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取消中考改革高考,未来的高考到底该怎么考?

近日,委员马勇明建议“取消中考,改革高考”,引起网友热议。马勇明提出,他认为,教育体系应当遵循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规律,小学阶段应是快乐教育,中学阶段应是兴趣教育,大学阶段则是专业性学习。

“这是人才和教育的误区。应当取消中考,中学阶段学校就跟社会对接,开办各种兴趣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再改革高考,不要一锤定音,一张卷子定终身,例如高考是不是可以采取申请制?比如学生可以申请10所高校,含高、中、低各类高校;高校录取学生可以采用入学水平测试的方式,水平测试每个月都允许学生报考,高校则从中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比如水平测试考了几次?成绩有哪些变化?还可以由中学老师向高校推荐学生”。

一直以来中国的高考制度都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它唯分数论的选拔体系,让中国学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催生了整个社会的焦虑;有人则认为,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这样公平的制度,它给了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机会。

客观来讲,高考制度本身的存在为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机制,但这个机制目前饱受诟病,其中“以什么样的标准去选拔和选拔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核心问题尚未得到明确的答案,关于它的探索和改进也在不断尝试中。

委员建议取消中考改革高考,未来的高考到底该怎么考?


1月7日,教育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评价体系对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进行了最新的解释和说明。


核心要点?


该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委员建议取消中考改革高考,未来的高考到底该怎么考?


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该体系不是考试大纲,也不是界定考试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而是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是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主要供高考命题人员、高考研究人员、教育考试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师生学习参考使用。

委员建议取消中考改革高考,未来的高考到底该怎么考?

其影响在于: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

二是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三是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基于素质教育理论和考试评价规律,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目标与考查内容对接,将素质教育评价维度与考查要求对接。


创新之处在于?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告诉了大家考什么、怎么去考,与之前颁布的高考大纲相比,多了一些指导的意义,少了一些生硬的强制。

委员建议取消中考改革高考,未来的高考到底该怎么考?

高考作为中学教育的“指挥棒”,对中考和老师的教学都有着指导意义,“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且催生着老师教学向创新性、应用性方向转变,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为下一步的高考改革奠定了基础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于高考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评价体系的制定到落地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一些耐心和信心,方能看到教育改革的硕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