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汪曾祺诞辰100周年,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1920年3月5日,中国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出生。他的文章题材往往选自生活的细碎之处,以平淡、克制的叙述将事与情娓娓道来。汪曾祺曾参与过《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逝水》《蒲桥集》等。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历史上的今天|汪曾祺诞辰100周年,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汪曾祺出生在江苏高邮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926年进入县立第五小学学习, 在学校期间汪曾祺对文学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除此以外,他对画画、书法也很在行,在学校是一位风云人物。1932年汪曾祺进入高邮县初中学习,并继续语文、书法等方面不断增强。1935年汪曾祺考入南菁中学,后来因战乱影响了其学业,不过汪曾祺依旧完成了高中的学业。1939年汪曾祺进入著名学府西南联大国文系学习,在大学期间汪曾祺得到了如金岳霖、闻一多、沈从文等大师的指点。1944年,汪曾祺进入“中国建设中学”任教,曾撰写小说《小学校的钟声》等作品,后来又转到上海在民办致远中学任教,1948年汪曾祺来到北京,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工作。1949年5月,汪曾祺与施松卿结婚,1950年汪曾祺任《北京文艺》编辑,1954年任《民间文学》编辑。1957年,汪曾祺曾被划为右派,并下放到张家口劳改,1960年汪曾祺摘掉了“帽子”,并在1962年进入北京京剧团任专职编剧。1964年,汪曾祺等人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执笔改编同名京剧,由北京京剧团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芦荡火种》可能有读者不太清楚,其实就是著名的《沙家浜》。

历史上的今天|汪曾祺诞辰100周年,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真正让汪曾祺享誉全国的是他在1980年在《北京文艺》发表《受戒》,引起了文坛的轰动。1982年,汪曾祺新作不断。1983年,汪曾祺的创作更趋活跃,在全国各地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近20篇。1985年,在年初结束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汪曾祺当选为理事。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历史上的今天|汪曾祺诞辰100周年,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纵观汪老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总是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创作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整理/袁立聪 审核/任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