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窮人為什麼不自己去荒郊野外開墾一塊荒地自給自足,而要給地主打工?

一誠不染


首先可以否定的不是因為懶而不開荒,古人比現在的我們更勤勞,勤勞不是每個年代都能有飯吃吃得飽的,假如你我生活在橫徵暴斂、戰爭平凡、土匪不計其數、惡霸橫行的年代 ,還有誰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你們村僅有可耕種土地就那麼多,大戶壟斷絕大部分耕地,少部分人家人多地少,你還去哪裡開荒?你要活下去家人要活下去,你做不做佃戶?

整個鄉鎮甚至是整個縣,可耕田地都是達官貴族或是世襲罔替的士紳之手,窮人去哪裡開荒?為什麼有城牆因為只有城牆裡才是安全的,出了城牆外那就是土匪和異族的地盤,更不要說野獸了,古時候的小麥水稻本就沒有現在的產量高,出了城就算你種出了糧食,沒有野獸侵襲你能把糧食帶回家嗎?再說開出來了荒地就會登記到黃冊被收稅,人命如草賤的年代裡士紳可以免稅或少交稅,小農開了荒登了冊他就少不了。

古時候的天災人禍,荒年餓殍遍野人相食,是生活在科技發達社會穩定的我們不可想象的,就算是今天的我們,面對天災還是那麼的無助,想一下在古時候會多殘酷,所以不能說古時候人懶,也別說他們為什麼不開荒,再說吧!俄羅斯能開荒種地,外蒙也可以,但是窮人去不了,就算種出來了更不能帶回家。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作為沒接觸過農業的人,還是很費解的,同時還要考慮歷史不同時期社會政治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