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有毒為什麼不消滅?科學家:只會增強疾病傳播,適得其反

可以全民消滅蝙蝠,讓蝙蝠滅絕嗎?為什麼以前人們吃野生動物沒出現病狀,現在才出現?截至目前,沒有任何官方消息通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始於食用野生動物蝙蝠,而蝙蝠對生態系統的重要作用,以及殺死它們不會減少疾病的傳播,則共同決定了蝙蝠並不應該被消滅。


蝙蝠有毒為什麼不消滅?科學家:只會增強疾病傳播,適得其反

很多人問:是不是把蝙蝠這個物種全部消滅,人類社會就再也不會爆發類似的新型冠狀病毒?不管是以前吃野味怎麼沒事,還是為什麼不消滅蝙蝠,這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問題,在此次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中被密切的關聯起來。儘管該病毒的具體來源尚未確定,但野生動物蝙蝠卻被鎖定為最有可能的病毒來源,而那些可能因為吃這些野味而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也被大家視為罪魁禍首。


蝙蝠有毒為什麼不消滅?科學家:只會增強疾病傳播,適得其反

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便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問,為什麼不把蝙蝠這種又醜又毒的動物徹底消滅,避免人類日後再次遭遇相似的災難?首先,關於此次疫情的病毒來源其實至今也沒有確定,是不是吃野味導致疫情發生還在進一步的確認中。但是,關於為“什麼不把蝙蝠全部消滅”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已可以通過科學家們過往對蝙蝠的研究得到答案,只不過這對於那些對蝙蝠並不瞭解的人來說實屬意外。


蝙蝠有毒為什麼不消滅?科學家:只會增強疾病傳播,適得其反

沒錯,蝙蝠的確就像是一個行走的病毒庫,在它們的身體裡攜帶著多種病毒,而其中能夠導致人類被感染的病毒就多達60種以上,這是地球已知所有哺乳動物之最。然而,我們卻不能通過將蝙蝠消滅的方式來抑制病毒的傳播。換而言之,消滅蝙蝠的這一舉措,只會讓“易感蝙蝠”的數量急劇增加,相反還會造成疾病傳播的程度增強,卻並不是減少疾病傳播有效途徑。


蝙蝠有毒為什麼不消滅?科學家:只會增強疾病傳播,適得其反

很多時候,我們人類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作為萬物的中心,想當然的提出一些並不科學的見解,比如這一次的“消滅蝙蝠”。很少有人會關注動物對於自然生態的重要性,更多的都是參考其眼前對自身生活所帶來的影響。然而,他們卻並不瞭解:蝙蝠的滅絕,甚至會對許多地區的生態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比如,對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而言,在其中生存的果蝠(關鍵種),其實起到了動植物之間的協同進化作用。


蝙蝠有毒為什麼不消滅?科學家:只會增強疾病傳播,適得其反

因為,熱帶植物中的大多數幼體,其實是不能在親本的陰影裡得到正常發育機會的,尤其是那些還會產生毒素的母樹,這對於幼樹的發育而言無疑是極具破壞力的。於是,蝙蝠就擔當起了植物種子的傳播橋樑,通過它們可以飛行的身體將這些種子帶到和母樹距離較遠的地方。而這一過程的實現,實際上是通過蝙蝠食用果實後將其排洩出來,並且,某些無花果還必須在經過蝙蝠胃的消化之後,才能得到發芽的機會。


蝙蝠有毒為什麼不消滅?科學家:只會增強疾病傳播,適得其反

事實上,蝙蝠不僅在大自然中傳播了植物的種子,讓幼樹得以生長,同時也成為了某些植物的傳粉者。比如,葫蘆樹就是通過蝙蝠來進行傳粉的花。通常情況下,要藉助蝙蝠這種動物進行傳粉的花,它們的開花時間也往往都在晚上,而並非白天。與此同時,一隻大約身重20克的蝙蝠,一個夜晚就能吃掉200到1000只昆蟲,而蝙蝠同時又被浣熊和蛇等動物所捕食。簡而言之,在生態系統中,蝙蝠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允許我們擅自將其消滅。


蝙蝠有毒為什麼不消滅?科學家:只會增強疾病傳播,適得其反

野味一直是部分人的追求,且往往呈現出兩極化的分佈態勢,一部分是需要吃野味為生的人(目前基本已不存在),另一部分則是為了體現“身價”的人。以前的人吃野味都沒事,現在卻會導致疫情的說法並不準確。首先,正是科學的進步讓我們知道了很多事物的本質,以前沒有認知到並不等同於不曾發生。其次,環境一直在發生變化,而身處其中的人類和其他生物也同樣不會原地踏步,在生存這個問題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會面臨未知的考驗,這也是最基本的自然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