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為啥不能根治?來看鄭州市大氣汙染的“七種武器”

  鄭州的事實工業規模較大,SO2、NOx、煙粉塵總排放量在全省排第2位;煤電行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仍存在“電力圍城”問題;目前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400萬輛,每年以40萬輛的速度快速增長,根據鄭州市PM2.5源解析結果,機動車排放貢獻率為24.5%。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鄭州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發佈鄭州市大氣汙染物來源分析,共涉及七個方面。

  原因1丨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大氣自淨能力弱

  鄭州市工業規模較大,在線監控重點企業排放量佔全省十分之一,SO2、NOx、煙粉塵總排放量在全省排第2位。汙染物排放總量已超過了鄭州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環境承載上限”。

  鄭州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山地、丘陵、平原分界明顯。鄭州市市區位於平原地區,地形平坦,而其西北方向太行山山脈和西南方向的嵩山在西邊將其圍攏,形成天然屏障,汙染物不易越過高山,靜風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汙染物易在鄭州市積聚。鄭州市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近年平均風速為1.5—1.9m/s,風速偏小,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

  《規劃》提到,因此,地理和氣象自然條件對鄭州汙染的治理較為不利,特別是冬季暖溼氣流偏多的情況下,氣象條件會更加有利於本地汙染物的累積,同時北方南移的汙染因為北風偏弱導致在鄭州停滯的時間更長,即傳輸量和本地量疊加就會出現非常顯著的汙染。

  原因2丨工業佈局不盡合理,汙染包圍城市

  2017年全市共有11家燃煤電廠,佔全市電力裝機89.3%,3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裝機佔燃煤發電機組總裝機26.1%,煤電行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圍繞中心城區,共分佈著10家燃煤電廠,其中有3家位於城區,2家位於夏季主導風向上風向,5家位於冬季主導風向上風向;以二七塔為中心,半徑90公里範圍內燃煤電廠達到26家,佔全省燃煤電廠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鄭州市“電力圍城”問題十分突出。

  根據鄭州市2017年汙染源排放清單,共有工業企業4441家,其中中心城區共有1177家工業企業,鄭州市12個產業集聚區中5個位於鄭州市夏冬季主導風向上風向。隨著汙染源外遷及周邊中小型工業企業快速發展使城市及周邊汙染連片,形成了“城市坐落於工廠中”的佈局,汙染源上風向的清潔區及下風向的緩衝區已不復存在。

  《規劃》強調,要改變鄭州市工業佈局,必須中心城區煤電清零,推進城區汙染企業搬遷、退城進園。優化城市功能分區,合理佈局空間,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合理確定重點產業發展佈局、結構和規模,推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

  原因3丨結構性問題較突出,產業結構待優化

  2013—2017年鄭州市GDP增長速度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發展重心逐步向第三產業傾斜,一、二產業比重逐年降低,與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總體方向相同。但鄭州市總體上處於工業化中期的發展階段,對資源和能源的依存度仍較高。

  根據2017年在線監控數據,鄭州市煙粉塵、SO2、NOx三項汙染物排放總量中:電力行業佔55.6%,排第一位;水泥行業佔21.3%,排第二位;電解鋁氧化鋁行業佔5.5%,排第三位;炭素行業佔3.6%,排第四位,傳統資源和能源的依存工業企業汙染物排放總量大。

  《規劃》建議,因此必須嚴控高汙染高耗能行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對傳統行業進一步提升整合,實現產業結構綠色升級。

  原因4丨清潔能源佔比較低,能源結構有待提高

  2017年鄭州市能源消費總量約為2475萬噸標準煤(不含鞏義),其中煤炭消費量佔63.2%,清潔能源整體佔比較低。鄭州市煤炭消耗量主要來自電力和熱力生產、有色金屬冶煉、非金屬礦物製造等行業,其中電力部門耗煤約佔原煤消耗總量70%,遠低於世界先進水平(美國94%、歐盟81%)。

  《規劃》指出,鄭州市能源結構和燃煤結構不合理,亟待推進煤炭資源的高效清潔利用。

  原因5丨清潔生產水平不高,需加強深度治理

  綜合脫硫、脫硝效率有待提升。2017年,鄭州市電力供熱和工業鍋爐SO2排放量為0.9萬噸,排放貢獻率為34.4%;電力行業基本採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煙氣循環流化床法、雙鹼法脫硫。水泥行業的NOx排放量為1.4萬噸,佔NOx排放總量的11.0%。《規劃》提出,水泥行業的脫硝效率還有待提升,應推廣水泥生產企業,實施煙氣超低排放技術改造。

  目前、鋼鐵、耐材、磚瓦、鑄造行業的脫硫脫硝效率相對較低,存在較大的減排潛力。涉VOCs企業待深化治理。鄭州市涉VOCs行業類別多樣,企業數量龐大,分佈散亂,印刷、傢俱製造等行業多使用溶劑型塗料,採用光催化、活性炭吸附工藝去除VOCs,活性炭更換頻率低,整體去除效率較低。

  《規劃》建議,應深化治理化工、工業塗裝等行業,鼓勵採用預處理後吸附脫附、催化燃燒、蓄熱燃燒等高效處理技術。

  原因6丨機動車增速過快,重型車汙染物排放量大

  目前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400萬輛,在全國排名第七,每年以40萬輛的速度快速增長,呈現出總量大、密度高、增速快的顯著特點。其中還有26萬輛柴油車,以及大量伴隨工程建設所使用的重型車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同時,鄭州市作為全國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每天有大量外地物流車輛和重型車輛過境。

  根據鄭州市PM2.5源解析結果,機動車排放貢獻率為24.5%。《規劃》提出,必須加大機動車管控。

  鄭州市2017年道路移動源中,老舊車的保有量為95.8萬輛,佔比為24.6%。老舊車SO2、NOx、CO、VOCs、PM2.5和PM10的排放量在道路移動源總排放量中的貢獻率分別為38.9%、53.0%、64.5%、66.3%、63.2%和63.8%。其中,重型載貨汽車為老舊車NOx排放的主要來源,排放量為13304噸,佔比為43.3%。

  《規劃》提出,加速淘汰老舊車是快速改善鄭州市機動車汙染的重要手段,其中重型載貨汽車為鄭州市機動車重點控制車型。

  原因7丨建設施工強度大,揚塵汙染不容忽視

  鄭州市正處於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建設強度大、工程數量多。加之裸露地面以及城市周邊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原因,揚

  塵對空氣質量影響顯著。

  從“拆”的層面看,“十二五”期間,鄭州市累計拆遷約4.2億平方米,回遷群眾210萬人;從“建”的方面看,大量的安置房需要建設,加上高鐵、軌道交通、市政工程等項目,每年施工工地數量在2500-3000個,佔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多是線性工程和連片工地,雖然管理初步規範,但揚塵汙染問題依然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