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也标志着春季第二个月的开始。老一辈们对这个节气肯定都不陌生,不过大多数年轻人,并不熟悉关于这一传统节气的习俗和讲究。

惊蛰吃梨

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是一个和百虫相关的节气。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于是,在民间,人们会在惊蛰这天吃梨,梨的谐音是"离",代表农民让病虫害远离牲畜、庄稼的美好心愿。

“祭白虎”化是非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里,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若犯之,则在这年,常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所以,百姓们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蒙鼓皮

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为何要在惊蛰这天“蒙鼓皮”呢?惊蛰这个节气是跟雷声有关系的,而古代的人们认为雷是雷神用锤子敲打天鼓产生的。所以选择在这一天蒙鼓皮是顺应天时,故而便有了惊蛰蒙鼓皮的习俗。

"打小人"驱赶霉运

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在民间有惊蛰当日,打小人、去晦气的习俗。惊蛰万物萌苏,天地雷动,人们祈求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来,“打小人”习俗正是如此。人们会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着:“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打虾蟆

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有些地区会在惊蛰打青蛙,当地人叫做“打虾蟆”或“赶虾蟆”主要是因为有“惊蛰喜寒,不闻蛙鸣则秧种不坏”之说。如果此时出现了青蛙叫,那么种的秧苗就会烂,收成便会受到影响,而打虾蟆是劳动人民对惊蛰种粮食顺利以及日后丰收的一种希冀。

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当然,惊蛰除了有很多趣味十足的民俗文化,也是春耕开始的日子。

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这也是一个富有生机的节气,时至惊蛰,万物复苏,农忙伊始。古语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从古至今,惊蛰这个节气都备受劳动人民的重视,因为它被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从这天起,我国大部分地方都会进入春耕时节,农人们一年的忙碌,也开始了。

春耕伊始,田间地头里的惊蛰节气

在宁夏,惊蛰之后,正是春小麦播种的时节。还有宁夏特色的枸杞、硒砂瓜等农作物,也会陆续根据时节开始耕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翻土、犁地,田间地头,也是一片繁忙春耕的景象。当然,春季“乍暖还寒”,尽管气温总体回升,但仍有反复,不论是人畜,还是农作物,都要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倒春寒"伤人伤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