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打封闭坚持比赛的封闭针是什么?

若予点儿


运动员一般坚持打封闭也要打比赛的,封闭一般指的激素类药物和麻药,也包含了玻璃酸钠注射液。

激素和麻药可以止疼,玻璃酸钠注射液是一种高分子的蛋白。封闭可以在治疗膝关节疼痛半月板损伤以及十字韧带损伤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因为患者半月板损伤,所以运动起来就会导致疼痛,此时把封闭药物打入关节腔之后,患者的症状就会缓解,由于患处关节得到润滑,疼痛也会有所减轻,此时运动员就会开始继续打比赛,一般打封闭就是指的这三种药物。


广东骨科专家团


以前在公众号上写过一篇文章《运动员打的封闭针,到底是个啥?》


打“封闭”,这种治疗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有很多人接受过这种治疗。但是,绝大多数人却不知道什么是“封闭”,甚至相当多的接受了封闭治疗的患者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当然,那就更不知道接受了封闭治疗后应该有什么注意事项?有什么副作用?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只知道封闭能够止痛,那必然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啦!

那么,封闭打的到底是什么药?

所谓打封闭,顾名思义,就是用注射的方法,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糖皮质激素(最常见的有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与一定量的局部麻醉药物(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的混合液,注射到产生了疼痛的病变区域及其周围,起到减轻或者消除疼痛的作用。类似于把疼痛区域给“封闭”住了,让我们感知不到原来的疼痛了,于是这种治疗被形象地称为“打封闭”。这样,以前因为疼痛而不能正常生活的患者,就可以在轻微疼痛甚至无痛的状态下生活甚至进行体育运动了。其核心治疗作用有两个:一是麻醉药的暂时性麻醉止痛作用,二是激素的相对长期的减轻甚至消除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疼痛的作用。显然,后者的作用才是封闭的核心因素。

相关医疗专业知识推介:

强的松龙属人工合成激素,能够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害。盐酸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都是局部麻醉药,拔牙、做小手术时局部麻醉就是用的它,它可以缓解疼痛,增强疗效。

哪些病人可以打封闭针?

很多运动员,因为反复的职业性劳损导致经久不愈的损伤,经过合理的休息也不能好转,尤其是影响到竞技能力,导致无法参加比赛,这时候可以考虑打封闭。一般是一次到两次,同一个地方一般不能打两次以上的封闭。

例如,我们见过非常优秀的国家队运动员,6年打了7次封闭,但部位大多数是不同的,运动员就又可以恢复一定的竞技水平了,但实际上,很多运动员还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实际上还是带伤参赛,展现出他们良好的职业精神。

非运动员确实也可以打封闭,使用指征其实跟运动员类似,一般都是喜欢运动,要求恢复到原来的运动中,或者疼痛严重影响生活(例如很多网球肘患者,疼痛难忍,甚至无法拿筷子、端水杯),经过有经验医生的诊断,可以考虑打一次或者两次封闭。

常见打封闭的部位有哪里?

体育运动对身体各部分的损伤都非常常见,例如肌肉、肌腱、关节等因为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也都有可能需要打封闭治疗。但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封闭一般只能打范围非常局限的点,我们常常用一个手指尖可以触及到的范围,可能更适合封闭治疗。如果是大范围的疼痛,封闭是无法解决的。另外,有时候关节腔内甚至脊椎的椎管内有无菌性炎症,就是我们说的某些滑膜炎、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疼痛,也可以通过关节腔内的封闭注射来解决。

打封闭针有没有坏处?

打封闭可以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但激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SARS期间,我们应用激素治疗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但同时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比较大的剂量的激素治疗以后,一些患者出现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虽然激素类药物不具成瘾性,但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可产生习惯性及依赖性,并可产生向心性肥胖,体形改变,皮肤多毛,女性患者长出胡须,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速度减慢,加重胃肠溃疡,诱发高血压、精神病、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另外,激素如果注射的位置不对,例如注射进入肌腱里面,很有可能导致肌腱断裂,这在文献中已经有大量报道了。

还有,打封闭后是一定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让组织损伤得以康复的。如果不给以足够的休息时间,打完封闭因为疼痛很快消失而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运动强度和繁忙的工作中,很可能会导致旧伤复发,甚至组织损伤更加严重,将来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的尴尬境地。

因此,打封闭并不是我们临床治疗疼痛的第一选择,也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临床上绝大多数的疼痛都可以通过合理的休息和康复治疗得到完全的缓解,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过有经验的医生合理评估,才能给患者使用封闭治疗。而且,治疗效果还跟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

所以,还是请大家多保重身体,坚持合理强度的运动,不要运动过量导致损伤,这才是真正的治病之道。也就是预防远胜于治疗!


运动医学杨渝平大夫


刘医生谈骨论筋🏊运动员打的封闭针和我们所说的封闭针是一样的吗🏊

大家通过新闻都能了解到,很多运动员为了能够继续比赛而打封闭针。运动员在打了封闭针后,立马生龙活虎的参加比赛。大家就比较疑惑,他们所打的封闭针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封闭针是一样的东西吗?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药物吗?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为了让大家对封闭针有个全面的了解,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


封闭针是什么东西?

封闭针就是将一定浓度和剂量的激素(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泼尼松龙)配合局麻药(利多卡因、普鲁卡因)注射入组织内起到止痛的作用。通俗一点说就是激素和麻药。可以做痛点封闭、腱鞘内封闭、关节腔封闭、椎管内封闭、骨膜封闭等。是治疗局部无菌性炎症的重要方法。


封闭针是怎么起作用的

封闭针通过将药物准确注射入疼痛部位,而快速起作用。不像口服需要吃下去以后通过吸收,循环进入疼痛部位。一是速度慢,二是循环到了全身所以过来的剂量小。

1.激素通过增加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骑着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充血、抑制浸润和渗出、防止组织黏连,减轻疼痛的作用。

2.局麻药。直接阻断神经对于疼痛的传导而减轻疼痛,缓解痉挛,同时可以增强激素的作用。

封闭针的坏处

封闭针的副作用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需要短时间内大量应用才会产生。封闭针的剂量太小,并且会有一定的间隔时间。所以副作用基本很少出现,除非是不正规的私人医院。

1.激素引起向心性肥胖、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胃肠溃疡等。2.激素能减慢伤口愈合速度。3.肌腱部位应用封闭针时容易引起断裂。4.消毒不好容易导致感染。5.封闭针注射入血管容易引起心率变化。6.个别人对激素过敏。7.对封闭针产生习惯性和依赖性,但不会成瘾。8.血糖升高。



什么情况下打封闭针

封闭针并不是随便可以打的,有相应适应症和禁忌症。如全身各处的人带肌肉,筋膜,滑膜,腱鞘的急慢性损伤和退变。骨关节病,网球肘都可以打。运动员很多都是各种情况,所以才打。当有感染、结合、肿瘤和全身情况较差时是不能应用的。

打封闭针一定要诊断明确,注射部位明确,注意消毒。才能在取得好的效果的情况一下,尽量减少副作用。运动员的封闭针都有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注射,并且受运动会监督。所以危险性非常小。医院里的医生也会严格把控治疗原则。所以大家不要太过于担心。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关注🏊刘医生谈骨论筋🏊享健康人生

刘医生谈骨论筋



人们常在新闻上看到,一些运动员为了比赛状态和成绩不受疼痛影响而选择临上场打一针“封闭”。在感慨运动员们的这种拼搏精神的同时,大家会有一个疑问,这种能使运动员消除疼痛上场比赛的“封闭”究竟是何方神圣?

所谓封闭治疗,是指在肌肉、神经和骨骼结构(滑囊、关节和肌腱)注射特定的药物,以减轻疼痛,改善功能的方法。这样的治疗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局部,在病变局部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

所谓封闭针,是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强的松龙注射液(同类药物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和盐酸普鲁卡因(或它们的同类药物)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可以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

封闭针注射液的药物性质决定了封闭针的治疗作用是有局限的,通常情况下,封闭针的主要药物成分是麻醉药和激素,封闭针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两点:

(1)盐酸普鲁卡因或它们的同类药物的暂时性麻醉止痛作用。

(2)封闭针中所用的强的松龙,属于激素类药物。原理为激素的抗炎效果和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致病因子对机体损害的作用,来缓解各种软组织慢性损伤所致的疼痛病症。

有些运动员身上由于一些原因导致的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伤病,影响了他们的训练和竞技成绩,这时,出于竞技方面的考虑就会在临上场的时候打上一针封闭。那么,封闭针只有运动员能打吗?

其实,封闭疗法是骨伤科疾病中非常常用的方法,不单单是运动员,普通人群如果符合打封闭的适应症,也是可以进行封闭治疗的。

一般成年人急慢性软组织劳损、关节痛、肌肉附着点痛、神经痛、骨膜炎、筋膜炎、神经根炎等多种运动系统疾患,都可以接受封闭疗法。封闭针主要用来治疗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腰肌劳损、以及各种滑囊炎等疾病。

由于有的病人对此种治疗方法不甚了解,担心封闭针中激素药物有副作用而拒绝封闭疗法。临床上,还有的患者一听说要打封闭针,就会产生抗拒心理,认为这种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的患者担心打了封闭针后会上瘾。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应用激素类药物确实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体形改变,皮肤多毛,甚至使女性患者长出胡须,导致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速度减慢,还可加重胃肠溃疡,诱发高血压、精神病、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不可否认,激素的确可出现一些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都是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后才出现的。至于打封闭针,所用激素剂量很小,吸收慢,并且间隔时间长。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还有不少患者担心打了针之后会产生,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所谓激素依赖主要是指某些疾病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虽得到完全控制或部分缓解,但突然停用激素或迅速减少剂量,病情立即复发或恶化。但这种情况也只存在于长期、大剂量、反复使用激素治疗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疗程一般根据病情只有 3~4 次,每次间隔 7~10 天,每次激素剂量又很少,所以也不必担心会产生激素依赖。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接受封闭治疗的一些注意事项

1.疗程充足

不少患者错误地认为封闭治疗只能暂时止痛,打过一针后不疼了就不再继续。可是,一旦选用封疗法应坚持治疗,完成治疗疗程,以免中途停止,达不到应有的疗效。虽然封闭疗法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病因,但能起到减轻甚至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的作用。许多颈肩腰腿疼痛症经过一次或几次封闭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且不再复发。因此,不能绝对地认为封闭治疗不能除病根。

2.对症选用

封闭治疗的适应症为软组织损伤和无菌性炎症,且局部具有明显的痛点。对于那些身体有大面积弥漫性疼痛的患者则不适合封闭治疗。且为安全起见,高血压、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骨质疏松、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精神病等患者及孕妇均应慎用。

3.找准部位

打对地方,疗效才能立竿见影。当然封闭治疗后,有的患者在注射 1~2 天内局部疼痛可能略有加重,但很快就会消失。

4.正确操作:为了防止感染,封闭注射应在正规医院进行,根据病情严格掌握剂量。封闭后3天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污染。有患者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小诊所打完封闭针后,出现关节感染化脓、组织坏死等问题,使病痛加重,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 陈育民.打封闭针会引起骨质疏松吗.家庭医生报.第004版

2. 宋协国.莫谈“封闭针”色变.中国医药报.2016年1月22日第002版

3. 莫鹏.消炎止痛的骨科“封闭针”.大众卫生报.第014版

4. 孙贵才.“封闭针”其实不可怕. 家庭医生报.第004版


作者


张博士体态康复


运动员经常打的封闭真的对每个人都有效么?

封闭针,你真的用对了么?

每次从体育新闻中看到又有体育健儿们获得了荣誉奖项就为他们而开心,但是在他们荣誉的背后又有多少心酸不被我们所知道,就像张继科曾爆6年打7针封闭,运动带给他们的伤痛往往是阻碍继续提高自己能力的阻碍,他们经常为了能够短期内继续比赛而多次打封闭,这种带伤参赛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科学有效,听陈老师一一道来

那说了这么多,到底究竟什么是封闭?

封闭疗法,是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糖皮质激素(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或强的龙松)和一定量的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注射在局部产生疼痛的组织内,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的作用。

哪些种类或部位的疾病可以打封闭?

一般肌肉、筋膜、关节等因为长时间和大强度的运动和训练造成的软组织损伤或无菌性炎症均可使用。但是封闭治疗更适合的是范围很小的痛点,大范围的疼痛是无法解决的。

另外,一些关节腔内的无菌性炎症,例如某些关节炎或椎间盘突出导致的无菌性炎症,都可以通过关节腔注射解决。


封闭针有那些禁忌症,那么有哪些人不适合打封闭?

1. 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骨肿瘤等疾病不可使用。

2. 全身状况较差,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有严重病变者应慎用

现在就要说一下到底哪些人群适合打封闭

1. 运动员:

大强度的训练会对运动员的肌肉、肌腱、关节、软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普遍都没有足够的重视,最后长时间的积累,反而对其运动生涯甚至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赛前,为了减轻疼痛,就会在在伤病处打封闭针,起到暂时的止痛作用,从而使运动员正常发挥。


2. 非运动员也是可以打封闭,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很喜欢运动并且希望能够短期内继续的运动爱好者

另一种是局部疼痛已经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

这类病人可以在经验丰富的医生的诊断后,打一到两次封闭。

重点来了,打封闭针会后什么副作用?


封闭针中含有激素,虽然激素不具成瘾性,但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可产生习惯性及依赖性,并出现以下副作用:

向心性肥胖,体型改变,皮肤多毛,女性患者长出胡须,人体抗感染能力差,伤口愈合速度减慢,加重胃溃疡诱发高血压、精神病、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炎症坏死等

大家看了这么多封闭的坏处也不用太害怕,因为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为你打封闭,每次间隔7—10天,一般同一部位连续使用不会超过3—4次,只要坚持上述原则,是不会产生习惯和依赖性。

介绍了这么多,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封闭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豺狼虎豹,所以大家既不需要迷信它,也不要害怕它,毕竟封闭治疗并不是骨骼肌肉关节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大多数的骨关节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的康复治疗和合理的休息得到完全缓解所以,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确的运动方式,合理的运动量,更健康的享受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锐博运动康复陈老师


天天听说“打封闭”,到底什么是封闭?

打封闭到底有没有效果?

我的这个病适合打封闭吗?

听别人说打封闭有很多害处,还会“上瘾”,是真的吗?

打封闭效果能持久吗?

“封闭针”到底是什么?

“封闭”是一个有很长历史的治疗方法,它主要是指将激素类的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混合在一起注射到疼痛或者炎症的部位,达到快速止痛、消炎的作用。

激素类的药物常用的是复方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快速的缓解炎症、改善注射部位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因为炎症造成的疼痛和渗液。

局麻药物常用的是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它们的作用是阻断病变部位神经痛觉过敏的恶性循环,迅速镇痛,把神经对疼痛的传导敏感性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什么病适合“打封闭”

太学术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理解的打封闭主要用于有明确的痛点的部位或者局限性空间的部位,就是让封闭药物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效果。这就包括腱鞘炎(痛点)、滑囊炎(小空间)、肩周炎(关节腔)、膝关节滑膜炎(关节腔)、肌腱炎(含网球肘、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痛点)等。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有的病人的腱鞘炎或肌腱炎,炎症范围比较广泛,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压痛点,而是一大片或者有显著的沿着肌肉放射性的痛,这时候打封闭往往效果不好。

有的运动员,长期的训练导致了很多部位肌腱损伤或者肌腱炎、腱鞘炎,而眼看第二天要比赛了,伤痛的部位还没好,会影响成绩,怎么办?打个封闭,临时把疼痛镇压下去,第二天能够在无痛的状态下进行比赛。

张继科曾经有七次在赛前进行封闭治疗。

网球肘,这个是家庭主妇和体力劳动者经常出现的症状,胳膊肘有一个点一按就特别疼,干活的时候拧毛巾的时候端东西的时候都会疼,如果仅仅是有一个固定痛点,可以封闭治疗。详情参见我之前关于网球肘的文章《网球肘——都是勤快惹的祸》

腱鞘炎,这也是一个勤快的人容易得的病,也常见于新妈妈新奶奶新姥姥,包括手指处的腱鞘炎和手腕处的腱鞘炎,如果是固定在一个点的疼痛,也非常适合封闭治疗。

跟痛症里的足底筋膜炎或者跟腱炎,也就是一部分足跟疼痛,表现在足跟底部的固定压痛点的也适合封闭。该病具体参照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脚踏实地也不易——六问六答,让你彻底了解跟痛症(脚后跟疼痛)!》

还有常见的情况就是肩周炎、膝关节滑膜炎等,也常常做封闭治疗,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和关节肿胀积液。

打封闭止痛是啥原理?能长久吗?

打封闭就相当于什么呢?举个例子吧。

我国中俄边境XX城市突然出现了某少数民族的大规模暴动,要等着国家来调集部队从全国各地赶过来,要耽搁很长时间,而且由于来救援的部队是分批次赶过来的,还容易被暴动分子以逸待劳,各个击破。但是如果能够从邻国边境调动邻国的边防守军,部队则可以很快成型,并且就是集中在暴动城市周围,立刻就可以集中火力镇压暴动。

也就是说,某一个地方有了炎症和疼痛,吃药打针都是全身性的,吃的再多,随着血流到这个痛点的位置的时候其实是很少的量,很难有效治疗。但是如果能够把强大的激素类消炎药和局部麻醉药直接注射在病灶部位,就可以集中攻击,迅速起效。

此外,有的病人会问,局麻药物不是只能管很短的时间吗?等这些药物代谢完了不是又疼了?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很多疼痛都是由于病灶周围有炎症刺激引起的,所以要达到长久的止痛,就需要彻底的消炎。而激素是强大的抗炎药物,它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炎症。这本身就是一种治本,而不是单纯的治标。但是也有一些时候,封闭也没法把炎症完全消退,或者说这里的病灶很容易复发,所以封闭也有不少时候效果不持久。

还有,疼痛是一种习惯,至少大脑对疼痛的感受和判断会形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这个地方总是疼,持续疼,慢慢大脑对这个地方就会形成痛觉过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局麻药物注射进来后能够短时间内迅速镇痛,打断这种恶性循环,降低局部的痛觉过敏。让神经对病灶这里“不再紧张”。

如果是局部痛点或者封闭的关节腔,并且医生判断符合封闭治疗的病情,这时候往往能够疼痛封闭达到一个长时间的无痛状态。但是如果选择病情时候出了问题,或者本来疼痛范围就很广泛,或者这里的炎症确实很容易复发,又或者你在封闭后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来做好休息等辅助治疗,那疗效时长就不好估计了,甚至有的打完没几天就不管用了。

打封闭有什么害处?

激素药物长期或者大量使用会影响胃粘膜、血糖、肝肾功能、组织坏死和体脂代谢等。这些往往指的是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所带来的副作用。还有一些人对激素和局麻药物过敏,甚至有的注射不规范的会引起感染。所以有胃肠溃疡的、糖尿病的、青光眼的、肝肾功能重度不全的或者关节腔怀疑有感染的,是不适合封闭治疗的。很多人会听说封闭治疗会引起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等,其实,封闭每次使用的激素药物是很少量的,只要不是反复封闭注射,一般认为副作用非常小。主流的观点认为同一部位一年不要超过3次,每两次封闭间隔不要低于2周。另外每次封闭治疗要注意消毒严格,防止感染。

打封闭有依赖性吗?

封闭针所用的激素和局麻药本身是没有依赖性的,但是有的病人会因为反复疼痛,每次打了封闭就能好点,过段时间又疼了,又来打。你说这叫依赖性吗?这只能是它的疼痛反复发作,而又没有注意打封闭每年的次数是有限制的。难道你降压药每天吃,不吃血压就会升高,这也叫依赖性吗?那吃饭呢?

膝关节炎能打封闭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南上讲打封闭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治疗措施。但是我们一般不使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因为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是软骨磨损,关节软骨下骨质疏松,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这些是无法通过封闭治疗来根治的。比起封闭更常用的是打玻璃酸钠,这个不是封闭,主要起到润滑关节,减少软骨磨损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我国,来医院看病的膝关节炎往往都是比较重的了,很多老年人已经发展到需要关节置换的地步,这时候如果往关节腔里打封闭,可能增加关节感染的几率。在注射后3个月内是最好不要做关节置换手术的。

而某些反复发作的滑膜炎是可以应用封闭治疗的。

总结一下

封闭不是万能药,选择合适的病情和部位很重要,这个需要医生严格把关。

封闭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它只是一个治疗方式,不用太畏惧。

医师在打封闭时候一定要严格消毒,对于病人的基础病情要谨慎了解。




骨往筋来


所谓的“封闭”,是指通过局部注射药物的方式,用药物暂时把局部的神经传导功能隔断,相当于把局部“封闭”起来。此时局部的传递痛感等感觉神经的功能收到明显的抑制,所以局部会出现麻木的症状,同时运动神经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局部的用力收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运动员来说,身体的感受器在运动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调整动作也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在打封闭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个因素,在一些对整体动作会造成影响的部位,会控制好剂量或者换另外的处理方式。

封闭用的药物主要是两类:局部麻醉药及消炎药。局部麻醉药一般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药物,这类药物起到麻醉神经、阻断神经传导的效果;消炎药一般用皮质激素类,比如地塞米松、强的松龙等,起到局部消炎的效果。有时还会根据运动员的的情况,增加一些针对性的药物,起到局部的治疗和营养效果。把混合好的药物,在无菌的情况下用注射器在局部感觉最痛的地方注射进去,通常能维持3~5天的效果。

这种方式的止痛效果最为直接有效,但对局部组织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尤其是对关节部位的注射。会导致局部组织的形状改变,比如肌肉的弹性下降、韧带的脆性增加等,多次的使用会导致局部更容易受伤。所以通常一个部位不会连续注射,尤其不会短期内重复注射。教练员和队医也只是在非常重要的比赛中偶尔的使用。

在普通临床上,封闭也应用到一些运动损伤的治疗上,缓解一些严重的疼痛症状。但毕竟是非常规手段,作为特殊时期的处理手段是可以的,而且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如果因为效果明显(肯定明显)而经常使用,那么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虽然注射的激素量不多,但长期注射形成的叠加效果,同样会不容小觑的,是否会引起全身的反应就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局部麻醉药虽然能被身体完全代谢,但代谢过程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起码会增加了肝肾的负担,同样也会影响健康。

所以,封闭只是一种临时的局部止痛手段,偶尔的在专业指导下使用是可以的。


之心老师谈健身


几乎各个体育项目上的运动员,都必然会出现伤病的困扰,很多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过“封闭针”的人大多也是因为运动员才听说这种东西的。那么“封闭针”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封闭针指的是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松龙注射液和盐酸普鲁卡因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肌肉、关节、筋膜、肌腱旁以至椎管内等处都可以进行封闭注射。因为松龙是人工合成激素,它能有效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而盐酸普鲁卡因属于一种局部麻醉药,一般我们在做类似拔牙这种小手术时就会用到它,它可以使相关部位产生麻醉作用,从而缓解疼痛感觉。

因为体育运动员每天都处在高强度的训练之中,他们会产生或大或小的伤病,体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上面,但是他们有没法停掉训练,利用长久的休息来缓解病症,所以只好选择打封闭来缓解暂时性的疼痛,比如像是乒乓球运动员、大满贯张继科就曾为了比赛多次打封闭上场,包括正在布达佩斯参加游泳比赛的孙杨也曾打几次打封闭针,他们是为了不耽误比赛是训练。但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封闭针一般只能打局部范围的点,也就是说很小一个部位的疼痛可以缓解,但如果是大范围的疼痛,封闭针是无法解决的。当然,很多时候关节或者脊椎等部位会有无菌性炎症,即滑膜炎等也可以通过封闭针来解决。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封闭针,会产生习惯和依赖性,而且直接致使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速度减慢。总之,封闭针对身体还是有害处的。


乒乓杂志


不药不药博士从药学角度解释封闭针及其副作用。

封闭针

运动员打封闭针,起源于临床上的封闭疗法。通俗讲,就是暂时的抑制住疼痛。封闭疗法所用的药品通常是强的松龙和盐酸普鲁卡因,为二者的混合物。强的松龙类属于激素类药物,而普鲁卡因属于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激素加局麻药,共奏消炎止痛作用。

运用在运动员身上比较多,因为运动员通常在训练过程中,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筋膜损伤,肌腱撕裂等常见,出现这些问题,又迫于比赛的临近,没时间进行疗伤。所以就会采取打封闭的方式暂时的缓解疼痛,继续训练和比赛。

运动员可以用,普通病人也可以使用。临床上特别是骨科,应用较多。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严重疼痛的急性消炎止痛治疗,不适用于轻度疼痛。

两种药物的副作用:

强的松龙:长期应用会使人抗感染能力下降,诱发高血压,加重胃肠溃疡,皮肤多毛,骨质酥松,股骨头坏死等问题。所以患有高血压、胃肠溃疡、糖尿病的病人,应慎用封闭注射。

普鲁卡因:能暂时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而具有麻醉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表现为抑制状态,呈嗜睡和对痛觉迟钝。

小编曾经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鲁卡因写的是运动员慎用,是否会引起尿检阳性?

其实,只要剂量在合理范围,只是抑制疼痛,是不会出现尿检阳性的。所含的强的松龙虽然属于激素类,但不会刺激神经和运动系统,使运动员超常发挥。而且在国际比赛中打封闭针是通用做法。


不药博士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封闭针”,它是骨伤科“封闭治疗”的通俗名称,是治疗患者疼痛的常用方法。但很多人只知道它能缓解疼痛,其他的一概不知,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封闭针。

封闭疗法

是用不同剂量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在局部组织内,用来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当人体某个组织或器官发生炎症、损失或疼痛时,会激起局部的神经冲动,并向人体的中枢神经传导,影响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

为了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入通路,维护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损伤的修复及疼痛的缓解,可施行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有什么作用呢

运用封闭疗法可以保护神经系统,像局麻药物利多卡因是对神经系统有亲和性的麻醉药物,它可以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使神经系统得到休息和调整;麻醉药物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可以阻断局部病变发出的疼痛信号;封闭疗法还可以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局部代谢产物的排除,从而起到消炎作用。

封闭疗法注意事项

专业人员会在封闭疗法前严格消毒皮肤,注射时避开重要血管神经,注射后观察15分钟,防止过敏反应和其他反应。封闭后3天内注意保持该部位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除了少数的器质性病变外,如肿瘤,结核等,一般的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腰肌劳损等,均可以采用此疗法。严重的四肢软组织疼痛常规的服药、外用药物无效时,也可以利用封闭疗法。但注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机体严重衰竭、急性炎症及严重的糖尿病均不适用。

封闭疗法的副作用

封闭疗法如果操作得当,基本没有什么危险性,患者无特殊的不适感。但是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封闭疗法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危险性,如局部的过敏反应、无菌操作不当引起的局部感染等,另外,虽然封闭疗法止痛效果好,但不适合长期使用,避免导致骨质疏松,并且容易造成局部软组织粘连,不利于后期功能康复训练,导致后遗症的产生。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