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现在是个阅读的时代,介绍阅读方法的书籍种类繁多,线上线下的读书会也越来越多了。


读书法的历史同书籍一样悠久,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法。一般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他人组织的,通过读书来教学,例如学校教育;另一种是自发的读书,如梳理情感关系、提升职场能力。

  

当今,知识就像饮水一样重要,而读书,早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优质的书籍,就像营养丰富的餐品,能促使我们健康阳光地生活,


但是如果读的书是鸡汤文或者是质量低劣的书,甚至是有害的书,那这个读书效果反而差,甚至得不偿失。


下面列举的鸡汤文,很有可能是生活当中很多人经常听到的内容,有的人甚至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照搬不误。

我们看看有哪些看似正确,实际上是误导我们的鸡汤文、: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你和我讲道理就是最大的不讲理。

●婚姻要有仪式感,每个节假日男人是不是送你礼物,可以证明这个男人是否爱你。

●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要学会懒一点,强势一点,要学会买买买,要学会撒娇当小女人。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过去大男子主义固然不对,但现在强调男女平等,如果把女性的权利凌驾于男性的正常权利之上,就把本来正常的一个女权变成了伪女权主义。

凡事适可而止,保持和谐,如果过头了,往往就走向不正确的一面了。

男女平等,指的是互相理解包容,出于善心去关心关注和爱护对方,双方都能从对方的关心爱护、善意当中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

但是有的人读了很多毒鸡汤书和文章,并且言听计从,不知这样往往是既害了女人,也损害了男人,结果是在交往中两败俱伤。

现在任何文章只要抨击渣男,就一定不会错,而很少有树立好男人形象的文章,更不敢有文章抨击渣女了。本来,各种类型人,社会上都有。但这种一边倒的风气,其实导致有的喜欢这类鸡汤文的女人越来越高傲,男人也必然导致越来越不敢下大成本追求心仪的女人。


任何过度的不平等,伤害的其实是双方,没有双赢,只有双败。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男人要么拼命赚钱去迎合女人,导致男人越来越没有精力时间和体力满足女人的家务和情感需求。女人却还是不满意。甚至,有的男人为了满足女人的物质膨胀,会铤而走险。

男人如不挣大钱,女人又说没本事,无用。

导致男人太有钱不行,太穷也不行。

男人不明白,现在的女人到底想要啥。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独自修行。两个人一起生活,好。一个人生活,也未必不好。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有一个男人上了7天的大夜班,从晚上0点至早晨8点上班。到了周日女人呢,觉得家里边太乱太脏了,需要彻底打扫收拾,需要男人出力气。男人吃完早饭在那坐着正在缓一缓,而且还没有开口拒绝,说不打扫卫生。

女人却开始炮轰男人说懒惰猥琐,不勤劳,不爱干净,不讲究卫生,不修边幅,可是事实上女人这一星期上的班都是比较轻松的。

从表面上看,女人说的似乎对,但实际上是这个女人缺乏包容心,缺乏理解心,更缺乏同理心。

深层次再看,这个女人始终坚持这种自己的想法,是因为她以自己的价值标准非得要自私的想:今天就要家里边收拾干干净净的,我不管对方是不是累,是不是身体会出现过劳死。

这个女人内心深处信奉的是男人如山,就是应该像书中写的那样非常吃苦耐劳,不能表现出软弱的一面。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实际上,现代人忽视了善良、纯洁、理解好人包容这些人性本来的最佳源泉。仅仅屈从于外在一些错误的信息,,就会在人际交往中矛盾重重。


很多人羡慕杨绛和钱钟书那种非常美满和谐的幸福。他们就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深入的阅读,而且心里边是非常善良和永远想着对方。至于对方的一些其他的外在的缺点、不足,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很大的毛病,在他们两个人的眼里,早已经无足轻重了,因为他们看重的是对方的内心,内在的本质,包括善良,理解,沟通,包容,甚至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读书受益于精品好书的人,与别人交往,会首先详细了解对方读过哪些书,正在读哪些书,计划的读书书单有哪些,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思想状况了。


实际上,真正爱自己的人,会从爱自己过程,学会怎样深沉地爱别人。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爱父母,爱家长,爱学校,爱集体,爱祖国,爱这爱那,很少有人教育我们说:你要好好的爱自己,保护好自己。例如面对校园霸凌现象,首先要爱护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针锋相对地去做斗争,去采取各种措施。当我们受到感情伤害的时候,受到别人的情感勒索的时候,我们也是意味着忍让,甚至进行圣母型情节的一种退让,躲避、隐忍和压抑,一旦爆发出来,后果将不堪收拾。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人们往往不知道去真正爱自己,去保护自己的心灵,去直面自己心里的委屈痛苦感受,不懂得去学习心理学找到解决办法,而是被一些错误的鸡汤误导。

在家庭当,女性还好一点,可以通过哭泣、倾诉,找闺蜜去讨论,缓解压力。

那么男人呢,当他不是真正的爱自己的时候,他不得不屈从于男人要隐忍的这种所谓的教育理念,他可能通过烟酒或者回家晚等等这种不健康的方式,去抒发自己,去缓释自己。

而这种缓释方式,在不理解的别人看来又认为这是一种逃避、懦弱无能的表现。导致他的心里更加失衡,一旦失衡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男人可能就会爆发,那么家庭暴力或者婚姻当中不可收拾的局面就很可能会出现。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心理学,学习一些社会文化的一些深层次内容,而不是受鸡汤的困扰。


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爱不关心的人,怎么去能真正的深沉地去理解人性呢?怎么可能去真正地去关心对方呢?


夫妻生活当中男女双方都想改变对方,却发现,连自己都改变不了,你怎么可能有能力去改变对方呢?结果两败俱伤,痛苦难耐。


所以我有句总结,凡是真正喜欢心理学的人,喜欢哲学和社会学的人,那他的心地表现一定是善良的,纯真的。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有些书的观点里边可能有20%是还有用的,10%是精华的,5%是可以真正触动心灵、有所改变的,但可能65%以上都是一种并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的。


读书真是一门很深刻的学问,包括很多书籍、文章、影视剧,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吧,往往放大了人们的焦虑,目的是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并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这些媒介也是为了生存,有其可以原谅之处,但不能缺失正确价值观的传递。


现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不是我们没有书读,也不是我们不会读书,而是我们首先选择比较好的书,或者有有效的信息。

然后呢,我们还要在书中主动选择有益的信息,摒弃那些不好的信息。否则,读的数量多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我们不能把自己陷入书里边,把书读死了,那就坏了。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经"和"典"都是指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但也有层级上的区别。


在经典中那些具备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被单称为"经",层级比"典"高,例如易经、老子《道德经》等。 "经"是世界各民族在获得精神营养和后天智识这两个层面上,能够同时起到教育作用的范本或者文章,能够同步提升人的智和慧这两个系统。


"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注重反映历史前人在大智慧状态下产生的文字记录,基本上都是知识层面的,而不是文化层面的。或者说,文化层面的内涵比较少一些,更多地反映后天智识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在我国历史时期,凡是把"经"的诵读作为国家重要精神课题的历史时期,就会国家强盛、政治清明。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时期,用"黄老"的经典来指导官员们进行诵读,选拔治国的人才,就带来了社会发展的辉煌。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圣人的经典所包含的智慧与正能量,能给人们的心灵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用于滋养和启迪每个人的心灵。


"书"对精神层面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我们在品格上受到一定的培养和教育,告诉我们具体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法。现代很多心理学书籍,对于人际沟通具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只要我们把这经、典、书三方面的书籍全面专注阅读,以传播正确价值观为标准进行取舍,那么也就能够在我们的读书过程当中既能使我们的人文素质、道德品质获得提高,也能使我们的学习知识的能力获得全面的提升和改观,减少被鸡汤误导的机会,在沟通中做出正确选择。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我想,善于选择优秀的经典好书进行阅读,意义就在于此吧。


阅读,既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打败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