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有何區別?進入途徑有哪些?

最近,很多小夥伴有問“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區別”。

下面公考通把一些有職場經驗的老前輩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區別的看法總結如下,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呦~

事業編和公務員的區別,從字面上來講,就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同各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區別。

有人說了:都是國家的工作人員,為什麼還分公務員和事業編呢,都是乾的一樣的工作,為什麼待遇不同呢。

我國實行公務員制度後,對公務員的定義為依法履行公職,納入行政編制、事業編制、警察編制,由國家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是國家行政機關履行行政職能的工作人員。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收自支事業編制:

一,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

二,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和公務員掛鉤。

三,自收自支事業編制,就是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待遇要看單位的經營狀況,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區別?

從進入公務員和進入事業編方式途徑來看他們的區別:

公務員的進入方式:

現在在體制內你要獲得公務員編制,有三種途徑:

一是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而二是參加各省的公務員考試;三種就是任用提拔。

第一種和第二種就不用講了,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公務員編制逢進必考,只有參加公務員招錄考試,你才能從體制外進入體制內,一步到位獲得公務員編制。

第三種任用提拔適用於已經在體制內了但是沒有得到公務員編制的情形。在體制內如果你是事業編制,受到提拔後,提拔你的部門就會將你事業編制的身份轉為公務員編制,你也就從事業編轉為公務員編。

事業編制的進入方式

事業編制大體上主要有四種:

一是公開招聘;二是高校引進;三是高層次人才引進;四是軍隊轉業。

高校引進一般就是直接從高校引進那些準備畢業的,符合招聘轉業的應屆大學生(不排除往屆大學生。一般都是要求在各種轉業領域技術較突出的人才,一般都是醫學方面從事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這類人才待遇較好。

從經費來源、工資增長機制、升遷機會、工資收入四個方面來說明事業編和公務員的區別。

1、經費來源不同。公務員統一都是財政撥款,事業編分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

2、工資增長機制不同。公務員除了熬年頭(工齡長工資漲),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而事業單位,除了熬年頭,升職之外,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比如中級職稱相當於正科工資。就說你專業紮實,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還高。

3、升遷機會。公務員升遷機會大,如果有能力有機遇可以一直升。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加上匹配的職數有限,升遷機會較少。

4、工資收入有差異。一般情況下,同一個地區的同一級別的公務員工資比事業單位人員略高,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一是看單位類別,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職稱,副高相當於副處待遇。畢竟基層公務員一輩子能升到正處級的很少。當然這裡指的是基層,省市和國家公務員起步較高。

最後,小編想說,不管是考公務員還是考事業編,都是要經過努力學習才能上岸,所以不管你想考哪個,都要做好複習工作哦!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