,靠着尊王攘夷的路线,帮齐桓公收获了一整票的跟班。

有意思的长勺之战昙花一现之后,左传》上再也没有曹刿率军作战的记载,后来唯一一次出场,劝鲁庄公不要到齐国去观看祭祀社神,但庄公没听—那时候的鲁庄公恨不得攀牢跟齐国的姻亲关系(第二年就娶了齐女哀姜)而且庄公争霸梦碎后,对曹刿的才干应该是很失望了所以听不进他建议(猜的

另外,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叫曹沫的鲁臣:


算不上的取胜《曹刿论战》是否根本就被骗了?我这小心肝啊碎一地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跟齐国作战,

《史记》说曹沫这个人是鲁庄公的爱将。三战三败,导致鲁国割了一大片地,但是庄公还是没把他免职。

后来齐鲁会盟,曹沫手执匕首劫持齐桓公,逼他归还鲁国的失地。齐桓公情急之下同意归还,事后齐桓公想反悔,但被管仲劝住了

所以这场会盟的效果是鲁国收回了失地,齐国得了个好名声。

一说这里的曹沫就是曹刿。当然也有人考证认为不是

看行事的作风,曹沫和曹刿确实是挺像的会盟现场挟持对方国君,也是通过坏规矩,为国谋小利。

只是眼光不够久远,看不到这些短暂的利益面前,还有国家信誉,还有人心所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